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健康

口腔出现溃疡·免疫亮红灯

一般人常说的“火气大!嘴破!”其实就是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变,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反覆的发作,不仅影响日常生活,常常会令人感到困扰。而学理上,口腔溃疡指的是口腔内黏膜发生浅表性溃疡,虽然并不是太严重的疾病,但当溃疡发作所带来口腔的疼痛感,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心情,就连说话、咀嚼、吞咽等功能也会产生障碍。

牙医指出,当身体免疫功能变差、抵抗力较弱时,就容易会有嘴破的情形发生。此外,也可能是与体内分泌障碍、消化障碍、紧张劳累、精神压力、月经失调或维他命缺乏有关。治疗上,多以口内膏局部涂抹,若是溃疡范围过大,则需辅以抗过敏或类固醇类的口服药物。不过,如果溃疡情况持续2周以上,则有可能是其他自体免疫系统疾病或口腔癌等病变所引起,民众应立即就医检查,千万不可大意。

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

造成口腔溃疡的原因相当多样化,甚至还有可能是癌症的警讯。所以,一旦出现口腔溃疡的情形,就必须随时加以注意病灶的状况。临床上,口腔溃疡的病因可归纳如下:

●外伤性:外伤性因素是口腔溃疡中最为常见的病因之一,造成口腔溃疡的外伤包括物理性、化学性、温度刺激等。

成人健康

蛀牙与饮食相关·食物糖分增加酸性侵蚀牙齿

口腔保健是人人都知道的事,但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对,有的人只是盲从广告,但其实并不是自己真正所需要的口腔护理,到底马来西亚人最常见的口腔健康问题有哪些?

牙医吴心怡表示,马来西亚公共医疗机构曾经在1971年做过3项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人民的蛀牙率很高。

蛀牙或龋齿是一种与饮食习惯相关的传染病,关键在于我们所吃进去的糖有多少被消耗,而不是我们食用的糖食总量,因为我们口中的细菌会把所吃的食物糖分与淀粉变成酸性、腐烂,进而导致蛀牙。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糖分摄取来避免蛀牙,如把含糖食品当作餐后的零食,因为糖食会大大增加酸性侵蚀我们的牙齿,而吃过正餐后唾液会分泌得更多,以协助清除口腔内的醣类,进而缩短酸侵蚀的时间,因此甜食适宜在餐后吃。

吃口香糖也对口腔健康有所帮助,可以帮助唾液分泌,尤其是用餐过后,可有助于中和及洗去食物被细菌分解后的牙齿酸。

吴心怡说,当唾液增加,也包含了更多的钙、磷,帮助强化牙齿珐琅质。临床实验显示,饭后咀嚼20分钟无糖口香糖,可以减少蛀牙,因此制药公司也正在研究口香糖还可以提供的额外好处,如为牙齿再矿化或减少牙菌斑和牙龈炎的作用。虽然如此,口香糖并不能取代刷牙与使用牙线的功能。

成人健康

口腔癌与头颈癌·大马第二大癌症

若谈到器官疾病,还是无法避免要谈到最致命的癌症,而口腔癌的严重性更是比很多癌症有过之而无不及,死亡率是超过50%,存活率不超过两年,如果把口腔癌与头颈癌加起来,更是马来西亚第二大的癌症,仅次于乳癌。

马来西亚癌症研究所的口腔癌研究主任张淑贞表示,在先进国家对口腔癌致癌物的醒觉之下,西方及先进国的口腔癌人数已经大减,反之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的口腔癌人数却节节上升。

她说:“虽然我们只有区区3000万人口,但估计2015~2035年,口腔癌的病患增加率却比人口冠世界之最的中国及印度还要高,这两个国家的口腔癌增长率60%,但大马是时90~100%,这是非常可怕的。”

由于西方国家的口腔癌已经受控制,人们非常注重口腔保健,反观大马人的烟民人数却不断增加,使到口腔癌不受控制的扩展。

张淑贞表示,尽管口腔癌的致病原因不只限于香烟,但却是排名第一的致癌原因,加上现在国内盛行的水烟与电子烟,年轻人即使不是烟民,却觉得抽水烟或电子烟很有型而逐渐深陷其中。

