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锦泉 / 牙齿矫正不只是为了好看 改善咬合 守护口腔健康
问:医生,你好。我今年28岁,从小牙齿有点歪,但因为能吃能咬,也没太在意。最近朋友去做隐形矫正,说不只是为了美观,还能改善咬合和健康。我有点好奇:
Q1: 矫正牙齿真的有“医学上的必要”吗?
Q2: 如果只是外观不太整齐,不做会影响健康吗?
谢谢。
医生解答:
许多人以为矫正牙齿只是为了“变漂亮”,其实在牙医眼中,正畸是一门“咬合与健康的科学”。
整齐的牙齿固然能带来自信笑容,但它的真正意义,远超外表。
问:医生,你好。我今年28岁,从小牙齿有点歪,但因为能吃能咬,也没太在意。最近朋友去做隐形矫正,说不只是为了美观,还能改善咬合和健康。我有点好奇:
Q1: 矫正牙齿真的有“医学上的必要”吗?
Q2: 如果只是外观不太整齐,不做会影响健康吗?
谢谢。
医生解答:
许多人以为矫正牙齿只是为了“变漂亮”,其实在牙医眼中,正畸是一门“咬合与健康的科学”。
整齐的牙齿固然能带来自信笑容,但它的真正意义,远超外表。
医生解答:
植牙(dental implant)是现代牙科常见的修复方式,成功率通常可达到90%以上。然而,部分患者的植牙仍然可能出现失败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
1. 伤口护理是成败关键
很多患者以为植牙只是医生的责任,其实术后的护理同样重要。手术后的伤口需要保持清洁,避免食物残渣和细菌感染。如果忽视口腔卫生,或者抽烟过多,伤口无法良好愈合,都会增加植牙失败的风险。
2. 手术操作的精确度─微创更佳
植牙需要在牙槽骨上“钻洞”来放置植体。这一步非常关键:如果钻得过大或位置不当,就可能导致骨头无法稳固抓紧植体。
此外,手术方式也会影响愈合效果。传统做法是“开瓣”,即切开牙龈翻起,以便医生清楚看到骨头结构,但这会造成较大伤口。现代植牙更提倡“不开瓣”微创手术,也就是只在牙龈上开一个小孔放入植体。
问:医生,你好。我现在怀孕3个月,最近牙龈常常出血,有时还会觉得牙齿酸痛。听说孕期看牙要特别小心。
Q1: 请问我这个阶段可以去看牙医吗?
Q2: 如果要治疗,什么时候最合适?
Q3: 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怀孕是女性人生的重要阶段,许多准妈妈会关心:在孕期能否接受牙科治疗?什么时候看牙最合适?又有哪些治疗是安全的,哪些应该避免?
事实上,孕期的荷尔蒙变化常导致牙龈炎、牙周病,甚至加速蛀牙的形成。如果任由口腔问题恶化,不仅影响孕妇健康,也可能对胎儿造成间接影响。因此,孕期口腔保健与牙科治疗,既必要,也需要科学把握时机。
问:你好。我的丈夫很怕看牙医,即使牙痛到不能睡,也不愿意去看牙医,只吃止痛消炎药,慢慢痊愈。他对旧有的牙科治疗感到惧怕,请问有什么新的技术可以让他更有信心看牙医和治疗?谢谢。
过去一提到牙科手术,许多人都会联想到“痛”、“肿”、“流血”这些令人望而却步的画面。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观念的转变,如今的牙科治疗早已步入“微创”与“自然疗愈”的新时代。
1. 微创手术:不再害怕拔牙与植牙
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简单来说,微创就是“尽量不动刀、尽可能不破坏组织”的治疗方式。
通过精准的影像引导和先进仪器的辅助,我们可以轻松地移除阻生犬齿(impacted canine)、进行智齿拔除,甚至完成植牙手术,而这一切几乎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肿胀或出血。
问:医生,你好。 我父亲今年65岁,平时身体状况还算稳定,但最近常抱怨牙齿咬东西时酸痛,而且有两颗牙明显松动,他希望牙齿有问题就拔掉换假牙。
我想请教几个问题:
Q1: 对于像我父亲这样年纪的长者,如果牙齿松动,是不是一定要拔掉,还是有方法可以治疗和保留?
Q2: 长者如果已经出现牙龈萎缩或牙周病,是否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或记忆退化的风险?
