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护线上

腹泻 血便 体重减轻是警讯!炎症性肠病治疗解析

“有位30多岁的女性患者,平时工作相当忙碌,压力很大,经常腹泻。虽然发现排便带血,但自认为是痔疮,而没有放在心上。”台北荣民总医院内视镜诊断暨治疗中心王彦博医生指出,“因为持续解血便,患者经常感到头晕,才终于就医检查。”

大肠镜检查发现患者的直肠、结肠有严重发炎、溃疡。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王彦博医生说,接受传统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缓解,但是一段时间后又会复发,于是向健保申请使用生物制剂。

王彦博医生说,至今持续使用生物制剂已经过了3年,患者的状况稳定下来,没有复发的状况,回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肠道发炎疾病,主要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CD)。

四分一出现肠道外症状

王彦博医生解释,UC主要影响结肠、直肠,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血便、腹痛等。CD可能影响所有的消化道,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营养不良、贫血、体重减轻等。

肝胆肠胃

IBD超过8年 宜定期做大肠镜 若细胞异增 肠癌风险高

医识力现场讲座: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反复腹痛腹泻血便
            —— 比癌症更棘手的 炎症性肠病
日期:2024年7月27日(周六)
主讲人:肝肠胃内科高级顾问廖泓睿医生
主持:饮食治疗师陈依婷


1)长期饱受工作压力,是否会加剧IBS,甚至会演变成IBD呢?
答:
的确,生活压力是其中一个引起或加剧IBS的导因,但IBS不可能演变成IBD。两者是不同机制的疾病,IBS是肠道过敏,而IBD主要是肠道发炎。

肝胆肠胃

炎症性肠病非肠躁症 严重穿肠肛瘘

医句话:
肠道健康与否足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素质。以日本前首相安培晋三(Shinzo Abe)为例,就是因着肠道反复出现溃疡性发炎,最终选择从政治舞台退下。除此,其他的肠道问题如大肠激躁症或其他类型的炎症性肠病等或多或少对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危险。学习如何“肠”保健康促使全身安康,唯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疾病疗法

世卫:幽门菌列一级致癌物 治疗简单 再感染率<1%

医句话: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口服两种抗生素结合一种降低胃酸的药物,疗程为期14天。在马来西亚,所使用的抗生素为克拉霉素和安莫西林,而所使用的降低胃酸的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这个治疗组合的治疗成功率可达92%。感染者一生中只需要进行一次的杀菌治疗,因为在成功杀菌后,再感染到幽门杆菌的几率少过1%。

诱肠化生 细胞由好变坏

“众所皆知,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导致胃发炎,若不好好治疗,更可以提高带菌者罹患胃溃汤和胃癌的风险。

慢性胃炎的发展过程可以从浅表性胃炎(superficial gastritis)发展至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若胃部长期不断受到慢性发炎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的刺激,便会引发肠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