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

绿藻富含蛋白质·需经破壁处理才能释放营养

绿藻含丰富的营养成份,特别是蛋白质和矿物质,市面上绿藻产品的种类很多,像是锭剂、粉末或颗粒,应有尽有。不少研究都曾指出食用绿藻具有保健益处,包括调节免疫、调节血糖和改善胃肠道健康,因此有人就误以为多吃多补,相继而来的是近年曾多次出现因食用过量绿藻而过敏或重金属中毒等负面新闻,有人甚至因吃错有毒品种而中毒。此外,绿藻产品大多强调经破壁处理,这项处理又有什么目的呢?

绿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的种类繁多、有大有小,常见较大型的绿藻有鹧鸪菜,而较小的则有小球藻、盐藻等微藻。市面上较常见的绿藻类保健产品,所使用的藻类其实是指在复杂的分类学上,属于小球藻属(Genera Chlorella)中几个可供食用的品种,如:又有小球藻之称的绿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它们是生存在淡水,直径约2~8微米的绿色小圆球,坊间一般都习惯直接简单称之为绿藻,或是其属名Chlorella。

饮食营养

求真热问·粮食为原料发酵制成·味精对人体无害

问:食品安全问题可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甚至有人提出在烹饪中添加味精会导致癌症或其他疾病,然而,味精对人体是否有害呢?

答:专家指出,在菜肴或食品中添加适量的味精是安全的,因为味精的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钠,是以粮食为原料经过发酵提纯的调味品,并不是化学物质。

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物联合专家委员会给予味精(学名为L-麸酸钠)的每日容许摄取量(ADI)是没有特定值,只要适量摄取,并不会有害健康,且就算怀孕,母体中的麸酸也不会影响到胎儿。

研究也显示,味精可以促进人们的食欲,加强人体对其他食物的吸收能力,有一定的滋补作用。

至于为何传统观念认为味精恐带有危害性,专家指出,人们对味精的安全性产生质疑,主要是两个原因,那就是有些人不断宣传放大味精的危害性,因而造成人们对味精感到恐慌;其二则是味精能够增加食品的鲜味,摄取过量的味精,会使人们对其产生依赖性。

虽味精已被国际确认无害,制造方法也属天然,但切记凡事都要有度,不该过量摄取。

专题

生病遇见医生·医生出面筹款救我女儿

病人信任医生,医生关怀病人——是《医识力》希望建构起的理想医病关系。《医识力》新系列“生病遇见的医生”,让病人感念在医院里所遇到的生命贵人。

病情/梁婧仪/15岁/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血癌)

感谢的医生:哈妮(Hany Ariffin)/马大医院儿童血液和肿瘤顾问

银发保健

白内障手术·恢复明亮视觉

60岁的陈女士,多年前就知道自己有白内障,最近发现视力越来越模糊了。她把情况告诉儿子,儿子上网找了资料,告诉她只有动手术,可是当她听到“动手术”三个字,就已毛骨悚然。

陈女士虽患有白内障,不过喜爱阅读的她,每天阅报已是她的生活习惯。有一天,她在报章广告上看到显著字眼——“激光手术摘除白内障,无痛无痒,让你恢复明亮视觉”。她读后内心蠢蠢欲试,于是决定请儿子拿假陪她到该专业眼科中心谘询,了解手术过程。

白内障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人体的晶状体退化的一种现象。晶状体是一个位于虹膜后面的透明体,可比作一个具有聚光能力的凸透镜。随着年龄的增长,它有如白头发那样,是慢慢变混浊而非一夜之间变白的。当我们说白内障已经到了成熟阶段时,晶状体也就形成了完全不透明的白点。这时候,患者甚至看不到自己的手指。

等成熟才动手术难度更高

至于何时应动手术,这就与病患者的视力需求而定。举个例子:一个裁缝师需要很清晰的视力才能进行“穿针引线”的工作。虽然他仍能进行其他的活动(如驾驶、阅读),然而由于眼睛轻微的浑浊就能令他的工作受影响,手术对他来说是很迫切需要的。

饮食营养

与亚硝胺致癌无绝对关联·隔夜菜更应注意保存及卫生

不浪费食物是美德,把吃剩的菜肴隔天再吃,几乎每个人都会这样做,然而,近年坊间竟然盛传长期吃隔夜菜会增加罹癌风险,原因是隔夜菜在存放期间会产生具致癌的亚硝胺,这样似乎还不够惊吓,甚至有传言罹患胃癌直接归咎到是经常食用隔夜菜所致,诸如此类的言论在网络上甚嚣尘上,让大家陷入莫名恐惧之中,隔夜菜真的就不能吃吗?孰真孰假?

这个恐慌的焦点在于食物中的硝酸盐(nitrate)和亚硝酸盐(nitrite),它们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各种食物和水几乎都含有这些物质,我们所摄入的主要是来自蔬菜,部份也会来自植物的肥料或一些腌制肉品,饮食中的亚硝酸盐浓度更一直备受关注。硝酸盐本身并无毒性问题,但为何无毒的硝酸盐会与癌症扯上关系?主要是由于某些细菌或植物中的还原酵素,能把硝酸盐还原成毒性较高的亚硝酸盐,而在特定的条件下,亚硝酸盐又可能进一步胺类作用,形成有致癌性的亚硝胺(nitrosamines)。

医美塑身

求真热问·专家:易伤肤烧发·耳烛不可能吸耳垢

问:不少美容院都有“耳烛”的服务,并称能清除耳垢、吸出耳朵里的虫子。这是真的吗?耳朵真的挖得越干净越好吗?

