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抗菌亦成良菌 本地蜜不输外国蜜

医句话:

蜂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不仅能增强免疫系统,还具有抗菌和抗炎的特性。然而,市场上存在大量假蜂蜜,因此科学分辨真假蜂蜜尤为重要。同时,本地蜂蜜丝毫不逊色于进口蜂蜜,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日常饮食中,选择可靠品牌并适量摄取,有助于保持健康和养颜美容。

“自古以来,蜂蜜的使用频频出现在各种传统医学内,它不仅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品,更有抗菌、抗炎等作用。蜂蜜的定义是来自植物的甜味物质,经过蜜蜂储存和脱水而形成的食物。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它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原蜜还拥有多种有机化合物、植化素、生物碱等特殊成分。在碳水化合物里,单糖为主要类别,而果糖及葡萄糖为主要的单糖种类。

蜂蜜还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9种氨基酸、30多种矿物质,如钙、钾及镁,以及多种多酚。它会随着气候、花源、地形而有显着的区别。蜂蜜还含有多种黄酮化合物,如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及儿茶素等。简单来说蜂蜜拥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癌等多种好处。

环境影响蜂只 混合蜜涌现

尽管蜂蜜是一种优质产品,但由于森林植物的流失,农药的滥用大大减少了蜜蜂的数量。然而市场对蜂蜜的需求并没有因此而减少,这导致了混合蜜的出现。

2017年,卫生部随机测试了市场上77个蜂蜜样本,其中7个样本不符合1985年马来西亚食品法令的规定。另外,农业部也对市场上的蜂蜜进行了测试,发现其中含有混合蜜的成分。”

 

_
刘怀友(营养师)

 


知识及技术打假蜜
“那混合蜜和真蜜的营养如何区别?又该如何分辨混合蜜呢?从食品科技师的角度来看,辨别混合蜂蜜不仅是一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行为,也是维护食品安全和品质的重要手段。混合蜂蜜指的是那些被添加了非蜜糖成分(如糖浆、甜味剂、水分等)的产品。以下是一些专业的建议和方法来辨别混合蜂蜜:

理解蜂蜜的基本组成。真蜂蜜主要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还含有微量的水分、矿物质、维生素和酶。了解这些成分对于后续的检测方法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再来是物理和化学检测方法:
折光率检测:食品科技中常用折光仪来测量蜂蜜的折光率,纯蜂蜜有一个特定折光率范围。如果测量值超出这个范围,可能表明蜂蜜被掺假。

水分测试:真蜂蜜的水分含量通常低于20%。可以使用电子水分测定器来测量蜂蜜的水分含量,高水分含量可能是掺假的标志。

糖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可以分析蜂蜜中的糖组成。比如添加的果糖糖浆和其他非天然蜂蜜糖分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被检测出来。

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分析(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n analysis):这个方法的逻辑是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和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拥有不同的光合作用导致它们的碳结构不同。一般上玉米糖浆和蔗糖拥有和蜂蜜不同的碳结构。通过分析碳结构来确认蜂蜜是否混合了玉米糖浆或蔗糖。

分析花粉种类:结合当地花朵种类的数据,比对蜂蜜及当地花粉的种类及含量从而进一步确定蜂蜜是否混合了其他成分。

从色质味气判断纯净度

感官评估:虽然这种方法较为主观,但经验丰富的食品科技师可以通过观察蜂蜜的颜色、质地、流动性以及品尝其味道和气味来初步判断蜂蜜的纯净度。纯蜂蜜通常具有特定的花香和味道,而掺假蜂蜜可能味道单一,缺乏层次感。

包装和标签审查:合法的蜂蜜生产商会在标签上提供详细信息,包括产地、成分和营养成分表。食品科技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评估蜂蜜的可能真实性。

综合分析:通常,单一方法难以准确判断蜂蜜是否掺假,食品科技师会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先进行感官评估和物理检测,再根据需要采用化学或同位素比率分析进行深入检测。

综上所述,辨别混合蜂蜜需要综合运用食品科学的知识和技术,通过物理、化学检测方法以及专业的感官评估来进行。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也有利于提升蜂蜜产品的整体品质和市场信誉。

 

_
王楸嬿(食品科技师)

 


本地蜂蜜堪比麦芦卡蜜

“随着市场不断提倡蜂蜜对健康的各种益处,并鼓励人们使用蜂蜜代替糖,大众对蜂蜜的认知和需求逐渐提升。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毫无顾虑地大量食用蜂蜜呢?今天,我们将探讨如何最健康地摄取蜂蜜。

在马来西亚,麦卢卡(manuka)蜂蜜是最常见的进口蜂蜜之一,以其抗菌和抗氧化潜力而闻名。马来西亚丰富的森林资源使得不同种类的蜜蜂能够生产出不同品质的蜂蜜,其中最常见的有银蜂蜜(kelulut)、帝王木蜜(tualang)和金和欢(akasia)蜂蜜。

有趣的是,有报告显示,银蜂蜜和金和欢蜜比麦卢卡蜂蜜具有更高的抗氧化特性,而帝王木蜜具有与麦卢卡相当的抗菌潜力。

银蜂蜜具有较高的水分活度、较低的pH值和较高的酸度,这使其具有独特的酸味和良好的抗菌性能;帝王木蜜的羟甲基糠醛、抗氧化和总酚含量显着较高,而金合欢蜜中大量存在乳酸菌属,因此具有良好的益生菌潜力。

糖友用蜂蜜代替糖作用不大

除此之外,蜂蜜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多个因素,其中包括它的加工过程和蜜蜂采集花粉的质量。选择天然、未加工的蜂蜜是最理想的,因为经过加工的蜂蜜可能会失去一部分营养价值。此外,要注意避免将蜂蜜加热至高温,以免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

因此,为了充分享受蜂蜜的益处,我们应当选择高品质、未经过多重加工处理的蜂蜜,以确保它保留了天然的营养成分。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蜂蜜拥有不同的营养价值,仍需适度控制摄入量。

根据马来西亚饮食指南,建议每天摄入的糖不应超过本身总热量的10%。例如,一天需要摄入的热量是2000大卡,那么糖的摄入量就不应超过10茶匙(50克)。这里的糖包括所有制造过程或烹饪过程中添加的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水果或蔬菜汁和蔬果汁浓缩液中的糖分。

我们需要知道,1汤匙的蜂蜜(20克)含有16克的糖。因此,若不摄取任何其他糖分,一天最多建议摄取3汤匙(60g)的蜂蜜。过度摄入蜂蜜也会导致糖分摄入过量,主要会造成肥胖和龋齿,增加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比如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或那些试图控制血糖水平的人来说,用蜂蜜代替糖并没有实际好处,因为两者最终都会影响血糖水平。

1岁以下不能食蜂蜜

最后,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所有12个月以下的婴儿都不能食用任何蜂蜜,因为他们可能有肉毒杆菌中毒的风险,可能引发婴幼儿肠道感染。在给婴幼儿添加任何新食物之前,最好先咨询认证食疗师或营养师的建议。

综上所述,要充分享受蜂蜜带来的健康益处,我们应该适量摄入,并选择天然未加工的蜂蜜。并在享受之前避免过度加热以避免蜂蜜的有效成分流失。”

 

_
赖祉妗(饮食治疗师)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2024.06.27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