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忧并发心肌炎心包炎 95%MIS-C住院童未打疫苗
医句话:
让儿童接种疫苗是有必要的,因为一旦感染了COVID-19,就会面临MIS-C和后COVID-19症候群的风险。如今也有越来越多可能致命的MIS-C病例发生在儿童身上,虽然在确诊时他们往往仅有看似轻微的COVID-19感染,甚至是无症状的。
“近来,在我服务的医院里,就有一名5个月大的婴儿进入加护病房(ICU),他不仅有肺炎,心脏、肾脏和大脑各个器官都受影响而衰竭,如此严重的病情,真的让人十分担忧。我也了解许多家长都在考虑或挣扎,不知道是否要让孩子接种疫苗,而我今天就想要鼓励大家尽快地带他们去接种, 以保护他们!
根据文献记载,儿童是相对受到保护的群体,感染COVID-19后高达95%属于轻度病例。这主要是因呼吸系统如鼻窦和气道尚未完全发育,导致病毒无法像在成人身上那样复制繁殖;其次是儿童普遍曾有感冒,有着其他季节性冠状病毒的免疫力;再者是与成人相比,儿童较少患有慢性疾病。
常见症状:儿童发热 婴儿呼吸困难
儿童常见的COVID-19症状包括发热(51.6%)、咳嗽(47.3%)、喉咙痛(17.9%)。其他则有腹泻(8.7%)、呕吐(7.2%)和疲累,至于呼吸困难和低血氧比较罕见。至于高风险因素包括慢性疾病,如哮喘、心脏病或肺部曾经受损等。
另外,1岁以下婴儿,特别是6个月以下都属于比较高风险的一群。有80%至90%的新生儿是因为母体感染而经筛查确诊,他们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40%)、发烧(32%),而腹泻或呕吐(24%)的情况会比较大的儿童来得多;大约12%新生儿会出现严重病情,例如低血氧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症侯群、肺衰竭或休克。
儿童COVID-19的临床分期与成人一样分为5组。第三组属于有症状和肺炎的患者,普通病房一般可以处理;而第四与第五组患者通常需要进入儿童加护病房治疗,他们是有症状、肺炎且需要氧气辅助,或是病情严重,出现多个器官衰竭的。在不同国家,儿童需要进入ICU的情况大约占0.1%至3%的病例。
虽然如此,大部分住院的儿童患者不是第三组或以上患者,因为与成人不同,即便儿童仅有发烧、感冒等轻微症状(第二组),但是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入院:
●1岁或6个月以下,会建议入院观察。
●持续高烧(摄氏38.5度以上,无法退烧或对退烧药无效)。
●无法进食或有脱水现象
●持续呕吐或腹泻
●嗜睡、疲惫或不活跃。
●癫痫(高热惊厥)
高烧不退癫痫增多
我们近来也看见许多高烧不退而造成癫痫的个案,或许与Omicron变异株有关。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指Omicron相较Delta变异株‘弱’,好像在告诉大众不需要担心,其实现在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马来西亚医药协会(MMA)就呼吁大众不要认为Omicron变异株只会造成轻症,因我们也看见了许多危重病例。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2月15日的报告,与2021年Delta变异株浪潮相比,美国近来的Omicron变异株病例激增期间,住院的儿童和青少年人数是其4倍。其中增幅最大的是0至4岁儿童,他们的住院率是Delta浪潮期间的5倍。不仅如此,Omicron变异株也对一些儿童造成了严重疾病,可能导致长期后遗症。专家也建议对尽快让符合条件的儿童接种疫苗。
Omicron变温和 或与高接种率有关
目前Omicron变异株已经成为全球最普遍的流行株,传染力较其他的变异株强。虽然它所造成的重症率和死亡率没有Delta变异株高,但是大家应思考这一点:Omicron变异株显得较‘温和’或‘不那么致命’未必是它本身的特性,很大可能与高疫苗接种率有关。
好消息是,Omicron变异株对现有的疫苗并未完全出现免疫逃逸(immune escape)现象,意即现有疫苗仍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虽然预防传播的能力有所下降,但是依然可避免重症。另外,主流检测试剂的检测敏感性也不受影响。
慎防亚型变异株BA.2
不得不提的是,Omicron不会是COVID-19的最终变异株。日本一项研究发现,Omicron的BA.2亚型变异株更危险,可能导致严重疾病,而基本传染数是Omicron原始病毒的1.4倍。另外,香港2月月杪也发现,10日内有3名5岁以下婴幼儿感染COVID-19后死亡,暂不知原因,而患者均曾出现抽搐的情况,经检查后亦有脑水肿、上呼吸感染以及急性脑炎等症状,令人担心可能与Omicron亚型变异株BA.2再变异有关。
因此,大众应明白病毒仍持续在变异,并非我们想像中‘只会造成轻症’而已。研究证实,辉瑞疫苗对于5至11岁的儿童的有效率高达90.7%,因此让儿童通过疫苗获得免疫力,免于感染是有必要的。
MIS-C好发于6至12岁
相信大家都有看见2月杪,卫生部总监指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共有174宗18岁以下儿童因确诊COVID-19而出现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的报道。
