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申兴/无表情失兴趣 躁郁 思考缓慢 思觉失调症 “阴性症状”最难治

问:医生你好,我邻居是一对小贩夫妇,他们育有3名孩子。其中15岁的儿子由于患上了严重精神疾病,加上前几年在学校常遭遇霸凌,从今年开始已辍学待在家里。

根据这对夫妇的描述,儿子在医生的诊断下,确定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已服用精神病药物近3年,也会不定时到医院打针。只是近一年来其儿子的病况不见好转之余,反而愈加严重,常在家里某处无意识的自言自语、傻笑,行为举止怪异,对家人的问话也毫无反应。目前儿子在饮食方面已经完全失控,15岁的少年体重竟已达百多公斤。

由于夫妻两人需要外出工作,如果任由儿子一直留在家里,病情只会继续恶化下去。在工作、生活、照顾及担忧儿子病情的重重压力之下,夫妻俩的精神状态已处在崩溃边缘。

看着对方无助的语气和眼眶里不断打转的眼泪,我心中十分不忍也很替对方难过,所以想请问医生是否有一些相关的医疗咨询和辅导管道,抑或是社会福利机构,可供这对夫妇联络,以妥善安排儿子接下来的就医和生活环境。
感谢!


医生解答:

对于你邻居的困境确实没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并可能须要多方面支援。

对一般人来说,思觉失调症(旧称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就是相等于精神错乱、幻觉(看到听到不存在的东西声音)、妄想(相信不现实、虚假或严重扭曲事实、混乱不堪的思维方式或言语,不恰当或让人费解的行为等)。其实,这只是思觉失调症里的阳性症状(positive symptoms)罢了。这种情况相对来说,药物治疗更容易看到效果。

但有些病情,例如拖了长时间之后,在思觉失调症里更往往也会出现所谓的“阴性症状”(如毫无表情、失去兴趣─常常被误解为懒惰、失去愉快的感觉、忽视个人卫生等)、情感症状(如忧郁、暴躁)、认知症状(思考缓慢、集中力记性差、言语障碍等)等,这可能会让病情更难以治愈。这类症状也恰恰是导致一个患者不能正常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信中提及患者的病情也有可能包含了以上所述的阳性症状以及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相对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症状等对于药物治疗的效果也不是十分明显的。

对于信中所提及的几个要点:为什么治疗效果不理想呢?有其他的治疗手段吗?

对于阳性症状,我建议他的家人需要与主治医生商量一下为何尽管已配药了为什么阳性症状还那么显著,可能性就有:
1)药的问题,如药物分量不足、药物不够强、服食方式不对(如有些药是一定要饭后服食方有效),吸收不良或用药不定时。在某些时候,由于对疾病的缺乏认识,有些病人会故意把药吐出来等。又或者是同一时间在服食几种药物而产生相互干扰的作用。

2)疾病本身的问题,有些人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便可康复,而有些人可能需要长的时间。就算是用上最强的药(如clozapine),也会有一部分的病患是没有太多的效果的。

社区服务队伍上门治疗
建议病人家属先与主治医生商量其可能性。如有需要且病况适合家访,一些大型的政府医院的精神科是有提供社区服务队伍(community team),到病患的家提供更个人化或贴切的治疗方案。

此外,在很多时候,非药物性的治疗手段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针对阴性症状、认知及情绪症状等所造成患者不能正常生活的情况。因此在病情适当的阶段里应该可以考虑以下方式:

首先是心理及社会复健治疗,思觉失调症的患者和家人很需要别人的支持和了解,因此心理治疗在此病的治疗上相当重要。心理治疗可按照个别需要及情况及而定,可以是个人、家庭或团体形式进行。治疗的范围包括最基本的,从生活上最简单的生活自理,独立自主,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及其变化,能够管理自己的症状(可能须与幻觉共存),明白药物服用方法及副作用,甚至到情绪及压力、愤怒的管理方式等,并学习使用放松技巧来缓解负面的情绪等。

当情况较稳定下来的时候,就可进一步去到“康复”的阶段,即现实生活的安排,让他们自力更生,例如鼓励患者重返校园或开始工作(可以从提供“支援性”的工作开始),让他们逐渐去面对真实的环境和与更多人相处,参与适合的社交活动,甚至设定并努力实现人生目标(如梦想、愿望,甚至是组织家庭)。

 

20221113_Dr Yeoh
杨申兴医生(精神科)



当然要达到这些目标是不能单靠医生或家人而已,实际上心理治疗师、职能治疗师、医务社工、非政府机构和其他医护人员等都扮演重要角色。一些大型的政府医院的精神科是有这类跨专业的服务社区服务队伍。我建议以后在病情适当的阶段,家人可以尝试去了解这些治疗是否对病患的康复有帮助。

当然,若是要得到经济上的援助,你也可要求主治医生协助填写表格以便申请社会福利部(Jabatan Kebajikan Masyarakat)的支援。

别指责勿抗辨 专注感受最重要
至于家人要如何帮忙病患及谁来照顾病患的家人的问题,家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思觉失调症患者。家人应先了解有关思觉失调症症状的相关资料,以便可以了解他们正在经历的“特殊经历或事情”而不会一味指责。当患者看到某些你看不见的东西或相信某些你不相信的东西时,家人通常将很难应对。口舌之争只会徒增双方的烦恼压力。

其实,家人如果可以的话应花时间聆听患者所说的“内容”(虽然有时候真的很难接受),而不要一味用恶劣的方式来回应患者。与其肯定(来讨好)或否定他们的经历,我们可以尝试从去了解他们的“感受”与”情绪”方面着手。例如可以说“我明白你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或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我也知道这令你很难受,尤其是当没人相信你。但对我来说事情并非如此,我们可试下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可能你的情绪会变好一些”等。

通常,专注于对他们的感受(而非内容,因为家人是很难争赢的)会更有帮助,他们也因此可能更愿意与家人分享他的想法。此外,家人也可以陪他们去复诊,主动与主治医生沟通病情。在家里,有效的沟通,适当的药物监测等都会对病情有帮助。

可参与家庭支援团体
当然,我们也能了解家人的痛楚。资源的消耗、社会的歧视、情绪的负担等也很快令家人身心俱疲,甚至患上焦虑忧郁症等。我建议家人可参与一些家庭支援团体(family support group ),除了能得到精神上的支撑,也可以向一些有经验的家庭学习如何更好地与病患相处。

马来西亚精神健康协会(MMHA)就是一个有提供此类服务的平台。此外,家人也要常常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当出现问题就须及时处理。一些非政府组织(另外附上参阅资料)也有提供很好的情绪支援的服务。

最后,关于体重超标、饮食失控的问题,可能有几个原因。由于患者精神状况不佳,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可能的。不良的生活惯、消极的生活方式、没有运动,把暴饮暴食当成是减压的方式,甚至是药物的副作用(如恰当可考虑换药)也可能是体重增长的原因之一。在此建议与医生商量找出主因对症下药。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问医.杨申兴医生(精神科).2023.11.26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