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不能根治·喂母乳可防儿过敏

根据马来西亚过敏及免疫学会(MSAI)首个过敏症醒觉调查报告,50%大马人相信过敏症可以治愈,人们普遍认为看诊吃药就可治愈过敏症,说明我国防治过敏的努力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大马人对过敏认知低

马来西亚过敏及免疫学会(MSAI)主席兼儿科顾问阿米尔(Amir Hamzah)早前公布完整的《大马人过敏意识调查》报告时指出,这项报告收集了全国8000名年龄介于22至40岁受访男女对过敏症提问的回应。

他说,在大马人的意识中,食物过敏(55.23%)、湿疹(又称异位性皮肤炎,42.41%)及鼻炎(29.07%)是过敏症,名列国民过敏意识前三甲。

他提到,调查出现多个“有趣”的结果,首先,逾45%的人认为,食物不耐症(Food Intolarance)也是一种过敏性疾病,而事实却不是如此。其次是逾30%的人知道‘花粉症’的鼻炎是一种过敏症,可是鼻炎在我国并非常见的过敏症。另有接近20%,高达1400人认为调查问卷所有选项都不是过敏症,正反映民众对过敏意识的水平,同时显示现实中仍有许多人对过敏症存有误解。”

“实际上,一种类型的过敏症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阶至另一种过敏病,这种疾病发展被称为“过敏性演变”(Allergic March),而我国民众对过敏性演变有不错的认知。调查报告显示,约有三分之二的人知道过敏性演变。

全哺乳达6个月

以食物过敏症为例,患有食物过敏的孩子可在成长时,渐渐出现湿疹,甚至哮喘和鼻炎,可见过敏性演变的后果及重要性。

“意识是一个关键部份的组成,教育民众并让他们知道过敏性演变的后果,将会是我们下一个主要的目标。”

他指出,超过一半的民众认为过敏症可以被治愈,另有28%民众表示“我不知道”,只有22%民众知道过敏症是不可治愈的。

正所谓预防胜于治疗,预防确实是管理过敏症最好的方法。他表示,其方法就是宝宝出世后全哺乳高达6个月,并不少于4个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及马来西亚卫生部(MOH)的建议,实践初生婴首6个月全哺乳及持续哺乳至两岁或以上。

“母乳喂养的好处是不容置疑的,它是提供营养的最佳来源,对于那些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的婴孩,甚至能降低过敏症发生的风险。

此外,针对母乳喂养的婴孩,使用水解配方奶粉更胜于普通的配方奶粉,一项临床实验显示,部份水解蛋白(PHP)成份配方奶粉具有减少湿疹风险的优势。”

食物过敏将趋普遍

阿米尔指出,每个孩子都有过敏症的罹患风险,即使父母是无过敏症的低风险者,孩子也有10%至20%患上过敏症;如果父母皆为过敏症患者,他们所生下的孩子,有50%至80%会患上过敏症。

他说,调查报告显示,65%民众认同过敏症是能遗传的,另有16%民众认为过敏症不会遗传及19%民众表示不知道。这反映了家族有过敏症史的民众对过敏症的意识高。一般上,为民众所熟悉检验过敏症的方法有验血、皮肤点刺试验及皮肤贴布试验3大类。

0
阿米尔(吉隆坡)-马来西亚过敏及免疫学会主席兼儿科顾问。

大马人不忧心食物过敏

花粉是引起过敏症的其中一种常见过敏原,纵然我国的花粉性过敏症水平比其他国家低,但是花粉却是我国民众最担扰可能引起过敏症的源头。

“尽管在热带国家的相关性不高,但我国人民对季节性的过敏原如花粉的过敏意识还是很高。”

令他感到意料之外的是,超过一半民众都知道的食物过敏症,却不是人们最担扰的过敏问题,只有29%民众对食物过敏感到担扰,这是调查中排名最低的过敏原。

“这也说明了过敏意识和民众担心生活及家庭成员受影响的认知间有很大的落差。由于食物过敏将会趋向普遍,民众还需要更努力,以提高这方面的醒觉意识。”

c

拟定预防指导方针

阿米尔指出,牛奶确实是引起儿童过敏症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可是过敏意识调查报告显示,民众认为三大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却是海鲜(90%)、坚果(47%)和大豆(44%),牛奶(8.3%)则排行最低。

他说,从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仍需努力提高公众对食物过敏的意识和理解。除了牛奶是儿童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错吃食物过敏原也可能引起湿疹,影响孩子的健康。

与免疫系统有关

“感到欣慰的是,大多数民众都认同过敏症与免疫系统有关,而且超过一半以上的民众也认同,过敏孩童日后的生活素质会受到影响。”

他说,接近56%的民众认为,如果患上过敏症,他们就会谘询过敏专科医生的意见。

“其实,更重要的是妇产科医生、门诊的普通医生及儿科医生,因为他们是站在防治过敏症的前线人员。”

他解释,普通医生及儿科医生可说是父母遇到过敏问题时第一个接触的医药人员。此外,儿科医生及妇产科医生在照顾母婴或给予婴儿早期干预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马来西亚过敏及免疫学会希望可以拟定大马预防过敏症指导方针,以制定各医护专业人员应对过敏症的教育计划。

***所有文章及广告内容所提及的产品、服务或是个案只供参考,并不代表本报立场,任何疑问请向有关部门询问或请教医生。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报道:包素菡·2017.02.14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