答:专家指出,实际上“耳烛”不可能会吸出耳垢,那些类似耳垢的物体,只是耳烛燃烧过后的残留物;虫子进入耳朵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即便有虫子进入耳朵,只需在耳道里滴入橄榄油,淹死虫子再流出来即可。

在香港,消委会曾对此进行调查,发现耳烛有潜在危险,容易灼伤皮肤和烧到头发,导致疼痛甚至会出现水泡。

而耳朵里的“耳垢”,有抗菌、保护外耳道的功效,防止水和虫子进入耳朵。

一般情况来说,健康的外耳道有自我清洁的功能,使用棉花棒等清耳用品塞入耳朵,很有可能会将耳垢推向深处,让它无法自己排出,一旦耳朵进水了,会造成发炎。

如果耳朵因耳垢不舒服,还是得寻求医生协助哦!

问医

问医·脂肪肝指数·会影响胆固醇水平

问:我在超音波检查腹部时发现患有脂肪肝,虽然我有服用降胆固醇药物,但仍偏高不下,一直徘徊在4、5及6之间,请问是否因为我患有脂肪肝而影响胆固醇水平呢?

答:脂肪肝是因为内脏脂肪堆积而成,而内脏脂肪堆积的元凶主要是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TG),而TG高的原因有高脂肪饮食、运动量不足、常吃甜食、常饮酒、过度疲劳或迟睡等。脂肪肝的确会影响胆固醇水平。

问:是否目前吃的奶蓟保健品无效呢?需要停止服用再去看医生吗?请问吃药能医好脂肪肝和胆固醇吗?需要长期服用吗?有副作用吗?

亲子妇幼

问医·肢体障碍常抽搐·或是先天性脑瘫

问:我儿子今年4岁,至今还是无法坐起来和走路,站立时双脚会交叉,双手紧握拳头,颈项无法抬高。最近很常出现抽搐的状况,不知道是不是癫痫发作。我已带他做了EEG和MRI,附上给您参考。

答:看了您的描述再参考附件后,我认为您孩子的情况是脑瘫,又称脑痲痹(Cerebral Palsy,简称CP)。脑瘫是永久疾病,也是造成儿童残疾最常见的原因,大约每400名新生儿就有一名罹患脑瘫。虽然脑性瘫痪是永久终身状态,但是脑瘫的一些迹象可能随着时间而改善或恶化。脑性瘫痪的人也可能有视觉、学习、听力、言语、癫痫和智力障碍。

脑瘫的原因很多,一般发生于出生前、生产时或生产后──

1)出生前,也就是胎儿期间,孕妇受到细菌感染以致影响胎儿的脑部发育,德国痲疹(风疹)、弓形虫感染、性病、家族遗传病。近亲结婚等,都可能导致先天性脑瘫。

2)生产时出现状况,譬如生产过程太长、难产、胎粪污染羊水等,导致胎儿缺氧,可能造成后天性脑瘫。

3)3岁前罹患脑膜炎、头部外伤等,也可能造成脑瘫。

问医

问医·严重干眼症·眼药需含环孢霉素

问:我是一位书记,有高度近视,没有戴隐形眼镜。最近我的干眼症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日常作业,包括开车、看电脑及工作。我没办法呆在冷气室内,一个月需用上两支眼药水。这是眼泪腺阻塞吗?请问有什么快速的治疗方法?

答:这不是眼泪腺阻塞,干眼症患者可以使用人工泪液(眼药水)对症下药,至于严重干眼症患者则需要含有环孢霉素的眼用乳剂来减缓症状。您不妨改变生活方式,例如在工作后进行户外活动及在周末少接触手机、电脑和电视,这些改变都可改善干眼症。

问:中医说肝功能不好,会影响眼睛?我的干眼症是不是预示我的肝出现问题了?

答:据我所知,肝功能与干眼症无关。

问医

问医·妇女频尿因膀胱活跃·男性则是前列腺肿大

问:夜尿多(每晚2至4次)该怎么办?我尝试晚上7点后少喝水也无法改善。其实,早上只要多喝点水,上厕所次数一样增加。

我看过医生也做过体检,但找不到问题所在。现在只差还没去泌尿科。请问是膀胱问题吗?还是其他身体部位出状况?如何治疗及改善?

答:频尿问题在男女老化过程中非常普遍,而且无论是日间或夜晚,生活皆受到干扰。这可能导致患者失眠,并造成职场上的尴尬。男女频尿病因都有不同之处,对男性而言,通常是因为前列腺肿大压迫泌尿道,导致反复需要排尿;至于女性,可能是因为膀胱过度活跃,让患者不断有想排尿的错觉。

当人逐渐老化,脑激素也渐渐改变,如抗利尿激素(ADH)的减少可造成频尿。一般来说,在晚间想排尿是不正常的,因为膀胱有能力容纳一整夜尿液。如果频尿由前列腺肿大、膀胱过动症及激素失调问题所致,可用药物治疗改善。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