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1%幼童发育迟缓 出世首千日营养辅食为关键
医句话:
研究发现,我国每5名孩童中就有1人面对发育迟缓,而之所以会出现如斯状况与宝宝出世后的营养摄取,尤其是辅食有密切关系,因此父母或照护者务必要在孩童适龄时给予均衡及健康营养,从而让孩童在整个成长过程正常发育。
“辅食添加一直是新手爸妈在育儿过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尽管很多父母知道辅食 (又称副食品)添加需要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和生理表现来调整食物的质地,还需要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以便让宝宝从一开始就能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但实践起来仍然常常感到困惑。
另外,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所谓的‘宝宝辅食攻略’,让新手爸妈们更加看得眼花缭乱。很多妈妈坦言‘看攻略时觉得很有道理,但看完后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其实辅食添加并不是特别复杂的事情,但对于初次尝试的爸妈来说,确实容易感到无从下手。
WHO建议6个月后添辅食
身为一名饮食治疗师,我常被问及‘何时开始为宝宝添加辅食是最为合适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建议,在宝宝出生后的前6个月进行纯母乳喂养,并从6个月大开始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辅食。这是因为此时单靠母乳或配方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和关键营养素,如铁和锌等。
从宝宝的生长发育角度来看,在宝宝6个月左右,消化系统已逐渐成熟,可以接受奶以外的食物。因此,这个时间点添加辅食是比较合适的。不过‘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具体的辅食添加时间应根据宝宝的个体发展情况而定。早几天或晚几天都是可以的。关键在于观察宝宝是否具备以下准备好添加辅食的迹象,包括:
1)能够独立坐着或在有支撑的情况下坐正至少几秒钟
2)稳定抬头
3)挺舌反射(tongue thrust reflex)消失,这意味着当给宝宝提供食物时,他们不会用舌头将食物从嘴里推出来
4)对食物表现出兴趣
5)能用手抓取物体送到嘴边
过早即早于4个月添加辅食有哪些风险呢?
1)消化系统不成熟: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可能引发肠胃不适,导致喂养困难,并增加感染和过敏的风险。
2)母乳喂养提前终止:可能导致母乳喂养提前结束,削弱母乳提供的免疫保护。
3)肥胖风险:与儿童及成年期肥胖有一定关联。
4)窒息风险:如果宝宝没有表现出添加辅食的迹象,可能会增加窒息的风险。
5)负面进食体验:可能导致宝宝在进食时产生不愉快的经历,影响长期的进食行为和饮食习惯。
过晚添加辅食又有哪些风险呢?
1)营养素缺乏:可能导致蛋白质、铁、锌、碘和维生素A缺乏,引发营养不良和缺铁性贫血等问题。
2)喂养困难:宝宝可能对固体食物的接受度降低,增加喂养难度,拒绝学习咀嚼和吞咽食物。
3)食物过敏风险:研究表明,过晚引入某些食物可能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
过早过晚辅食皆不宜
那辅食添加与宝宝夜间睡眠是否有关系呢?很多父母希望通过让宝宝吃饱来帮助他们睡过夜,但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夜间醒来是宝宝正常的行为,因为他们需要频繁地进食来满足生长需要。改变饮食习惯并不能改变宝宝的生物钟或睡眠模式。
因此,给宝宝提早添加辅食并不会帮助他们在夜间更好地入睡。辅食的添加的最佳时机应根据宝宝的发育需要和医疗人员的建议来决定,而不是为了延长夜间睡眠时间。
正确的辅食添加时间和方式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过早或过晚添加辅食都可能带来一系列风险。辅食添加是宝宝饮食过渡的重要阶段。新手爸妈在为宝宝添加辅食时,应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和营养需求,逐步引入适当的新食物,过渡到多样化的饮食,最终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良好的进食体验。
同时应避免依赖辅食来改善宝宝的夜间睡眠,正确理解和尊重宝宝的自然生物钟和睡眠模式,为未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没拒绝可添加过敏食物
‘我的宝宝不吃辅食,该怎办呢?哪些食物容易引发过敏呢?’,这是常被问及的问题之一。初次尝试辅食时,宝宝可能不会立即接受新的食物。如果宝宝闭嘴或转头表示不喜欢某种食物,可以过几天再试,或以不同质地的形式提供。新手爸妈要学习保持耐心和尊重宝宝的节奏。另外,宝宝不需要等到长牙才能开始进食固体食物。实际上,牙龈的硬度足够咀嚼多种不同质地的食物。
新手爸妈们常常纠结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顺序来给宝宝添加辅食。实际上,不必局限于特定的顺序。但要注意的是在宝宝6个月后,从母体获得并储备的铁逐渐消耗殆尽。为了避免宝宝发生缺铁性贫血,建议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铁强化米糊、肉类和豆类等。这有助于补充宝宝所需的铁和锌。在引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后,可逐渐添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其他富含营养的食物,确保宝宝的饮食多样化。
