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汉飞/容貌焦虑症 社交恐惧症 严重衍忧郁症萌自杀念头

问:之前看报道有提及一个字眼,那就是容貌焦虑,大意就是之前COVID-19期间因人人戴口罩,加上要保持距离,因此还没事。不过,随着疫情逐渐好转,人人也无须再戴口罩,因此开始担心容貌问题,如痘痘太多或因长期戴口罩而造成皮肤素质欠佳。

其实我觉得自己好像有这样的现象,而且已经对我的工作造成影响了,比方说之前因戴口罩,我可以很安静地在一旁记录,但现在不能了,顾客会一直盯着我看,以致我必须要发言,可是我又觉得自己好像不太行,加上我的样子也不好看,这让我非常懊恼,有什么办法可以克服容貌焦虑吗?


医生解答:
容貌焦虑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DD)直译名称为身体臆形症或躯体变形障碍,此症与焦虑症和强迫症相关,病人会一直觉得身上有缺陷或瑕疵,通常这种缺陷或瑕疵是微不足道,别人也看不见和无法察觉的,但病人会非常在意,并把焦点集中和放大来看待。

因感觉到自身的瑕疪很严重,就会有许多强迫和重复性的行为,例如病人会一直照镜子、化妆补妆、触碰自己的肌肤或鼻子,甚至频密询问旁人以确认自己的情况,直到受询者确定后才肯罢休。病人也会经常拿自己与别人作比较,这些行为使病人陷入疲累和痛苦的精神状态,进而影响社交、工作等日常生活功能。

由于无法接受自己的瑕疪或缺陷,有的病人甚至通过整形手术来纠正和调整,但结果始终无法令人满意,这是因为病人所在意的瑕疪或缺陷根本不存在,而是一种精神状况。

容貌焦虑症多数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病因有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

若家族有人曾经患上容貌焦虑症、焦虑症、强迫症等,患上容貌焦虑症的风险则比一般人较高。

大脑中血清素水平不足也会提高患上容貌焦虑症风险。

个人性格例如容易焦虑紧张、完美主义、急性子等的性格更容易与焦虑症扯上关系。

环境压力如工作、家庭、社会、个人期待等压力都会有患病风险。

不过,根据你的形容,你有可能面对社交恐惧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所影响。社交恐惧症的病人若在公众场所会担心被人取笑、质疑,因而出现害怕和焦虑症状。

通常社交恐惧症病人会尽量避免这种状况,例如避开人群、找借口缺席工作或会议等,那么就可以不必经历恐惧、恐慌。

病人的恐惧或焦虑超乎想像

病人所面对的恐惧或焦虑是超乎想像的,在一般人眼里微乎其微的小事对社交恐惧症病人而言会有巨大的反应,让病人感到非常痛苦。病人会害怕别人议论、取笑、注视而拒绝出门,进而影响社交。

容貌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都有同样的后果,即焦虑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有些病情严重的病人可能会患上忧郁症或萌生自杀念头,是大家需要关注的病症。

当病人感到焦虑或恐慌的时候,身体会出现各种症状,例如心跳加速、冒汗、全身颤抖、呼吸困难、喉咙变紧、胸闷、头晕作呕等。

有些病人也会感觉到周遭的事变得很不真实、害怕自己失控、发狂、死亡,身体突然发冷或发热,身体一些部位发麻或刺痛感,这些都是焦虑的症状。

很多时候,病人不知道这些症状其实是焦虑症,而咨询普通科或专科医生,例如心跳加速和呼吸困难的症状以为是心脏病相关而咨询心脏科医生,长期胃不舒服则咨询肠胃科医生,可是,经过各种检查后却显实一切正常,这很可能是焦虑的症状,即自律神经系统失调的症状。

容貌焦虑症、社恐惧症或焦虑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目前没有针对容貌焦虑症的药物,但以焦虑症或强迫症药物如选择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剂(SSRI)、正肾上腺素与血清素回收抑制剂(SNRI),提升大脑中的血清素,以减少焦虑和强迫性想法。

心理治疗则有认知行为治疗法,让病人了解自己的想法、行为、情绪反应,进而改变负面和焦虑想法。

若遇到容貌焦虑症病人,我们应鼓励他们接受专业治疗,病人也不要以为咨询精神科医生就非吃药不可,首先应了解自己患上什么症、严重与否,再与医生讨论治疗方案,若置之不理,疾病将有可能严重恶化。

网上也有一些小测试可以尝试以确定自身情况,例如https://bddfoundation.org/information/do-i-have-bdd-test/

 

20230625_Dr Seed
薛汉飞医生(精神科)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问医.薛汉飞医生(精神科).2023.12.17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