Q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家人可以怎么帮他护理牙齿,让他尽可能保住更多的天然牙?
谢谢医生的指导。
医生解答: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老化”的问题。 然而,我们常忽略了一个与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的重要部分─牙齿。
问:我儿子今年10岁,有部份乳牙已经掉落并长出恒牙,不过,他的牙齿凹凸不平,长得不是很好看,家人建议带他绑牙。
Q1: 有些朋友说,这个年龄阶段还不适合绑牙或矫正,因为恒牙还没有长齐。请问是真的吗?
Q2: 孩子这么小就做矫正治疗会不会受苦?太早矫正会复发吗?
谢谢。
在门诊中,常听到家长说:“医生,我们家孩子还小,等他牙齿都长齐了再做矫正也不迟吧?”这类想法十分常见,却也是目前大众对于儿童牙齿矫正最大的误区之一。
实际上,许多牙齿和颌骨发育的问题,越早发现、越早介入,矫正效果越好、治疗负担也越轻。
问:我在上大学的孩子本来就有一些牙齿不整齐的问题,最近他同学说流行戴“隐形牙套”,可矫正牙齿的同时,也很高级和时尚,一举多得。不过,我感觉很不对劲,因为隐形牙套要数千令吉,若没有实际的矫正效果,那就太不值得了。请教医生给予专业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民众选择隐形或透明牙套(clear aligners)作为牙齿矫正的方式,部分人是出于美观考量,部分人则被广告宣传所吸引。与此同时,传统托槽矫正(braces)也依然是牙医临床中使用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矫正方式。
隐形牙套在现今社会正被过度简化,甚至滥用。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问:侯医生,你好。我是一个14岁男孩的家长,最近我孩子的同学使用隐形牙套矫正牙齿,据说效果不错,对方的家长也建议孩子接受这类治疗。但我们对这个选择还有很多疑虑,希望能请教专业的意见。想请问以下几个问题:
Q1: 青少年在发育阶段戴隐形牙套真的安全有效吗?会不会因为骨骼还在生长而影响矫正效果?
Q2: 孩子比较贪玩,有时候会忘记事情,如果他佩戴时间不足,会不会导致白花钱却没有效果?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监督?
Q3: 隐形牙套比传统钢牙贵不少,除了美观和方便之外,真的值得投资吗?费用和疗程大概会有什么需要我们提前了解的重点?
谢谢你的解答,期待能更清楚地评估是否要让孩子开始治疗。
医生解答:
问:我最近去看牙医,医生检查牙齿后,建议我到诊所进行体检,以确定是否有其他潜在慢性病,这令我感到有点担心。请问牙齿疾病与慢性病有什么关系?
医生解答:
许多人认为牙齿问题只是局部性的,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影响。然而,近年来的医学研究不断强调一个重要观念: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尤其是糖尿病与心脏病这两种慢性疾病,与口腔状况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双向关系。
牙周病 沉默的炎症
牙周病被视为“沉默的炎症”,是一种由细菌引发的慢性牙龈和牙周组织感染。初期可能只是牙龈红肿、出血,长期不治疗则会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牙周病不仅影响口腔,更会释放炎症因子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影响其他器官。
医句话:
除了意外撞击因素,颞颚关节障碍是一种因长期偏侧咀嚼所诱发的慢性疾病。患者若长期仅使用一侧牙齿咀嚼,容易导致该侧颞颚关节过度负担,进而造成损伤与关节炎。治疗此病没有捷径,也无法速成,患者需长期配合改变生活习惯,并具备毅力、理解力、耐力与经济能力,缺一不可,方能见效。
“我们的头骨可分为颅骨和下颚骨,两者之间透过颞颚关节连接。这个关节周围包复着关节盘、软骨、韧带、肌肉与神经,构成一个复杂且灵活的咀嚼系统。颞颚关节位于耳朵下方,是我们张嘴、咀嚼与说话时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位。
除了这些基本功能,颞颚关节的结构还能吸收冲击,保护后脑不受伤害。尽管日常咀嚼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实我们的咬合力可达70至700牛顿,平均咀嚼力介于5至10公斤之间,而这些力量最终都由颞颚关节承受。可见,我们对咀嚼力量的低估,也反映了对颞颚关节重要性的忽视。
关节炎也会找上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