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 自律 自强 别让沉默杀手 偷走你的肾脏
医句话:
大部分肾病是无声无息的,例如慢性肾病在第五期时才有明显症状,因此不仅是医生,患者也须加强醒觉才能及早求医。在管理肾病这条漫长路程,患者不是局外人而是参与者,医生及护士则是“队友”,因此患者必须尽本分,包括在家量血压、血糖及体重,复诊时和医护人员讨论如何更好管理病情,让肾脏不轻易被“偷走”。
医句话:
大部分肾病是无声无息的,例如慢性肾病在第五期时才有明显症状,因此不仅是医生,患者也须加强醒觉才能及早求医。在管理肾病这条漫长路程,患者不是局外人而是参与者,医生及护士则是“队友”,因此患者必须尽本分,包括在家量血压、血糖及体重,复诊时和医护人员讨论如何更好管理病情,让肾脏不轻易被“偷走”。
医句话:
有糖尿病的病人可以转介至内分泌科接受治疗,有心血管问题的病人也可以转诊心脏科,可是,肥胖的病人却因为目前严重缺乏专治肥胖的专家,而不易获得肥胖的治疗。要帮助患有慢性肾病的病人成功减肥,肾脏科医生不能只凭自己的力量,而是需要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专家的介入,除了物理治疗师,也需要饮食治疗师, 甚至辅导员的帮助。 目前也有一些专治肥胖症的医生,协助有需要的病人。
“根据2019年国家健康及病发率调查(NHMS),我国有30.4%成人超重,另有19.7%成人痴肥,以致我国肥胖率达到51%,这意味着每2名成人就有1人肥胖。我国的肥胖率也在东南亚国家称冠,情况令人担扰。
国人肥胖其中一个原因是吃得太好了,到处可见营业24小时的餐饮店,形成饮食失衡的不良习惯所致。肥胖意味着患上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肾病等慢性疾病风险比没有肥胖问题的人来得更高。
肥胖慢性肾病 衰竭速度快
医句话:
在进行血管成形术中选择正确的球囊及支架是关键所在,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涌现,包括生理学中的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可让医生进一步掌握为血管阻塞的患者放入支架的成功率有多高,甚至通过FFR来断定患者无须植支架,从而使治疗更符合成本效益。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心脏大约和一个握紧的拳头一样大小,它是人体循环系统的动力来源,负责全身血液的推动,从而把氧气及养分的血液经由心脏的挤压,送到人体最大的动脉血管即主动脉,再经由主动脉分出大小动脉到身体各处,之后身体组织把使用过且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通过上下腔静脉的收集回流到心脏,再由肺动脉送到肺部及把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结合吸入的氧气流回心脏,此乃血液循环的过程。
医句话:
心无肾无法排毒,肾无心无法供血,两者的关系息息相关,当其中一方受损时,另一方也会受损,两者功能同时受损即为心肾症候群(Cardiorenal Syndrome,CRS),及早揪出心肾受损的肇因,方可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医识力:
大多数可以改善心衰患者存活率、减少心源性猝死的药物,或多或少都有改善心脏重塑的功效。一些患者在药物治疗后出现逆向重塑的现象,他们的症状得到改善,预后更佳。因此,遵照医嘱定时且持续服药是很重要的。
医句话:
一般上,RFCA对SVT患者更好,费用也比冷冻消融低,因为大部分的病灶并不特别靠近正常的电传导系统。不过,当病灶位子比较敏感,例如靠近房室结时,采用冷冻消融会比较保险。原因在于冷冻消融有逆转的机会,在细胞温度降至摄氏零下30度时,我们可以先检测效果,看看是否对正常组织造成影响。若是,则可以稍微调整一下位置再重新进行。
“虽然人活着的时候,心脏就在不停地跳动,但其实我们很少会感觉到心跳。所谓心悸(palpitation),便是当一个人自觉心脏跳动异常的一种不适感觉,不一定是心跳加快,也可能是漏拍、不规则等感觉。
当我们处于平静状态时,即静态心率通常介于1分钟60到80次;运动时心跳会加速,心率可高达1分钟180次;入睡时心率会跌至1分钟50次或40次。这些变化都属于正常的情况,因为这样的心率符合自身所做的活动。可是,若你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心率忽然却高达1分钟150次,你就会察觉到有异,因为这样的心跳速度是与状况不匹配的。
医句话:
尽管COVID-19肆虐全球逾2年之久,但至今冠状动脉疾病也就是俗称的冠心病,仍是全球的头号健康杀手。以大马为例,冠心病的死亡率高达16%,换言之每100名死者就有16人是死于冠心病。而在全球的罹患率中,截至目前全球的冠心病患者高达1亿2000万人,也就是说每60人中至少有1人饱受冠心病的死亡威胁,尤其是心肌梗塞所造成的猝死(sudden cardiac arrest)意外。
医句话:
腹膜透析治疗让肾衰竭患者可以在家中、工作场所、甚至旅途中进行透析,生活作息不被局限。
“根据2018年马来西亚肾脏透析和移植登记报告,大马洗肾患者人数在过去10年节节攀升,2018已达到4万4000人,预计将冲破5万大关。除了最广为人知的血液透析(Haemodialysis,HD),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其实也是肾脏透析治疗的一种,但目前却只有10%的大马洗肾患者进行腹膜透析。
被误为“次等治疗”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取代肾脏作为‘人体过滤器’,通过导管将透析液注入腹腔存放一段时间,高浓度的纯净透析液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过滤’到 透析液中,然后再排出来。腹膜透析其实早在1980年就已引进大马,但随着近年来血液透析中心在大马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血液透析更广为人知,腹膜透析就被大众忽略并误认为是‘次等治疗’。
医句话:
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DN)是一项微创导管治疗,通过释放能量降低肾交感神经活性,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RDN并非高血压的一线治疗方法。医生需确保患者尝试了所有药物,经过一系列检查以排除继发性因素或白袍高血压等,确认为难治型高血压,才考虑进行RDN。
“根据2019年国家健康和病发率调查报告,每10名大马人就有3人患高血压。或许是因为不曾接受健康检查,这640万人中有半数对于身患高血压不知情。更令人担心的是,确诊高血压并接受治疗的人中,只有90%正在服药,血压值受控的仅45%。
为何这些患者的血压控制不佳?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他们可能没有服用足够的药物。研究发现,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无法单凭一种药物将血压控制好。事实上,他们通常需要使用2或3种,甚至更多的药物才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值。
医句话:
早期慢性肾病没有任何症状,需通过定期检验的方式关注自己的健康,尤其是高风险群,不管是在哪个年龄层,都应该定时筛检揪出肾衰。此外,年长肾友一样可以活得精彩,因为现有各种证实有效的治疗能够帮助延缓肾衰并提升长者的生活品质,让他们享受生活。
“正常成人的肾脏功能从40岁开始随着年增长而退化,平均每年下降1%,而年龄超过65岁以上的长者,肾功能理应有75%至80%的功能,但碍于许多长者患有其他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疾病等,以致肾功能的退化更迅速。
患有慢性肾病(CKD)的长者如患有糖尿病、血压高、肥胖等,应该控制好他们的血糖、血压或体重,以减少这些疾病和问题对肾脏的负担。
错误用药习惯 步步伤肾
有的长者也习惯性到药房购买非医生处方的药物服用,而药剂师在不知对方的健康情况下推荐了一些不适合的药物,特别是止痛药,以致服药后对肾功能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