过去的辅食指南建议推迟引入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蛋、鱼、花生等。然而,最新的科学证据表明,这样做并没有必要。目前的研究显示,不需要因为担心过敏而推迟某些食物的添加。在排敏过程中, 每次只引入一种宝宝没有尝试过的高敏食物,连续提供两至3天,如果宝宝没有任何过敏反应和不耐受的情况,就可以再添加新的高敏食物。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高敏食物包括花生、树坚果(杏仁,核桃,腰果,榛子)、大豆、小麦、鸡蛋、乳制品(牛奶,酸奶,芝士)、贝类(虾,龙虾,螃蟹)、鱼类及芝麻等。
过敏须立即暂停及求医
过敏症状有哪些呢?对食物的过敏反应一般是在进食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发生。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暂停该食材,尽快咨询医生和饮食治疗师。
轻微的症状包括寻麻疹、湿疹、眼睛周围的皮肤发红、嘴巴发痒、恶心或呕吐、胃痛、打喷嚏或流鼻涕、干咳及腹泻等;至于严重症状包括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血压下降、吞咽困难、胸部疼痛、脉搏微弱、呼吸急促、失去知觉及脸色发青等。
没有家族过敏史或严重湿疹的宝宝,可以一次同时添加几种低敏食物或每天尝试不同的低敏食物,这样可以让宝宝在1岁前的饮食达到多样化。例如香蕉和牛油果都属于低敏食物,可以同一时间提供给给宝宝。
宝宝辅食不适用调味品
另一个在为宝宝准备辅食时常见的营养问题是盐、糖和其他调味品是否该完全避免呢?实际上,这些添加剂可能对宝宝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在他们的肾脏和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的情况下。父母应尽量保持食物的完整性和天然味道,这有助于帮助宝宝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食物,同时培养他们对健康食物的偏好。此外,过早接触盐和糖可能导致宝宝对高盐、高糖食物的依赖,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在添加辅食阶段,鼓励父母采用回应式喂养(responsive feeding)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注重观察和回应宝宝饥饿和饱腹信号,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宝宝的需求和偏好,提供适量、适时的食物。回应式喂养有助于促进宝宝的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学会根据自身需求调整进食量。这种方法有助于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
此外,回应式喂养可以减少进食压力,避免喂养时的冲突,进而增强亲子关系。通过回应宝宝的信号,家长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宝宝顺利接受新食物及减少挑食,让宝宝和食物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关系。
通过遵循这些建议,新手爸妈们可以更科学地把握宝宝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确保宝宝在成长过程中获得均衡营养,并逐步适应多样化的饮食。”
宝宝6个月大后须提供高铁食物
“辅食能提供哪一些营养素呢?如何通过正确的辅食补充这些营养素?第一是铁质,也是最需要被重视的营养素。在辅食阶段,铁质是最需要被重视的营养素之一。 这是因为宝宝在出生时体内储存的铁质一般可以维持到6个月左右。因此,在0至6个月时,宝宝每日所需的铁质非常少,而在7至12个月时,铁质的需求大幅提高, 甚至比1至3岁儿童所需还要高。
铁质的主要功能是制造红血球内的血红素,负责运输氧气到身体各处。当血红素不足,会出现贫血。马来西亚2022年全国健康和病发率调查(NHMS)显示,我国6个月至5岁的儿童之中,约46.5%有贫血的现象。为了预防贫血,在宝宝6个月时就必须开始提供高铁食物。
高铁质食物的来源有哪些呢?高铁质的动物性食物包括猪肉,鸡肉及鱼肉等。而高铁质的植物性来源有豆腐、鹰嘴豆、毛豆、扁豆、黑豆、燕麦、小米及铁强化米糊等。在准备辅食时,建议将高铁食物搭配高维生素C的蔬果,如西兰花、甜椒、奇异果、橙及草莓等,以提高铁质的吸收效果。
举例来说,燕麦和小米的铁含量比白米高,与其单独煮白米粥,不如将白米的分量减半,加入麦片、小米和豆腐一起熬煮,最后加上高维生素C的菠菜,这样可以增加铁质吸收。
锌蛋白质脂肪不可或缺
除了铁质外,锌和蛋白质在宝宝的免疫系统,脑部和身体各器官的发育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许多高铁食物同时也是高锌食物和高蛋白质的食物,例如豆类、肉类和鱼类。因此,定期及多样化地提供这些食物,可以满足宝宝多种营养需求。
与成人不同,宝宝需要较高比例的脂肪以帮助脑部发育。成人所需的脂肪占总热量的20%至30%,而宝宝所需的脂肪比例高达30%至40%。因此提供高脂肪食物是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热量的有效方式。适合宝宝高脂肪食物包括牛油果、稀释的坚果酱、各种烹饪油、全脂优格、无盐牛油、低盐乳酪、肉类、鱼类和蛋类等。
适合6至12个月宝宝的高脂搭配:
1)把花生酱加到全脂优格里拌匀。
2)使用牛油或椰子油烹饪宝宝食物。
3)将麻油或橄榄油淋在煮好的米饭、粥或面上。
4)将坚果和籽类(如腰果、亚麻仁籽)打成粉状,撒在牛油果或其他食物泥上。
家长需要留意的是花生、芝麻油、坚果和奶制品是属于高敏食物,应循序渐进地引入,一次引入一种食物,并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然后才能以混合方式继续提供。
另外,这些高油脂食物多数也含有Omega3、6、 9脂肪酸。其中,特别需要提高omega3脂肪酸的摄入量,例如亚麻仁籽、奇亚籽、大麻籽、核桃、鸡蛋及低汞鱼类等。这些食物有助于脑部发育和整体健康。
我国的健康和发病率调查显示,15%至21%的幼童有发育迟缓的现象,而孩子生命最初的1000天内的营养十分关键,足以影响往后的健康发展。因此,家长和照顾者们务必在适龄时添加营养,均衡又健康的辅食,并持续性提供高密度的全食物给孩子。”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