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宝宝奶量越喝越少 是不是该添加副食品?

问:最近宝宝奶量越来越少(奶量是40毫升至60毫升),请问该怎么办呢?

答: 母乳的好处是营养最完整均衡、黄金比例容易消化吸收、抗菌因子多(宝宝生病少)、过敏风险低、亦量身定做满足宝宝各阶段的生长需求(婴儿前6个月以前最好的主食是母乳、配方奶是无法取代的)。

根据宝宝的发展期,通常在4至6个月左右(4个月前不宜),始添加副食品。有些妈妈也会持续喂母乳一直到宝宝两岁或以上。每个婴儿的喝奶量及肠胃状况都相异,应该依其个别性喂食而无法定时定量。

过量的喂食容易造成婴儿易有溢奶、吐奶的状况。宝宝自己会决定其吸食的奶量。 在生理回馈机制中,当宝宝吸吮妈妈的乳房时,会传递信息到妈妈的大脑里,产生荷尔蒙的变化,让乳房制造需要的奶水;妈妈乳房的大小与妈妈的奶水量没有什么相关性,宝宝的频繁吸吮,才是妈妈奶水分泌最重要的影响因子。

妈妈的哺乳不顺原因计有太多的压力、太疲惫、失去自信或充满怀疑。妈妈若是一直担心奶水不足的心理压力,反而会抑制泌乳功能。奶水量的多少,哺乳初期与泌乳激素有关;哺乳妈妈建议采均衡的饮食,饮食量和奶水分泌量无关。

问药

鼻窦炎误为偏头痛 鑑别诊断 针灸助改善

问:我已经被偏头痛折磨3年了,一周平均会有4到5天偏头痛,西药吃过,也是一样,想请问针灸能够减低偏头痛发作频率吗?

答:在解答问题之前,首先要确定你所患的是否真的是偏头痛?因为一侧的头痛不一定就是偏头痛。
偏头痛通常始于儿童期,青春期或成年初期,可经历4个阶段:前驱期、先兆、发作期和发作后症状。但并非所有偏头痛的人都会经历这4个阶段。

问药

中医治失眠:实证清心降火 虚证养心补血

问:睡眠浅,睡中觉得缺氧易失眠,是何原因?该怎么治疗?

答: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根据统计研究,失眠患者中,有精神障碍者占33%,心理生理性失眠者占15%,药物、酒精依赖者占12%,有效治疗失眠前必须先明确诊断和病因所在。

原发性失眠以失眠为唯一和主要症状,持续3周以上的睡眠障碍,其伴随症状是由于睡眠不足而引起的,如白天精力不足、情绪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没有特别精神疾病的典型症状。

继发性失眠是由于其他原因如精神功能障碍(躁狂症、焦虑症、忧郁症、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等)、内科疾病(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阿兹海默症、更年期症候群等)继发而来的失眠。

两种失眠在治疗原则上有很大不同,纠正睡眠障碍是原发性失眠的主要治疗方向,而对于其余兼症(精神不集中、体力情绪低下等)只是作为辅助治疗。继发性失眠则是优先治疗原发病为主,治疗失眠为辅,原发病不除,失眠难以彻底治愈。

问药

年长糖友 3大原因低血糖

问:Sulfonylureas类的药物,对降低血糖有帮助,想问长者常吃会产生怎样的副作用呢?

答:磺酰脲类(sulfonylureas,简称SU)是一种口服类降血糖药,其中最常被用到的有gliclazide、glibenclamide和glimepiride等,主要的作用是刺激胰腺自行制造并释放出降低血糖的胰岛素。可是,对于天生无法自行制造胰岛素的一型糖尿病患而言,SU是无效的,所以只能用在二型糖尿病患身上。而伴随着使用SU而来的副作用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就深入谈谈其中2个最常发生的副作用:低血糖症和体重增加。

首先,由于SU本身降血糖的速度不仅快,而且效果非常显着,所以稍有使用不慎就很容易造成低血糖症的后果。依低血糖症的严重程度不同,表现也不一样。 轻度的低血糖症状可以表现为出汗、心慌、手抖、感觉饥饿、焦虑感; 严重的表现可以有行走困难或感觉虚弱、视物不清或意识模煳,再严重就有可能丧失意识、抽搐或甚至造成器官衰竭。由此可见,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来得更大。而对于年纪大的长者而言,低血糖症更容易发生的原因有三:

问药

大多数口服难吸收 医药胜肽 注射为主

问:最近发现很多保健品有写着胜肽,很好奇想了解什么是胜肽?它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它在医学界受承认吗?

