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增角膜溃疡风险 若结疤可酿永久性伤害
医句话:
干眼症除了造成眼睛过敏及不适之外,更可能导致视力模糊,严重的话会增加眼角膜感染及溃疡的几率,并在眼睛表层形成纤维性伤疤,进而降低患者的视力,造成永久性伤害且无法逆转,甚至会有失明的风险。
医句话:
干眼症除了造成眼睛过敏及不适之外,更可能导致视力模糊,严重的话会增加眼角膜感染及溃疡的几率,并在眼睛表层形成纤维性伤疤,进而降低患者的视力,造成永久性伤害且无法逆转,甚至会有失明的风险。
医句话:
眼角膜受到感染及其他病变影响时导致角膜溃疡,病患眼睛感到疼痛,患眼泛红、分泌物增加、视力模糊。此疾好发于体弱的年长者,而年轻病患中以佩戴隐形眼镜者居多。99%的病症服药即可康复,角膜穿孔的患者则需手术干预,惟视力或无法恢复如常。如情况严重,则可能会永久失明。
“角膜(cornea)是眼球最前端、稍微突出的圆盘状薄膜部分,无色透明、无血管、无黑色素细胞,布满感觉神经末梢,并复盖虹膜、瞳孔及前房(anterior chamber)。它为多层组织,由外至内依序为角膜上皮细胞层(epithelium)、基质层(stroma)及角膜内皮细胞层(endothelium)。
我们的眼角膜就像是玻璃的一层透明层,是预防眼球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角膜最外层的上皮细胞是一层很薄的皮层,当其受损时,就会发生角膜疾病,眼角膜溃疡(corneal ulcer)就是其一。
什么是眼角膜溃疡?当角膜的表皮组织受损,受到感染及其他眼部病变等因素影响,角膜表面形成瘢痕组织,此为眼角膜溃疡。
勿戴隐形眼镜游泳睡觉
医句话:
上眼睑下垂是因上睑肌力不足导致眼皮松垮而下垂。轻度下垂并不碍事,惟重度则会阻挡视线,造成生活不便,甚至会提高意外发生的风险。通过矫正手术,下垂的眼睑可恢复如常,否则只能以胶布或戴上眼睑下垂支撑器的眼镜,来撑起下垂的眼皮。
“上眼睑下垂(droopy eyelid,ptosis)指的是提升眼睑的肌力不足,造成一只或两只眼睛的上眼睑不能提升而发生下垂现象。
医句话:
近两年COVID-19疫情对不同年龄阶层造成深远不一的影响,以儿童为例,因着比以往更长时间对着3C产品,包括须用手机、平板电脑等上网课,或者父母居家作业需用3C产品来安抚吵闹的孩子,种种因素导致儿童近视率在近两年出现暴增趋势,甚至出现增加2倍近视度数的现象,假如再不及时着手改善,国家未来主人翁势必会提早有白内障、近视性黄斑病变、青光眼及视网膜脱落等眼科伤害,更甚的是会增加失明的几率。
“在COVID-19疫情爆发前,越来越多儿童在幼龄出现高度近视已引起医学界的关注,按照一般发育情况,假如一名儿童在家长或监护人疏于照顾的情况下,每年会增加100近视度数,对眼科医生而言尚可理解及接受,可是在疫情爆发后,儿童近视度数却呈现暴增趋势,即从增加100近视度数到300近视度数,假如再不遏止趋势持续恶化,未来孩子的视力将岌岌可危。
医句话:
不同类别的斜视,治疗方式和轻重缓急不同,譬如远视导致的斜视,可佩戴合适的眼镜帮助矫正;有些可通过视轴矫正训练缓解;有些则需眼外肌手术方可见效。若情况允许,我不建议孩童急于动手术,等到年龄大一些(青少年或成人后)再进行,只需局部麻醉、费用更低、效果更佳,之后也不容易复发。不过,家长千万别因此延误治疗,或是以为孩子斜视长大后自然会好,一旦形成懒惰眼,就会造成永久性的视力损伤。
“斜视(squint或strabismus)指的是双眼对齐(alignment)问题,常见的类别有内斜视,即俗称的‘斗鸡眼’和外斜视。双眼其实就像车轮胎一样,齐齐往同一方向行驶的话会十分顺畅。若一只的视线向前时,另一只却向上、下、内或外偏移,无法同步保持平行,对准一个焦点,外观上就会看见双眼眼珠不协调,这就是斜视。
医句话:
传统角膜移植需要将5层角膜组织全部置换,但是并非所有角膜病变累及全层。随着医学的进步,患者如今可根据病情需要,只置换病变部位,保留其他健康角膜组织,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排斥率。
