跌倒 哽噎 烧伤 溺水 中毒 行管期 慎防儿童居家意外

医句话:

行管期间,孩童待在家里的时间多了,平时备受忽略的居家安全,在此时都成了无声杀手,例如误食小零件丶跌进水桶,轻则受伤,严重可送命。父母除了要打造安全的居家环境,也要学会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把伤害降至最低。

好奇宝宝无法分辨安危

“儿童居家安全在这非常时期是家长们所不能忽视的,怎么说呢?

最近因为COVID-19肆虐,闹得全城沸沸腾腾,所有人都提心吊胆,不知如何是好。马来西亚从3月18日起落实行动管制令,目的是要大家乖乖待在家里,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隔断传染链。平时常在儿科门诊看到的传染性疾病无论是伤风感冒,上吐下泄都减少了许多,反观居家意外案例反而上升。因此想在此跟大家一起来谈谈常见的儿童居家意外问题与处理方法。

小孩特别是6个月以上到学龄前是处于身心发展快速的阶段。他们因为心智与身体发展需要的不同而不断地对外试探与摸索,从而达到平衡与成长。由于心智相对未成熟,可又有着无限的好奇心,他们根本就无法分辨所谓的危险与安全,因此这就容易造成意外的发生了。

家,是我们温暖的居家,也是我们最常活动的地方,特别是小孩们。居家环境的安全性绝对不容忽视。举例说明,最近在诊所常看到的是刚学会翻身的婴孩不小心从床上跌落,家长们都非常紧张,抱着宝贝来就诊,担心这一跌造成脑出血甚至脑震荡,后果不堪设想。

-
唐秀萍医生(Vivian Thong Siew Peng)
儿科顾问

 

常见的儿童居家意外可分为:

1)跌落或摔倒
孩童受伤的程度主要是看跌倒的机制,落地的着落点以及孩童的岁数和大小而定。

撇开身体组织可能受到的擦伤,挫伤或扭伤不说,其实我们最担心的是脑震荡甚至脑溢血的情况。观察时间一般为事发后24至48小时。

脑压上升的症状包括哭闹(无法安抚)丶嗜睡丶呕吐(至少1到2次以上)丶丧失身体原本的功能(例如本来可以独立坐或爬)丶斜视(斗鸡眼)甚至抽搐等。

若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必须马上就医。

2)哽噎
婴孩从小就会把小手放在嘴巴里吮吸,随着岁数的增长,他们还会开始把玩小玩具甚至捏起小小的东西放进嘴里。家里大大小小的玩具,零零种种的小配件或东西若随地乱放,这小不点很快的就会把它放进嘴里而酿成意外。常见的元凶有硬币或玩具小件。

当小孩噎到时常见的症状有咳嗽丶脸色变红然后变蓝紫丶呼吸急促或减慢及哭闹等。

若小孩噎到,必须马上把在口腔或喉咙中可目视的异物移除,不然就需用拍背压胸或哈姆立克法。若小孩失去意识或心跳停止必须马上实行心肺复苏术(CPR)。

3)烧烫伤
常见的情况是小孩进入厨房时不小心触摸到热汤或玩火,又或是大人没把热水壶关紧以至于当小孩拿起热水壶把玩时,漏出的热水造成烧烫伤。

当发生烧烫伤时必须记得:
(1)冲:迅速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
(2)脱:充分将患处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
(3)泡:持续浸泡冷水30分钟
(4)盖:用清洁干净的布单或纱布覆盖,避免伤口感染及身体失温。
(5)送:尽速送医

烧烫伤的程度可分为轻微至严重:
一度烧烫伤:受伤深度主要在表皮浅层。皮肤有红肿,疼痛的现象。伤口约3至5天症状可减轻,不会留下疤痕。

二度烧烫伤:a)浅二度烧伤:为表皮层受伤,有红肿丶疼痛丶起水泡等现象,伤口愈合约需14天。可能会留下轻微的疤痕或无疤痕。

b)深二度烧伤:为表皮层和部分真皮深层受伤,伤口处呈浅红色或白色,比较不感觉疼痛,约21天以上可愈合。可能会留下明显疤痕,需尽早植皮治疗,避免感染。

三度烧烫伤:伤及全层皮肤,皮肤呈苍白色或焦黑色,受伤部位干硬而且其色素细胞与神经都被破坏掉,一般需进行植皮治疗。愈合后会留下肥厚性的疤痕。

四度烧烫伤:伤及全层皮肤,皮下脂肪丶肌肉丶神经丶骨骼等组织,呈焦炭状。须依赖皮瓣补植治疗丶电疗等特殊医疗,甚至部分需进行截肢手术。治疗方式复杂及后续复健会影响其预后。

值得注意的是,民间相传偏方包括在烫伤的伤口上涂酱油丶牙膏丶蜂蜜等并无法解决问题。

4)溺水
还记得曾经有父母忙着刷手机而忘了把厕所门关起来,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不知何故走进厕所,呈倒头葱跌入水桶内溺毙。父母花了将近1小时寻找爱儿,结果就在自家厕所找到身体已经僵硬冰冷的他,这让父母哭得死去活来。这也是让我至今觉得非常心碎且不愿意看到的意外事故。

记得如果小孩在溺水后若没有心跳或呼吸,除了求助送医外也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术抢救。

5)中毒
大人们要永远紧记不要把任何药罐丶药丸或杀虫剂倒入饮料宝特瓶且随意乱放,殊不知天真的小孩们会把这些五颜六色的药丸或宝特瓶当成是糖果或罐装饮料而误食,例如口服降血糖药物会造成低血糖抽搐,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若误食任何化学物质切记不要催吐,特别是硷性的化学物质,因为它有腐蚀性,会造成口腔或食道甚至呼吸道更严重的二度伤害。若误触任何化学物质特别是皮肤或眼睛,口腔粘膜处,请务必利用清水先清洗处理,减低它的伤害再就医。

还有就是记得把肇事的瓶瓶罐罐或药物带上就医,以便让医护人员可以更了解误食的药物或化学物质及剂量,从而能更快以及更精准的处理后续。

居家事故与意外随时都可能会发生,虽说我们不能避免,但预防胜于治疗。因此让我们一起来打造一个更安全的家,无论是在设施或防护上,让宝贝们健康快乐安全地成长。”

-
想要学习儿童心肺复苏术?请扫二维码观看医生示范视频。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丶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文:唐秀萍医生.2020.05.11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