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糖尿病.缠孩童和青少年一生

(吉隆坡10日讯)一型糖尿病属于糖尿病的其中一种类型,好发于年幼的孩童和青少年。一型糖尿病患因为先天或胰脏缺陷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所致,虽然与二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同,但是一型糖尿病患同样要接受胰岛素治疗,并照顾饮食及控制体内血糖水平,否则会陷入二型糖尿病患所面对的并发症及病变风险。

除了遗传,一型糖尿病也和自体免疫系统有关,意即自体免疫系统破坏胰岛β-细胞,造成胰脏无法分泌胰岛素而血糖增高。”

肾脏内科顾问江伟耀医生(Kong Wai Yew)说,一型和二型糖尿病是有区别的。二型糖尿病主要因为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缺乏所致,大部份病人可以通过服药来控制血糖,除非病情严重,如胰岛素分泌过低,就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病情。

“一旦确诊患上一型糖尿病,除非有胰脏移植的机会,否则病人只能终身接受胰岛素替代治疗,不如二型糖尿病患般,有多种降血糖药物治疗的选择。”

须终身接受胰岛素替代治疗

他表示,大多数一型糖尿病人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面对血糖过高的问题,被送院治疗时才确诊患病。临床上所见多数是十多岁的年轻病患。

“通常,一型糖尿病患没有明显的症状,当他们因为糖尿病酮酸中毒(DKA)被送进医院时,才发现自己是一型糖尿病患。”

他进一步解释,由于病人缺乏胰岛素把葡萄糖转化为能量,因此身体自动寻找其他途径制造能量,而脂肪将从脂肪细胞里释放出来,造成过多的脂肪进入肝脏,这种转化过程会产生酮酸的高酸性“废料”,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因为多余的葡萄糖和酮酸而中毒。

“一型和二型糖尿病的症状相似,例如经常口渴、频尿、夜尿频密等,由于体内的葡萄糖无法被转化为能量使用,所以一型糖尿病患也会越来越瘦。”

他说,一型糖尿病患须终身接受胰岛素替代治疗,虽然能选择胰脏移植,但是胰脏移植案例在马来西亚少之又少。不过,国外盛行胰脏移植,甚至糖尿病肾病变的病人可同时接受胰脏和肾脏移植,一劳永逸地解决糖尿病问题。

’

1天注射4次更有效

江伟耀指出,糖尿病肾脏病变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大多数糖尿病患发病约十年后都会有肾功能衰竭的问题,而一型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除了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控制饮食及适量运动都是减缓肾功能衰退的重要措施。

他说,市面上的胰岛素配方繁多,注射的方案也不同,常见的有一天注射2次,即在早餐和晚餐前注射1次。另一种则是一天注射4次,即早、午、晚和睡前注射1次,而一天注射4次的血糖控制疗效会比一天注射2次来得更好。

他提出,还有一种称为“胰岛素泵”的小型医疗设备,可让病人随身佩带,以发挥24小时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送的功效。通常只有内分泌专科医生才会处方这类的胰岛素替代治疗。

“通常10岁以下的小孩都需要父母协助以针筒帮他们注射胰岛素,而注射的部位是肚皮、手臂或屁股上注射,直到小孩长大后可自行注射为止。”

适当注射防副作用

江伟耀说,注射胰岛素讲究技巧,每一次的注射应顺应一个圆圈的范围扎针,以避免同一个部位注射可能引起脂质萎缩或脂质增生的脂质营养不良症(Insulin Lipodystrophy),这也算是针筒式注射胰岛素的其中一种副作用。

他表示,注射胰岛素的另一常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症,病发时胥视情况注射或补充糖分,如果病人保持清醒,只是有点头晕,那么饮用糖水减缓病情即可,如果病人血糖太低至晕倒,则需要送院治疗。

“如果经常发生低血糖症,那么医生就要找出根源,例如是病人忘记吃东西而引起低血糖,还是因为胰岛素剂量太高等所致,以决定是否要重新评估和调整病人的治疗方案。”

他表示,如果血糖长期没有获得良好控制,病人逐渐就会有眼睛出血、肾病变、手脚因为神经受到破坏而感到麻痹,甚至心脏病和中风等并发症。

*所有文章及广告内容所提及的产品、服务或是个案只供参考,任何疑问请向有关部门询问或请教医生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报道:包素菡、陈孝全‧2017.01.10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