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注意平时用药 免胃出血增便秘

医句话:
肠胃不适是长者常见问题,除了肠胃功能的退化,长期服用慢性病药物也可能造成肠胃出现问题。实际上,造成便秘、胃痛、胃溃疡、胃酸倒流、消化不良、腹胀、胃口不好的原因有许多,而这些问题可以发生在各年龄层的人的身上,并非长者的“专利”。但如果一名长者发生这些问题,就要积极进行检查以排除癌症的可能性。此外,最重要的是养成定时饮食、均衡饮食、多运动、不酗酒、不抽烟的好习惯。

食道癌胃癌肠癌长者较常见
“便秘、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胀、胃痛、胃酸倒流等都是普遍常见的肠胃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发生于任何人身上,并非长者的‘专利’。然而,确实有一些肠胃问题是较常在长者身上才会发生的,以下为民众列举一二。

【食道】
1. 食道癌。食道癌并非我国十大癌症之一,虽不常见,却可能影响长者。其症状是吞咽困难,食物阻塞于食道中,以及病人体重无缘由的下降。早期食道癌可通过手术切除,若一名要长者要进行手术,必须考虑他是否还有其他疾病,如三高、心脏疾病或肾病。

2. 食道蠕动异常。食道是把食物由口腔送到胃的地方,靠着食道肌肉的一收一放,将食物由上而下送到胃中;食物上方的食道肌肉收缩时,食物下方的食道肌肉就会放松,如果食物上方的食道肌肉收缩而食物下方的食道肌肉也同时收缩,食物就不能向下输送,使食物卡住在食道中。这种不协调的食道肌肉收缩,就是食道蠕动异常,其成因是食道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退化所致。

【胃】
1. 胃癌。长者患上胃癌的几率比常人高。

【大肠】
1. 大肠息肉。45岁至50岁以上的长者的大肠较容易长息肉,无症状,只有通过内窥镜检查来发现,通过手术切除息肉可避免大肠癌的发生。

2. 大肠癌。长者患上大肠癌的几率比常人高。

3. 大肠憩室症(diverticular disease)。指大肠表层出现一个个坑洞状的凹陷,它可导致憩室出血,或细菌感染以致发炎并形成脓疡。

4.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当结肠的血管发生阻塞,血液供应不足可导致一部分的大肠缺血而坏死,并发生溃汤和糜烂,不幸还可能造成肠穿孔。

【小肠】
1. 血管异常增生(angiodysplasia)。血管异常增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但通常发生在小肠,发生的几率和年纪有关,长者或接受透析治疗(洗肾)者较常会有这个问题。大部分的血管异常增生是没有症状的,但有些可能造成出血,以致病人有贫血症状。临床上可使用胶囊内窥镜(capsule endoscopy)来协助诊断。

小心NSAIDS及抗血小板药
肠胃问题有没有可能是平时的用药所引起的?实际上是有可能的。

许多有关节炎、背痛的长者会服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NSAIDs),这类药物可提高胃痛、胃溃汤、胃出血的发生风险。另外,三高患者、心脏疾病患者、曾中风者,也会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这个药物同样可以提高胃痛、胃溃汤、胃出血的发生风险。而其他一些鸦片类止痛药物如tramadol,以及一些抗忧郁药物,也可能会增加排便困难。

同样的,以上所提状况并非只会发生在长者身上,任何有服用类似的药物的人都面临同样的风险。

注意排便习惯改变胜于次数
造成胃痛、胃溃疡、胃酸倒流、消化不良、腹胀、胃口不好的原因有许多,而这些问题可以发生在各年龄层的人的身上。但如果一名长者发生这些问题,就要积极进行检查以排除癌症的可能性。

据我观察,最普遍发生在长者身上的肠胃问题是便秘,尤其是那些居住在护理机构、身体缺乏活动或行动不便的长者,他们大多都有便秘的问题。便秘本身可引发许多问题,比方说痔疮、粪便滞留(fecal impaction)于直肠内造成细菌感染并形成溃汤。

只要一周内的排便次数少于3次就可被视为便秘,并不是说一定要每天排便至少1次才算正常。有些人1天排便3次,有些人则3天才排便1次,每个人的排便习惯都不一样。实际上,我们该担心的是排便习惯的改变,比方说一个人原本3天排便1次,突然改变成每天排便1次,这并不代表他变正常了,而是开始变的不正常。要知道,大肠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排便习惯的改变,这是民众需特别留意的。”

肠胃保健1问:良好饮食作息 最佳“保胃药”
问1:肠胃功能的退化是必然的吗?有没有什么方法或吃什么药物及保健品来“保胃”?

答:这是必然的。若肠胃有问题就对症下药,如果没问题,不需要吃什么药物或保健品来“保胃”。其实最重要的是定时饮食、均衡饮食、不暴饮暴食、多运动、不酗酒、不抽烟。尤其酗酒和抽烟都会提高一个人患上大肠癌的几率,喝酒也会导致脂肪肝。

20190928_DrTan
拿督陈学瑜医生(Tan Huck Joo)
肝肠胃内科顾问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曾咏邰.2019.09.28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