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感冒 注重正气养脾胃

问:从中医角度来说,感冒究竟是如何定义的?

答:中医学认为感冒是由于风邪侵犯人体所致的外感疾病,临床以鼻塞、流涕、咳嗽、头痛、怕冷、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为特征。最早的中医文献并不是以“感冒”作为病名,古籍如《黄帝内经》首先记载了感冒的各种症状:“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提出风邪侵入人体会导致怕冷、发热、头痛等感冒的症状,并将之分为寒或热。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则利用桂枝汤、麻黄汤来治疗此类症状,为中医治疗感冒奠定了基础。而“感冒”一词最早是在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内提出的,后世渐渐将“感冒”作为本病病名沿袭于今。

古代检测手法有限,无法验血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只能以人体症状作为判别,但是古人却知道“感冒”不是人体自身的疾病,是外来的物质感染导致的,因此以“风邪外入”称之。古代中医于是观察人体患上感冒后的各种不同症状,再以寒、热、湿等分类治疗。从现代医学来看,中医学的感冒实际上包含了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而表现为感冒症状的病症,药理研究也显示治疗感冒的中药大多具有抗病毒、抗细菌、退热、消炎、扩张支气管、止咳、化痰、调节免疫力等作用。

中医学的感冒辨别和治疗可大致分类如下:

1. 风寒感冒:发热较轻、怕冷、头痛、鼻塞清涕、白痰等,以辛温发汗药物为主要治法,如生姜、桂枝、葱白、荆芥、防风等。

2. 风热感冒:发热较重、咽痛,鼻塞黄涕,黄脓痰,口干渴,以辛凉清热药物为主要治法,如薄荷、金银花、菊花、连翘、芦根、板蓝根等。

3. 暑湿感冒:发热、身体酸痛、头昏重、腹胀、恶心、胸闷、大便黏腻或腹泻,以清暑化湿药为主要治法,如香薷、荷叶、黄连、藿香、佩兰、陈皮等。

中医治疗感冒的特色不只是杀灭细菌和病毒,更注重顾护人体的正气和脾胃,例如一些虚人感冒,久病未愈,会酌情加入一些补气药以“扶正祛邪”,而兼有消化不良的感冒,也会加入理气养胃之药。

-

陈文恬中医师

文章来源:
问药 · 陈文恬(中医师)· 2021.02.08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