“角膜是眼球最前方,像玻璃一样清澈透明的膜。若眼睛是一部相机,角膜便是有着聚焦功能的镜头,让人们能够看见清楚的影像。当角膜受到感染、外伤或病变变得浑浊时,会造成视力不良甚至失明,而角膜移植便可协助重建视力。
角膜由5层结构组成,分别是上皮层(epithelium)、鲍曼氏膜/前弹力层(Bowman's layer)、基质层(stroma)、德斯密氏膜/后弹力层(Descemet's membrane)以及内皮层(endothelium)。当中基质层占了角膜厚度约90%,而前弹力层与后弹力层皆是是无细胞(acellular)的薄膜。
医句话:
白内障与老花眼是每一个步入中年后的男女必然会面对的问题,在以往只要一提及白内障手术,很多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大手术”的画面,其实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白内障手术风险已大大降低,除了切口更小之余,手术时间也更短,同时在置入不同晶体后,亦可一次过处理了白内障、老花、近视及散光困扰,这就是屈光晶体置换术(RLE)。
“老花及白内障是每个人迈入40岁后必然会出现的视力困扰,这是因为人到四十不仅推开了不惑之年的大门,人体机能也来到分水岭,其中灵魂之窗的退化是老花眼及白内障等陆续报到的‘元凶’,也是每位男女必然接受的残酷事实,年轻时极佳的视力已成为了昨日历史,倘若选择无视眼睛退化的事实,除了视线会受影响之余,甚至也会酿不必要意外,如意外事故等,因此谨慎看待眼睛的变化极其重要。
医句话:
尽管从去年底开始爆发至今的COVID-19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口鼻分泌物,但人的灵魂之窗即眼睛亦不可忽视,可是却鲜少被人注意,其中在眼科常见的结膜炎(conjunctivitis或pink eye,俗称红眼症)若是因COVID-19所引起,在发作期间的前后是可能会出现脱落病毒就为一例,因此掌握好正确的眼睛护理是在疫情期间的重要预防措施之一。
“结膜炎是是眼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大部分的急性结膜炎是由病毒所引起,其他也包括细菌、过敏原及刺激性物质等,通常是在公众场合下接触而被感染,其中手眼接触感染最为常见,一般症状为结膜充血,有灼热感、疼痛、肿胀及痒等,在某些情况可能出现合并类似感冒的症状,比如出现喉咙痛和咳嗽。
不管是传染性(即病毒或细菌),或者是非传染性(接触过敏原及刺激性物质)的急性结膜炎,只要通过适当护理可在一至两周内有所好转,但若是结膜炎的症状持续恶化或不见好转,则被视之为慢性结膜炎。
医句话:
神经眼科医生实际上是介于眼科医生和脑神经科医生之间的专科医生。神经眼科医生首先是眼科医生,有能力诊断和治疗所有的眼部疾病,但同时有能力与各个脑神经科医生合作,了解并诊断各种可以同时影响眼睛和神经系统的疾病。我国目前只有4名神经眼科医生,他们在诊断与治疗有关视神经炎丶影响眼部的重症肌无力症丶看见重影丶无法解释的视力受损等眼部疾病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诊治眼疾 深入神经系统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马来西亚人口统计报告,我国人口现已增至3263万人,但全国只有4名神经眼科医生(neuro-ophthalmologist),我们严重缺乏这类专科医生。
案例:
65岁陈友最近总是眼前雾蒙蒙,以为是眼镜度数不合,但想起几个月前眼镜才去配好屈光度数,问题应该不是出在镜片上,他就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随着时间的增长,眼前视力愈见模糊,看近看远皆不清楚,这样的视力让他很困扰,早前开车时还差点酿交通意外。後来,他鼓起勇气挂眼科,结果被确诊患上白内障。
医生告诉他白内障可以被治愈,如今更有“有刀”及“无刀”手术供选择。他对无刀手术毫无概念,心里充满疑惑:无刀怎能动刀呢?
以激光代替手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