答:胜肽其实就是指分子比较小的蛋白质,一般大约由2至50个胺基酸所组成,根据分子的大小又可以分为二胜肽、三胜肽、寡肽及多肽,而所谓二胜肽、三胜肽分别是指由2个或3个胺基酸所组成的小分子胜肽。至于胜肽的制造,一般是透过化学或酵素水解的加工方式,将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胜肽。

由于在肠道中各种蛋白质只要经过水解都会成为胜肽或胺基酸,所以胜肽的种类可谓多不胜数,胜肽产品的种类依原料和加工制程的不同更是不计其数。市售产品多会宣传胜肽的分子较小,不需经由消化分解即可吸收,进而达到更好的生理调节效果,然而肠道对胜肽的吸收率并没有想像中的好。

问药

玉米鬚 利水祛湿消肿

问:玉米须煲水然后拿来喝,能去除体内湿气,达到利水消肿的功效,是真的吗?

答:玉米须,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之一,最早药用记载见于《滇南本草》,民间多用于药茶中,其性味甘、淡、平、无毒,归膀胱、肝、胆经,功能主治利尿、泄热、消肿、平肝、利胆,中医用以治疗黄疸、肝炎、肾炎、胆结石、肾结石等病。玉米须含有多糖类、黄酮类、甾醇类、有机酸、胺基酸、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等成分。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报告,玉米须的主要功用如下:

1)降血糖作用:玉米须总皂苷与玉米须多糖有显着降血糖作用,对胰岛损伤也有保护及修复作用。

2)利尿与抗结石形成作用:玉米须提取物有利尿作用,并可降低肾草酸含量,从而抑制草酸钙肾结石的形成,对膀胱、尿路结石、肾结石有帮助。

3)保肝利胆:玉米须多糖能促进胆汁排泄,对胆囊炎、胆结石有辅助治疗作用。玉米须多糖对肝损伤也有修复保护作用。

问药

素食不是万灵丹 均衡饮食才重要


问:前阵子我刚阅读了好几位医生及博士对健康的见解,其中包括:Michael Greger博士《How not to die》(中文译本:怎么不死)、T. Colin Campbell博士《The China Study》(中文译本:中国健康调查报告)、Caldwell B. Esselstyn博士《Prevent and Reverse Heart Disease》(中文译本:预防和逆转心脏病)、Joel Fuhrman博士《Eat-To-Live》(中文译本:食为本)。根据这些博士所发表的文章,他们都认为素食比荤食来得好,素食不但没有吃进有害健康的胆固醇、饱和脂肪和动物蛋白质,相反地素食能降低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降低血压、增强免疫力及减少罹患顽疾的几率,甚至可逆转心血管等疾病,同时他们也有出示科学证据叫人信服。请问博士,你是否认同素食对健康有效呢?

答: 在上述书籍中,普遍提到动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或是冠心病;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则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相信这样的说法在生活中也会经常听到。

问药

宝宝半夜爱哭闹 或腹绞痛作祟

问:宝宝每当半夜三更哭得凶,请问有什么方法能解决?

答:宝宝哭泣的原因很多,单纯性如尿布湿或便便了、饿了、胀气、便秘,甚至只是想撒娇;严重一些如身体不适、生病。父母尽可能留意哭声的特征与规律,以做为医生诊断的参考,这是非常重要的。

婴儿夜哭最常见的原因是饥饿和尿布湿。但若是“婴儿腹绞痛”病症(infantile colic),则要小心照顾,通常发生在满月至 4 个月之间。宝宝腹绞痛是因肠蠕动不规则,纠结一起,胀气而痛。婴儿腹绞痛也有可能是因为哭闹而吞入大量的空气造成腹胀、放屁;或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引起、 对母乳或牛奶中的乳糖吸收不完全以致未吸收的乳糖发酵后产生气体,引起腹胀及绞痛的现象。

家长应试着安抚如拥抱着并规律地轻摇﹑吸奶嘴﹑肚皮擦清凉剂(薄荷﹑风油)﹑喂奶等,热敷和按摩也可减轻症状,如果该症状仍不能改善,应立即就医,由专业的医生判断及给药治疗。

问药

陈朝颖/高血压不服药 “腰子”容易坏

问:家里的长者说听说一直吃降血压药,“腰子”会坏掉,坚持不肯吃药,想请问这是有根据的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说服他呢?

答:其实,多数的降血压药已透过多年的临床试验证明了它们对于肾脏的伤害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基于每个人对于药物的反应都不是100%一样的,那自然也就没有人敢打包票说降血压药是100%对肾安全的。但是,有一点确实是肯定的,那就是长期高血压的确会造成肾脏衰竭,也就是“腰子”坏掉的元凶之一。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主要是血管的损伤,导致病变造成肾脏排毒排水能力下降,发展到最后为严重的肾衰竭。意思就是说,吃降血压药未必会造成“腰子”问题,但是你不吃的话,“腰子”出问题的机会就非常大。所以,不吃比吃的风险大多了。

当然,如果是早期比较轻微的情况,我们建议先透过饮食、运动、休息、戒酒和戒烟等生活调理方式来控制血压。如果还是不成功的话,那还是接受现实早点吃药,这样不但能及时减少对肾脏的伤害,还能预防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接踵而来。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