其次就是嚼槟榔与酗酒,若是烟酒一齐来,就大大提高得口腔癌风险,尤其是酒,因为口腔内的细菌会把酒精成份转化为致癌成份。

疾病疗法

肾癌初期难确诊·尿液带血就是警报

肾癌,在大马的癌症排行榜上挤不进十大,而在男性常见癌症排行榜中也只是第11名,每年约有600宗新病例。

泌尿科顾问医生巴鲁希山巴哈佐表示,肾癌并不是常见的癌症,每个人一生当中,患肾癌的几率只有1.6%,当中又以男性居多,常见的病发年龄是40~70岁之间。“如果是年轻患者,可能是基因问题或多元化因素导致。”

肾癌是肾脏最常见的肿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国际研究机构2012年的调查,肾癌在癌症排行榜中排行14,死亡率是每10万人有1.8人死亡。虽然如此,但肾癌却是肾脏最常见的肿瘤,但只有2~3%是恶性,也就是大部份都不会转换为癌症。不过,巴鲁希山也提醒,肾癌病例有逐年增加趋势,我国在2012年有约611宗新病例,死亡率是每10万人有1.1人。

“这数据可能是低估的数据,一些可能发现时已经是晚期,来不及治疗就去世。”肾癌的病征并不明显,因此较难在早期就被发现。

他表示,数据显示,吸烟是致癌的高风险因素,而肾癌也以男性居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大马的癌症排行榜上,肾癌不在15大癌症榜中,却在男性癌症排行榜排行11的原因。“不过,随着现代吸烟女性越来越多,这个趋势将来可能也会改变。”

医美塑身

喝红豆水消水肿瘦身?应先分辨是肿还是胖

瘦身美颜的魅力和商机始终是有增无减,当中真有其效的总是寥寥可数,当大家对一堆瘦身饮食法方兴未艾之际,近年又突然兴起一波喝红豆水的热潮,强调能消除水肿,达到塑身甚至减重的效果。这些产品所以能大行其道,吸引大家争相尝试,网络上忽然蹦出许多专家教人如何自制红豆水,背后的原因是不少女性会误把肥胖和身体浮肿划上等号,深信这都是水肿惹的祸,以为只要去水就能回复美好身段。饮用红豆水真的有如此功效?

红豆含有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成份,以及一些矿物质及维他命B群,而在矿物质(如:钾、铁、磷)中,又以钾(potassium)的含量较多,这些丰富的营养都被包在豆壳(husk)中的豆仁(子叶)里,而豆壳则是由纤维素与少量的矿物质所组成,要真正吸收红豆的营养,就必需先将红豆的豆壳和子叶煮烂,营养才能被充份的释放出来。

然而,近年所流行的红豆水,大多是红豆经浸泡、加热焖泡后的水,而商人脑筋动得快,红豆水的相关产品瞬间成为炙手可热的塑身及美颜圣品,强调瘦身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效果因人而异

饮食营养

吃不胖、BMI过轻就可以狂吃?小心吃出三高、体脂肪超标

在讲解过这么多体检报告中,有一位体重过轻的女生让我印象深刻。在我告诉她胆固醇过高、体内脂肪过多时,她即双眼通红,哭了起来。她哭诉自己从小怎么吃都吃不胖,唯有狂吃炸鸡薯条来增肥却吃出高胆固醇。剧情有点夸张,但原来“吃不肥”的人也有不敢告人的委屈。

亚洲人体正常的身高体重指数(BMI)为18.5~23.0kg/㎡,少过18.5kg/㎡为过轻。世界卫生组织更把BMI少过16.0kg/㎡标签为严重过瘦。过瘦的原因很多,无论是把减肥当作终身事业的狂热者,还是胃口小,新陈代谢过快而吃不胖的;过瘦就该让人担忧。体重过轻表示身体未能吸收足够的营养,免疫系统减弱容易生病;更有荷尔蒙失调、女性经期不准、提高骨骼疏松风险、贫血、脱发的问题。了解这些以后,你还会羡慕那人的“吃不肥”吗?

