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猪油很多人讲是健康油,有根据吗?自制的猪油可以放多久?

问:猪油很多人讲是健康油,是有根据的吗?另想请问自己在家自制的猪油可以放多久呢?

有关食油与健康的网络谣言很多,相信大家选择食用油脂时都有类似的问题,而猪油健康与否要视乎其目的和用途。一般而言,动物性脂肪(牛油、猪油等)、椰子油等油脂的饱和度高,而橄榄油、大豆油及花生油等油脂则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饱和度高的脂肪其优点是稳定性高、耐热性较佳,较适合油炸或其他高温烹调等目的,缺点是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然而,不饱和脂肪的稳定性低,高温烹煮容易氧化、冒烟和变质,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

由于每种食用油的耐热程度都有所不同,有些人针对高温煎、炒、炸等高温煮食用途,才会认为使用猪油相对较好,并不等于长期食用猪油比较健康。事实上,很多人都想寻找最健康、脂肪酸组合最完美的食用油,除了要依烹调目的选用合适的油,并没有所谓“最好”或“最健康”的油。

问药

尿酸应该避免什么食物?

问:尿酸应该避免什么食物?

读者关注尿酸的问题,想必是为了避免痛风的发生。尿酸是普林(或嘌呤)经由肝脏代谢后所产生的物质,其实我们身体中的普林只有三分之一是来自饮食,另外三分之二是来自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

痛风与过胖、摄取过多普林、糖尿病、高血压和酗酒(特别是啤酒)有密切关系。虽然我们一般会建议痛风患者维持低嘌呤饮食,但低嘌呤饮食并不等于要完全避免嘌呤,必需了解各种食物几乎都含有不同程度的嘌呤,即使是白米也会含有嘌呤,不过它是属于低嘌呤的食物。在日常饮食上,许多日常重要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面包,大多数蔬菜、薯类、乳品、核果和水果等)其实都没有特别限制,很多人会以为痛风应避免食用豆类和菇类等高普林食物,适量食用这些食物并不会增加痛风的风险。

不过,要特别提醒的是应尽量减少肉类、内脏、海鲜等高普林的食物,避免喝酒及食用太油腻的食物,同时每天喝足够的水(8~12杯)帮助尿酸排泄,并且保持理想的体重。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有研究指出以饮食控制的方式最多只能将尿酸下降1.0mg/dL,所以在控制饮食外,必须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才能防止痛风的复发。

问药

​周志辉/传统医疗认为薏仁有助排湿气,但常吃会不会对女性造成寒性?

问:吃薏仁有哪些好处?传统医疗认为薏仁有助排湿气,但常吃会不会对女性造成寒性?

中西饮食同样都有食用薏仁的习惯,尤其在亚洲各地很多饮食都爱添加薏仁。根据中医药古籍的记载,薏仁味甘、微寒,具有利尿、健胃、补肺、去湿热及消水肿等好处,很多人就是看上薏仁有去湿、利尿的作用,会食用薏仁来帮助舒缓因潮湿闷热气候引起的不适。基于薏仁微寒和去湿热的特性,传统上普遍认为体质偏凉的女性不适宜长期食用,以免造成身体虚冷、偏寒的问题。

在现代科学的角度上,1960年代至今,曾有不少研究指出薏仁具有消炎、调节血糖及提高免疫等保健潜力,也有研究发现薏仁利尿的效果跟它丰富的钾含量有关。然而,对于长期食用是否会使身体容易感到冰冷或不适,则较缺乏相关的研究报导。综观而言,在此不妨趁机提醒各位读者一个观念,世上并没有绝对健康的食物,好坏往往决定在剂量,基于薏仁是有益的食材,只要适量食用应是利多于弊。
 

饮食营养

生蚝富含蛋白质和锌 但与补肾壮阳无直接关联

三五知己到餐厅吃海鲜,当桌上出现生蚝等菜肴,难免都会扯上壮阳的玩笑话。很多人对生蚝、鸡睾丸等食物都有刻板印象,深信这些食物可以补肾、壮阳,这其实是民众长久以来的误会,而且东西方亦然。有些壮阳食品的误解是来自以形补形的观念,而生蚝则由于其营养成分而导致有提升性能力的谬误。

问药

周志辉/高丽参片泡水对急性与慢性荨痲疹有效吗?

问:高丽参片泡水对急性与慢性荨痲疹有效吗?

荨痲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又分为慢性和急性荨痲疹,引发荨痲疹的因子很多,例如:海鲜、天气干燥、尘螨、压力等,都可能会引起病患的过敏反应。简单来说,对于一些有过敏问题的患者,当他们接触到过敏原时,体内大量的E型免疫球蛋白(IgE)与这些过敏原结合,使得皮肤内的免疫细胞释放出组织胺,引发肿胀和搔痒等过敏反应。

中医认为高丽参可以补气,科学上有关高丽参功效的研究也很多,除了较常见的调节免疫、抗疲劳等功效外,也有少数研究提到它在减低皮肤过敏的潜力,因此坊间出现高丽参能对抗荨痲疹的说法在所难免,但同时,过去也不乏高丽参片引发荨痲疹的医学案例,因此高丽参能否改善荨痲疹并无明确答案,目前荨痲疹的治疗方式多为口服或外用类固醇、抗组织胺等药物。建议荨痲疹的病患应先行就医,无论是中医或西医都可以。

饮食营养

食物含重金属不一定有害 需视乎金属种类和含量

我们经常可看到食品含重金属的新闻,不少事件在事后却发现并无超标或安全的疑虑,像是过去一些泡面或油品含重金属(如:铅、铜)的事件,换来的却是虚惊一场,但从民众对重金属闻之丧胆,直接将重金属与中毒、致癌等危害划上等号,这种反应说明民众对重金属的认识不足和反应过度,以下不妨来看看更多有关重金属的知识。

许多重金属是维持体内生理反应的重要元素
重金属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不同地区、地形和土壤所含的重金属种类与含量都有所差异,来自不同地方的农产品,当中所含的重金属自然各有高低。我们身体正常也含有一些重金属,大概占体重的万分之一,以70公斤的人来说,大约等于身体组成中有7公克的重金属,当中以铁和锌的占比最高,分别约有4和2.5公克,即使是大众闻之色变的铅也有120毫克,其余有铜、锡、钒、镉、镍、硒、锰、铬和钴等重金属。

问药

很多人都说吃西药伤胃,有根据吗?

问:很多人都说吃西药伤胃,有根据的吗?

“西药伤胃”观念深植民心,不少人习惯在吃西药时多吞一颗胃药顾胃,其实这并非正确的用药观念。一般而言,除非该药品酸度较高,或是该药品会降低胃部的防御因子(defense factors),否则一般是不太会发生伤胃的情形。胃药本身为制酸剂,通常含有铝、镁或钙等离子,可能与其他药物形成复合体,影响到药品本身的吸收及降低其疗效,因此一般会建议依照“服药后2小时再服用胃药”这个原则。

依照药品的不同,服用方式也会有所差异,例如:目的是增进食欲的药物就应在餐前服用,对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消化性溃疡疾病的药物则会搭配胃药服用,而许多消炎止痛药(包括:阿斯匹灵、非类固醇消炎药、经痛止痛药等),也多会搭配胃药使用,既能让药效充分发挥又不会伤胃。另外,对于一些有提醒“禁止空腹服用”的药物,若不能配合三餐之后服用,在服药前先简单吃一点食物后,然后再吃药就可以。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