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

医生病患都是参与者 肾病管理需多方协作

医句话:

管理慢性肾病必须结合各方的努力,包括医护人员以及患者都是这场“赛事”中的参与者,没有人是观众,所以患者除了要定期复诊之外,亦须了解本身的病情,包括数目字及风险等。同时,已纳入KFRE的My CKD CPG的出现,也让前线医护人员在诊断慢性肾病时有更清晰的标准,一旦证实属高风险患者即可转介给肾脏科医生接手。


“近年来得利于医学界对管理慢性肾病(CKD)宣导不遗余力,加上民众对肾脏健康意识也在提升,且对CKD管理也越来越重视,这不啻是值得欣慰的事。须知道CKD是个顽固且隐匿的疾病,若民众对CKD的关注度越低,意味着早期诊断率及有效治疗率也会降低,而最大的危害就是日后的医疗保健支出将更多用于在透析(即洗肾),进一步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慢性疾病

MSN携手研发MyCKD CPG应用程序 助早揪高危肾病 减洗肾人数

医句话:

在我国有近70%慢性肾病患是在政府诊所接受治疗,但时至今时今日仍有不少患者在被医生告知肾丝球过滤率低于30%时,才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肾功能如此差;可是根据我国肾脏治疗指南,只有在肾功能低于30%才会转介给肾脏科医生,也因此大马肾脏科学会联合不同医疗单位,共同研发出MyCKD CPG应用程序,同时纳入肾功能风险评估,以期可及早发现高风险患者并减少日后须洗肾的人数。

“人的肾脏位于腹膜后,类似蚕豆,大小与成年人拳头相近。一旦肾脏出现疾病,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问题,甚至有死亡风险,这是因为肾脏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排出体内废物及多余水分,并且可维持电解质平衡,所以把它称之为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并不为过。

在众多肾脏疾病中包括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肾丝球肾炎、多囊肾病、尿路结石以及最广为人知的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其中急性最常见就是AKI,而慢性就是CKD。

慢性疾病

心脏病 中风 阳痿 失智 不想这样?这样做 逆转高胆固醇

医句话: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高胆固醇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早期高胆固醇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定期体检和血液检查至关重要,以便及早发现并干预,如改善生活方式或使用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健康饮食、定期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此外,β-葡聚糖(beta-glucan)和可溶性纤维也有助于管理胆固醇。透过控制胆固醇水平、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并遵守医嘱用药,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慢性疾病

血红素不足捐血受阻 宜找出贫血原因针对性治疗

医识力现场讲座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乏力头晕 心慌气短 
               —— 非女性专属 长者贫血或是疾病警讯
日期:2024年8月24日(周六)
主讲人:肾脏内科顾问尤雄淞医生
主持:家庭医学专科顾问陈欣怡医生

1. 我饮食有吃肉类,为何每次献血时都被告知血红素不足,该怎么办?
答:国家血库中心指出,贫血患者不适合捐血。男性血红素低于13g/dL,女性低于12g/dL,都会被建议避免捐血。捐血会让一个人在2至3小时内失去约500毫升的血液,可能恶化贫血。因此,医护人员会建议你找出贫血的原因,并在捐血前进行检查。如果你是在医院捐血,医护人员会安排医生进行身体检查。

2. 长者如何辨别贫血与体力不足?
答:通过血检可以确定是否有贫血现象。

慢性疾病

尿酸高可适量喝茶 惟肾结石者不建议

医识力现场讲座: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痛风 肾脏不能承受之“痛”——泌尿科与家医科联手 教你如何溶石降酸保肾
日期:2024年8月3日(周六)
主讲人:家庭医学专科顾问陈欣怡医生、泌尿外科顾问罗华伦医生
主持:营养生物化学博士曾锐杰

罗:罗华伦医生
陈:陈欣怡医生

1)肾结石和痛风有关系吗?
罗:
痛风、肾结石等都与高尿酸有关。高尿酸血症也与其他疾病有关,例如代谢症候群、缺血性心脏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

慢性疾病

高尿酸促使脂肪囤积 患心脏病风险增40%

医识力现场讲座: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痛风 肾脏不能承受之“痛”——泌尿科与家医科联手 教你如何溶石降酸保肾
日期:2024年8月3日(周六)
主讲人:家庭医学专科顾问陈欣怡医生、泌尿外科顾问罗华伦医生
主持:营养生物化学博士曾锐杰

1)瘦的人也会得痛风症吗?
答:
会的,虽然肥胖者的风险更高,但瘦的人也可能患上痛风症。
高尿酸的高风险群体包括男性、过量摄取高嘌呤食物的人士、使用某些药物(如利尿药物和阿司匹林)的人以及肥胖者。肥胖者患上高尿酸的风险比非肥胖者高出30%,这是因为内脏脂肪过多容易导致胰岛素阻抗,进而影响尿酸的排泄。科学研究显示,减肥能有效降低尿酸。然而,瘦的人也有可能罹患高尿酸,甚至痛风症。

慢性疾病

【健康医疗网】心脏会衰竭?轻忽3症状恐致命

台湾心衰竭的病人比10年前增加9倍,还有很多病人心衰竭上身仍不自知。如果经常有累、肿、喘等症状,可能就是心脏衰竭上身,最好尽快到医院检查,以提早发现、提早治疗。

基隆长庚心衰中心主任王兆弘指出,分析心衰的原因以心血管堵塞最多占28.2%,心肌梗塞占21.7%,27.5%为不明原因。建议可以观察是否出现“累、肿、喘”等症状,如果有这些症状应尽速就医。

长庚决策员会程文俊主委则说明,心衰竭被称为心脏的癌症,5年的存活率只有一半,但只要有很好的诊断和治疗,都可以获得控制。

对于慢性心脏衰竭病人,林口长庚心脏外科刘国圣医生说明,外科治疗的方式有3种:一般心脏外科手术如冠状动脉绕道、瓣膜修补或置换等,其次是心室辅助器和心脏移植。若是急性心脏衰竭病人,则需使用机械性循环辅助装置,如叶克膜和心室辅助器。

林口长庚心衰中心主任张其任表示,心衰竭病人须规则服药,并调整生活习惯,以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胆固醇等危险因子,同时要戒烟、减重及规律运动,必要时以心导管或绕道手术来改善心脏血流供应。

嘉义长庚心衰中心主任潘国利也指出,目前可透过健康自我管理方式,让病患和家属执行居家照护,且经由穿戴装置将资料上传云端纪录。个案管理师则透过电访和云端资料检视,一旦发现异常以电话提醒,并进行卫教咨询。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