当中提及,COVID-19引起的MIS-C主要发生在6至12岁患者,大约占70%至80%,目前有7宗的死亡病例。其实成人也会有MIS风险,只是个案非常少,称为MIS-A(adult)。
英国是其中一个最早发现MIS-C的国家,当时的报告是指患病率为每10万儿童人口中的2人。美国近来则发现,每3000名COVID-19儿童患者之中就有1人出现MIS-C。虽然属于罕见情况,但是研究也发现,儿童感染COVID-19时,虽然当时可能只有轻症,却不能排除之后有患上MIS-C的可能。
与川崎氏病类似
研究发现,MIS-C一般发生在儿童确诊后的2至6周。MIS-C与川崎氏病(Kawasaki disease)和细菌感染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十分相似,若能及时诊断,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
常见MIS-C症状包括红眼、嘴唇或舌头红肿以及皮肤红斑等。我们最为担心的是MIS-C引起心肌炎或心包炎,或留下长期后遗症,因为肺、脑、肠和肾脏都是可能出现炎症后衰竭的器官。
虽然MIS-C的病发几率不高,但也不能有所疏忽,因延误发现可引起生命危险。以目前的病发率计算,MIS-C的个案实际上会比174宗更多。
根据CDC所发表的报告,儿童接种疫苗可将MIS-C的风险降低91%。高达95%因MIS-C而入院的儿童是未曾接种疫苗的。因此,疫苗对预防MIS-C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Long COVID:确诊4周后仍有症状
此外,后COVID -19症候群(Post-Covid Syndrome)或长期COVID-19症(Long COVID)也有可能发生在儿童身上。这两个术语可以互换使用,它们指的是在COVID-19确诊后4周仍出现持续的症状。
双溪毛糯医院的COVID-19复健门诊服务部门(CROSS)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的数据显示,2712名成人患者中(主要是第四和第五阶段的重症患者),大约63.2%在患病6周后仍持续有一些症状,意味着没有完全恢复健康。这些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咳嗽、气喘、疲惫、记忆力衰退、忧郁症和心悸。
儿童方面的数据相对较少。英国早期的研究显示,12.9%的2至11岁儿童在感染后的5周仍有症状。较新的研究指每3至5名确诊儿童中,有1人在4周之后仍持续有不适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不一定在3个月后就完全缓解,有些小孩在6个月或1年之后还是持续有一些症状。
儿童的长期COVID-19症状与成人相似:
●一般有疲劳、发烧、疼痛。
●咳嗽、鼻塞、喉咙痛、呼吸困难。
●胸痛、心绞痛。
●头痛、耳鸣、老化、嗅觉丧失、睡眠问题、认知和学习障碍。
●恶心、呕吐、腹泻或腹痛、食欲不振。
●肌痛、关节疼痛、体能减退。
●皮疹、忧郁和焦虑。
轻症不代表无后遗症
当中父母可能最为担心的是儿童在学习和专注力方面会出现一些障碍。因此,千万不要认为儿童感染COVID-19通常只有轻症而掉以轻心。接种疫苗的目的就在于降低感染率,避免患病可以避免得长期COVID-19症,而疫苗亦可以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不只是肺炎 影响各层面
除了MIS-C和长期COVID-19症,我想传达的一点是:COVID-19对儿童的影响不仅仅是肺炎。
首先,疫情干扰了教育系统,这两年学校开开关关,儿童的课业受影响。转为网上教学也面对着网速和缺乏平板电脑等问题,而对着荧幕的时间太长,也可能对儿童视力造成影响。
其次,由于防疫措施等各式各样的限制,儿童与祖父母、亲戚的互动大大减少。他们也没有一个适当的游戏环境,能够与同龄朋友互动和学习。
一旦染疫,儿童也必须延迟接种其他疫苗的时间,成长和发育方面可能有负面影响。我们也看见儿童长时间呆在家中,经常出现吃得太多引起肥胖,或是食物不足导致营养不良问题。
最后,我们在疫情期间也发现家庭以外事故发生率提高了,一些儿童和青少年虐待问题也浮出水面。因此,COVID-19绝对不是简单的肺炎问题而已,各个层面都可能受累。
接种疫苗 减传播降变异
总而言之,接种疫苗可以带来好处可分为3大面:对于儿童个人而言,疫苗可以降低他们感染重症、入院和死亡的风险,继而降低MIS-C和长期COVID-19症的风险。
家庭方面,疫苗为儿童提供除SOP以外的免疫保护,降低感染几率。父母也可以比较放心让他们到学校上课,以及与成人一起外出或用餐等。
从社会角度而言,儿童接种疫苗有助于减少COVID-19病毒传播,从而降低病毒变异的机会,为恢复正常生活作出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可以保护无法接种疫苗的群体和高风险群。因此,我非常鼓励父母让孩子接种COVID-19疫苗,而我10岁的儿子也已经接种。若仍有任何疑虑,欢迎与各自的儿科医生沟通。”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