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 同理心 创意 陪帕友失智者走一段黄昏路
案例:
65岁琳达被医生诊断为失智症后,丈夫紧握她双手告知今后的路两人一起走,尽管他知道这条路一点都不好走。
早上一醒来,琳达对他说:“你是谁?”丶“做什么你会睡在这里?”,可是转过身后又没事了,通常丈夫就会走出门外,然后再进来抱着琳达说:“我回来了”。
不仅如此,在出现失智症后,琳达再也不冲凉,就算每个人劝她也没法,最后还是丈夫想到办法,他想起琳达最爱就是生日时收到礼物,于是就准备一个精美盒子,把琳达的衣服放在里头,然后对她说:“我买了生日礼物给你,快去试穿新衣服,但你必须先冲凉。”,结果为了想穿新衣服,琳达竟然自动去冲凉了。
听力缺失 脾气更糟
“照顾失智症(dementia)及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患者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以前者为例,患者除了会有一系列症状如无法自理丶情绪失控丶脾气变得反覆无常丶描述障碍及骤然失去本来的语言能力之外,严重时甚至会上演暴力行径,但要强调一点,暴力绝不是他们想要,而是其中的病症,因此照护者包括家人除了要有耐性,更要有关怀及同理心。
从过去的病例中,患者的家属及照护者经常申诉的就是为何患者的情绪会变得如此糟糕,以前也没这麽难相处,为何现在会变得如此野蛮,如此失控呢?其实这都是源自他们的失智症,并非他们性格突然大变所造成。
以失智症为例,患者年龄普遍介于60岁以上,最常见是70至80岁。秉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传统美好观念,照护者特别是家人更应该以包容心去看待及接受,与医生一起配合来帮助他们勇敢走完人生的黄昏时刻。
失智症其中一大病症就是情绪失控,失去听力或开始听不清楚会造成他们的心情越来越烦躁,间接造成情绪失控,因此一些辅助仪器如助听器丶柔和的音乐等,甚至是药物如镇定剂都能帮助他们减轻失控症状,当然家人的关怀永远是最佳的‘良药’,唯有爱心可以‘化险为夷’。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在市面上有越来越多辅助仪器的出现,目的是帮助患者丶家人及照护者可以坦然面对失智症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会建议他们在复诊时与医生商量,寻找适合的辅助仪器,一来可以为患者带来帮助,二来不必买错仪器。
另外,由于一些失智症的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暴力行径,因此医生斟酌情况后,在必要时为他们开轻微镇定剂,不过前提是他们必须谘询相关医生,包括脑神经内科丶老人医学科或精神科医生,唯有上述医生才能开这类处方,当然医生会视情况来决定药物剂量,或者是其他方案。
脑内科门诊 20%为帕友
值得一提的是,情绪失控是失智症的一部分,而暴力则是源于情绪失控所带来的后果,家人及照护者必须牢记,暴力并非他们的本意,而是属于病症所衍生出的行径。
对于那些照顾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家人或照护者,我会建议他们必须要有足够耐性,也要适时聆听他们的心声,尤其是年长者对此症并不了解,往往把症状误解为老人病,比如把手抖误以为是手脚麻痹等,殊不知其实只要按时吃药,是可以做到控制帕金森氏症。
以目前医学,尽管仍没有药物可完全治愈此症,但及早发现却可通过药物来减缓症状,同时帮助家人或照护者更好去照顾患者,因此越早发现对病情有莫大帮助。
以吉隆坡中央医院脑神经内科部为例,每天门诊10名病患中就有2人是帕金森氏症患者,各族皆有,并没有某族群特别多,但以往的病患以年长者居多,如今的患者却有出现年轻化的趋势,一般上患者会先谘询内科医生,若是年长者则会谘询老人医学科,最后转介至脑神经科。
创意无限 照护事半功倍
想要照顾好有失智症或帕金森氏症患者除了要有爱心之外,另一种不可或缺的就是创意。要知道,每一名患者都有本身的属性,或者简单而言就是有一个或以上的怪癖,倘若能掌握好应对措施,那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我有一个案,女患者年龄接近80余岁,她的怪癖就是不愿洗澡,不管丈夫或孩子如何恳请,她就是不愿去冲凉,于是丈夫想出一个好点子,那就是告诉妻子明天是她生日,如果她愿意去洗澡就可以换上新衣,就这样有失智症的妻子为了穿上新衣服就乖乖去洗澡了。
根据丈夫向我告知,其实压根儿没有新衣这回事,他只是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盒子,然后把妻子向来穿的衣服好好铺排在盒子内,让妻子有收到礼物的雀跃心情,从而让她自愿去洗澡,只为了想穿上‘新衣服’。
这是一个典型无须用药物,无须用上任何治疗就能帮助患者改善生活上的怪癖的真实个案,从这起个案也证明了创意也是照护者及家人不可缺乏的关键要点。
往往家人发现才察觉
有精神病的人不会说自己有病,这点与失智症患者也有相同之处,因为真正有失智症的患者通常不会自动谘询医生,而是家人发现他们在生活上开始出现不对劲,比如情绪失控,或者是经常忘东忘西,比如本来是家庭主妇的妈妈突然忘了如何煮菜,当家人带他们挂诊时,他们甚至会质疑医生的诊断。
很多被家人带来见医生的患者起初也是以为自己上了年纪,所以感觉比较差了些,或者记忆比较模糊,不过在经过医生检验后证实是患有失智症。
至于那些‘毛遂自荐’申诉自己有失智症的患者,我要清楚说明,失智症是一种不自觉的病症,倘若会自觉到来见医生,通常都不会是失智症患者,很大可能是那些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失智症的患者走路并不会有问题,如东歪西倒,但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则会有这方面困扰,这也是两者之间的差异,不过若一名失智症患者同时也有帕金森氏症,那就会出现走路失衡。”
失智症2问:保持学习热诚 管好慢性病
问1:在失智症患者的日常照顾方面,有哪些应注意的事项呢?
答:针对失智症患者在日常的照顾,我会提出6大要点,分别是保持学习精神丶控制好慢性疾病的危害丶在日常饮食中摄取所需营养丶适度运动及安排活动丶充足睡眠及减少生活无谓压力,并保持居住场所干净及明亮。
秉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每一名年长者包括失智症患者都应该持续保持学习热诚,通过学习新技能及享受特殊嗜好的乐趣,如下棋丶种花等,避免让自己陷入孤独中,而控制好慢性疾病的危害就相等于远离失智症风险。
在日常饮食中对糖丶盐丶淀粉丶脂肪的摄取要特别留意,特别是严谨避免高糖分或高热量的食物,多吃水果丶蔬菜与高纤维食物,以及多摄取水分。此外,适度的运动及健康的活动也非常重要,亦不可忽略保持充足睡眠及避免不必要的压力,最后是确保居住的场所是干净及明亮,让心情保持愉悦,这样对病情也有所帮助。
问2:我觉得自己有失智症的症状,该怎办呢?
答:如果会自觉有失智症,那通常就不会有失智症,以过去的病例来看,患者都是被家人带来看医生后才发现有失智症,甚至他们也不觉得自己有问题。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丶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