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交者感染风险高 抗生素耐药性增 性病更棘手

医句话:

大马常见的性病种类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病毒引起的性病病例有所增加,但是病程已能很好地获得控制,不再是绝症;反倒是细菌传播的性病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加强,如今比以往更难医治,可用的治疗方案不断减少,加上人体在感染性病后并不会产生免疫能力,可能会反复感染,因此要采取安全性行为,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性传播疾病(STDs)指通过性接触而传染的疾病,可分为3大类:病毒传染的爱滋病(AIDS)、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和人类乳突病毒(HPV)等;细菌传染的衣原体疾病(chlamydia)、梅毒(syphilis)和淋病(gonorrhea)等;寄生虫导致的阴道毛滴虫病(trichomoniasis vaginalis)等。

马来西亚近年来因病毒引起的性病病例有所增加,因为它们并无根治的药物,不过病程已能很好地获得控制,譬如爱滋病不再是绝症而是慢性疾病,可如同糖尿病一般定时服药控制。反倒是近年来细菌性的性病感染,因为对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增加,变得更顽固棘手。

譬如淋球双球菌所导致的淋病,过去只用简单的抗生素就可治愈,但随着淋球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转变,以及耐药性的增加,令可用治疗方案减少。在日本也发现了现有抗生素对淋病完全无效的病例。

近来我在治疗衣原体感染时也有一样的状况,以往的药物都失效了,需要尝试新药物,治疗时间也变长。这其实是个大问题,患者可会因此会久病不愈,死亡风险增高。感染时间持续较长的话,传播机会也会更多。

其实这是无可奈何的,人类会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而战胜疾病,但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也不是在原地踏步,会想办法变异去适应与生存,甚至会互相‘分享’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基因,变得更强大。

影响母婴增宫外孕

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会有新的性病出现,这在历史上是很常见的变化。就好像以前的性病大多是梅毒和淋病,爱滋病等也是在60年代才开始的。在70年代出现在非洲的埃博拉(Ebola,又称伊波拉)病毒,也可通过性行为传播。性行为是双方近距离接触的时期,如今的COVID-19也一样有传染风险。

目前我国卫生局还未着手去研究其他性病,诊所只需通报梅毒、淋病和爱滋病3种,所以整体性病数据未必十分准确。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测,亚洲感染性病人数有所上升。

相较与西方国家的民情开放,年轻人性行为生活较活跃,感染性病年龄层下降的趋势,据我观察本地感染群组主要还是已出来社会工作的人士,他们大多是从性工作者身上受到感染。反过来看,我们的问题便是因为过于保守、缺乏性教育知识而导致染病。

要知道人体在感染性病后并不会产生免疫能力,有重复染上相同性病的机会。虽然体内有抗体,但不足以有效阻止再次得病。因此,安全性行为是很重要的,若是曾于陌生人发生性关系,同时没有使用避孕套,最好还是去进行性病检查。

另外,我建议有计划结婚或是即将开始性生活的双方检查性病,只要婚后没有外遇,基本上无需担心。因为一些性病会影响孕妇与胎儿,譬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通过妊娠、生产或哺乳传给孩子;如衣原体感染可破坏输卵管,增加宫外孕或不孕风险。

口交属安全性行为?

避孕套在防止性病传播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爱滋病例因此有所减少。

但是,避孕套不能100%地预防性病,譬如可能引起生殖器疣和癌症的人类乳突病毒(HPV)病例增加了。要知道没有被避孕套隔离的部位,譬如睾丸和女性外阴部分,也是存在感染风险的。

此外,有些人认为口交属于安全性行为,不会像阴道性交一样传染性病,无需使用避孕套,这是错误的想法。

近来也发现许多患者是因为口交而染病的,他们担心感染爱滋病,却不知许多病原体都可通过口交传播,譬如衣原体、淋病或梅毒等。虽然几率相对较低,但是口腔若溃疡或出血,感染风险便会增加。

-
拿督刘明德医生(Low Bin Tick)
皮肤与性病专科顾问

了解性知识 才能自我保护

当性教育缺乏或性相关知识不足时,会造成许多问题,譬如不了解防范措施而令性病的传播风险更大。虽然亚洲人较为含蓄保守,但是这些性知识是人生中所需要的,所以不应感到尴尬而不谈。

许多家长反对在学校推行性教育,认为孩子在学习后会因好奇‘蠢蠢欲试’。其实他们在了解性知识后,才能够更好地自我保护,保持警惕避免受性病侵害。

一些大人更是染上性病了却不自知,四处求医好几年才确诊,耽误了治疗时机。尤其大部分性病是无症状,也可长期潜伏在体内,譬如爱滋病的潜伏期可长达好几年。患者不知自己已受感染,无意中将病毒传染他人。

避孕药不能防性病

不仅如此,与男性相比,性病临床症状在女性身上较为沉默,大多不明显,这是因为男性的生殖器官是外露的,而女性的阴道则藏在体内,感染后不一定有病灶,容易被忽略而没有就医治疗。

此外,有更多使用了避孕药的女性染上性病,可能是因为不担心怀孕,行为上更大胆,伴侣也未戴避孕套;也有人误会避孕药既然能避免怀孕,那么也能避免感染性病,而这是错误的想法。”

性病2问:验血未必能确诊

问1:同性恋者感染性病的风险是否较高?
答:同行性行为感染性病的风险会高一些,特别是无进行保护措施肛交者。从医学观点上看,肛门与大肠内有许多细菌,除了性病也会有其他如沙门氏杆菌等细菌,进行肛交时不小心令粘膜破裂或出血,便容易受病毒或细菌侵入,导致他们生病的机会较高。使用避孕套能降低感染几率,但须正确使用,一旦过期或破裂,就达不到预防功效。

问2:怀疑染上性病,验血能够诊断吗?
答:有些人在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后,迅速去进行血液检查,其实未必能得到正确结果。首先,验血是确认血液中是否存在抗体,患病者会拥有相关抗体,不一定代表当下正患病。其次,感染性病后会有“空窗期”,人体不会立刻产生抗体,可能需要2至3个月后,所以检测结果呈阴性也不能百分百说明未受感染。因此,有时候医生需为患者进行身体检查,譬如疣可凭肉眼诊断,或是进行皮肤活检。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杨倩妮.2021.01.04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