增胖3重奏:多餐、高卡、运动

问医

职场压力易引发胃肠病·改变生活即可不药而愈

在人体五脏六腑中,胃是一个最能反映功能的器官,无论是太饿或太饱,胃都会以最直接的方式告诉我们,提醒我们三餐要正常及准时的重要性。

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胃其实也是一个压力量度器,当无形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或环境压力倾注而入时,我们的胃也会马上做出反应,胃痛、胃炎、胃液倒流等马上显现,这不是靠吃胃药就可以排除。解除或与压力和平共处,才是解决这些肠胃问题的根本之道。

尤其是职场压力,无形、无色、无味,患者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肠胃病是因为工作压力所引起,一味的吃胃药来止痛,甚至最后变成长期性药物依赖,殊不知只要改变稍作改变,胃病就会不药而愈。

吉隆坡中央医院内科专科医生巴勒斯表示,职场压力是一种无形的病,每个人的病因都不尽相同,除了所处的位置与工作性质外,甚至连居住的环境都会构成压力。

他举例,在新加坡与香港,人们面对环境与人口的压力,而马来西亚这两方面的压力虽然没有这么大,但也不代表没有,只是程度大小而已。

他认为,亚洲国家人民最大的压力来源,是工作文化,自我鞭策很严格,时刻要为未来长远做好规划、买屋置业保值等,给自己制造了沉重负担,压力也随之而来。

饮食营养

肉类铁质吸收率高·素食均衡多样化也能补足

缺乏铁质是常见的健康营养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球约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有贫血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铁质,其中又以妇女、孩童及老人最普遍。

长期缺乏铁质,严重时除了贫血问题,甚至可能出现匙状甲(concave nails)、异食癖(pica)等症状。含有丰富铁质的食物是否吃得越多越好?荤素的食物对铁质的摄取有任何差别吗?欲补充营养前,我们应先了解更多有关铁质对身体的重要性。

我们的血液需靠红血球中的血红素(hemoglobin)输送氧气到全身细胞,血红素由4个血基质(heme)组成,铁就是血基质中的重要成份,一个健康成人体内约有3~5克的铁质,其中三分之二都存在血红素里,因此,缺铁性贫血就占了贫血原因的40~50%。在日常饮食中,一般成年人的铁需求量约为每天10~15毫克,若非偏食或有特殊饮食禁忌,按照均衡饮食便可摄取足够的铁,但怀孕第三期及哺乳期间的妇女,摄取量则要增加到每天30毫克,因此需额外多补充富含铁质的食物。另外,6个月大的婴幼儿对铁质的需求已和一般成人相同,但由于婴幼儿食物种类的选择和食用量都有所限制,所以更需要富含铁质的食物,以避免出现缺铁的问题。而除了铁质外,合成血红素也需蛋白质和叶酸等营养素,维他命C则有助身体对铁的吸收,因此均衡饮食预防贫血非常重要。

成人健康

心脏肌肉泵血不足·引发心脏衰竭

.每5位40岁以上的人士,就有1位有患上心脏衰竭的风险。

.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占了大马公共医院死亡率的20~25%,这数据在过去10年都没有改变过。

.心脏衰竭的死亡率高于晚期癌症的2~3倍,如乳癌或肠癌。

.在欧洲,心脏衰竭是65岁以上人士入院的第一主因。

.在2014年,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占了马来西亚国人死亡率的38%。

什么是心脏衰竭(Heart Failure)?

心脏衰竭是指心脏肌肉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身体代谢对血液和氧气的需求,进而导致心脏衰弱,是一种潜在威胁生命的疾病。

一旦心脏无法负荷其工作量,将会导致心脏扩大,开发更多的心脏肌肉,泵血的速度也会更快。

同时,身体也可能会以其他方法来获得所需的血液供应,包括收缩血管,以保持血压上升,以及从其他不太重要的组织和器官转移血液,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人可能不知道自己心脏出了毛病,因为身体依然可以得到所需的血液。

心脏衰竭
通常午夜后发作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