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妇幼

施打疫苗 注射免疫球蛋白 B肝妈妈分娩 2招防婴感染

医句话:

患有急性或慢性肝病的儿童需要进行适当的医学检查以确定病因,然后才能提供具体治疗。为了预防儿童患上肝炎,通过适当的疫苗接种,是可以高度预防病毒性肝炎,尤其是针对A型和B型肝炎病毒的疫苗。

“肝炎是一种肝脏炎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传染性病毒和非传染性病原体。

肝炎病毒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肝炎原因,但其他感染如药物、毒素(即酒精)、脂肪肝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是肝炎的原因。肝炎病毒主要有5种病毒株,即A型、B型、C型、D型和E型肝炎。

这些肝炎病毒都可以引起肝炎,但它们的传播方式不同,因此预防方法也不同,所以,儿童也难免遭到这些病毒的感染。

通常,儿童的治疗重点是支持患者的一般病况或在可能的情况下逆转现有的损伤,发现导致肝脏疾病的毒素或药物后必须立即停止。大多数急性肝炎病例会随着治疗的推移而痊愈。有时,一些患者可能会进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这可能在短时间内致命。

慢性感染致肝硬化肝癌

专题

何止诱发心脏病 脂肪肝 肝癌第二大病因

医句话:

正常肝脏发展至肝炎和肝硬化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若能进行识别此病的筛检和早期发现并治疗,就可以大大降低肝细胞癌(HCC)发生率高达七八十巴仙。

“肝细胞癌(HCC)或称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癌症,也是全球第三大致命性癌症,每年平均有83万人死于HCC,相等于每天有2200人或每分钟有1.5人因HCC丧命。

令人担扰的是,HCC的病发率每年迅速上涨,2017年的HCC的新病例是1990年的100%,主要因为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增涨35%)及人口老化(47%)所致。

全球HCC以西太平洋地区的发生率较高,是全球HCC新增病例和死亡率的60%。而数据显示,无论是在马来西亚或全球,HCC新增病例和死亡率几乎相近,这说明了HCC预后不良。

相信很多人知道,达90%的HCC源自于肝硬化,而多数潜在的肝硬化或肝病不易被发现,绝大多数的病例是在晚期被确诊。

大马第四大癌症死亡杀手

问医

陈学瑜/肾损未必肝药所致 肝炎病毒或是祸首

问:我先生是B型肝炎患者,2013年B肝发炎,医生给他口服B型肝炎药物1天1粒,同时每3个月抽血检验,然后每半年照1次X光,至今已8年。

今年验血报告发现有第一级的肾脏问题,先生8年前有抽烟但已戒,从不喝酒,饮食算清淡,我想问:

Q1:他服的肝药会是导致肾脏问题的主因吗?
Q2:这种药是终生服用或到一定的时候就要换药?医生说先生的B肝“现阶段控制得很好,病毒好比在冬眠,这药可以不用再服,如果断药恐怕会有一定的风险”,这话让我矛盾,因为我在想如果断药是不是可以让肾脏少点负担呢?
Q3:我先生47岁,这年龄的人通常血压是多少才算合格呢?
Q4:我先生清晨第一泡尿会比较混浊呈茶色,但接下来水喝多了就显得清澈,小便通畅。
Q5:现在这肾脏要如何照顾才不会加速恶化呢?

成人健康

B型肝炎 肝癌 C型肝炎·检查关键8问

47岁的林先生是B型肝炎带原者。每年去做抽血检验肝功能,检查结果GOT及GPT向来都正常,他因此认为自己的肝脏应该很健康。直到有一天早上,他的肚子很痛,医生建议他做超音波扫描,发现肝脏有一个10公分的肿瘤。这下,他可慌了……

Q1:打了B肝疫苗,还须做筛检吗?

大马政府从1989年起已全面针对母亲为B肝带原的新生儿施打B型肝炎疫苗,B肝检查仍相当重要。因为即使已经注射疫苗,也有约1%的新生儿会成为带原者,原因是胎儿在子宫内可能已被感染,而疫苗是婴儿出生后才注射,疫苗跟病毒赛跑,起跑点若相差太远,即使疫苗急起直追,还是跑输了。再者,仍有5%的人对B型肝炎疫苗不反应,也就是不会产生抗体。

因此医生们都建议打完疫苗后,每10~15年最好再抽血检验,看是否需要补打疫苗。

至于高危险群,如有毒瘾、性伴侣多的异性恋者、同性恋者,以及常接触血液、体液的医疗检验人员,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增加B型肝炎检查的频率。

Q2:B型肝炎带原者,需多久筛检一次?

成人健康

别轻视肝炎后继杀伤力!

医生:陈先生,你是B型肝炎带菌者,虽然现在肝功能指数还算好,但必须定期检查及跟进。”

陈先生:“肝炎不会死人的吧,既然现在没有问题就可以了,以后复发时才治疗,我不想让人知道我有B型肝炎!”

B型肝炎曾经是令国人色变的一种肝脏疾病,但随着政府规定所有新生儿都要接种B型肝炎疫苗后,这病似乎在我国减少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有患过肝炎的人,都必须定期检查,尤其是C型肝炎,专家指出90%的C型肝炎都会转化为肝癌!

肝癌4种类:

肝癌其实不只是单一种癌症,包含肝脏及肝内胆管癌等共四种类型

肝细胞癌:占成人肝癌约85%,通常发生在慢性B型、C型肝炎感染患者及肝脏硬化受损的人身上

胆管癌:发生在组成胆管的细胞,约占肝癌的12%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