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林明冠/寒症勿用板蓝根

问:板蓝根有什么功效和副作用呢?

答: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及利咽的功效。主治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温毒发斑、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等。它也是临床上极为常用的药物,尤其在外感或热性痈毒,更是常客。

由于在药物实验中发现它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因此前些年在甲型流感盛行时,板蓝根也曾经成为超级网红药物,被各商家争相购买,当做治疗甲型流感的主力军,也是这样,因此“板蓝根冲剂”红极一时,直到甲型流感稍息,板蓝根热度才逐渐下降。

在科学研究中,板蓝根只对甲型流感有效,对乙型流感病毒则无此功效。这是在科学研究部分的,中医用药则是不看所谓有效成分,而是辨明药物偏性,实者虚之,虚者实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因此不光是板蓝根,任何中药,只要纠偏太过,或者辨证失误所导致的用药相反,都会出现所谓“副作用”,轻者无大碍,重则取命,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若是寒症,用了板蓝根就是误用,副作用就是会使身体寒上加寒,损伤正气。若是外感热症,则有正面作用。

板蓝根鲜少有单味药使用的,一般都会进行配伍,组成方剂。

问药

35岁后才吃辅助品 效果大打折扣?

问:营养辅助品如胶原蛋白及防止骨质疏松症的辅助品,如果过了35岁过后才吃,会不会效果就没有这样好呢?
答: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胶原蛋白将逐渐流失。当胶原蛋白过量流失而又未能及時补充,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就会出现一些症状如皱纹而使人显得衰老。人体的骨质也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中的矿物质成分也会发生变化。骨质与胶原蛋白和女性的雌激素的息息相关,绝经后的女性雌激素偏低,而导致骨质流失与皮肤出现皱纹。但是,至今尚未有研究数据证明过了35岁以后吃辅助品,对其辅助效果有任何的影响。反之,当年龄增长时,我们可以时刻提醒自己从日常饮食中摄取足够的胶原蛋白、钙与维生素D,以确保这类营养得到充分补充。如有需要,可在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下选择已注册的辅助品。

问药

林建斌/与其他NSAIDs不同 阿斯匹灵能抗血栓

问:阿斯匹灵(aspirin)和一般的头痛药功效是一样的吗?

答:阿斯匹灵是一种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有效用于解热、止痛和消炎的病症。 同时, 阿斯匹灵和其他非类固醇消炎药不同之处是,它也有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阿斯匹灵在高剂量的时候(>350至650毫克/剂)就会达到消炎止痛的效果,而在低剂量的时候(75至325毫克/剂)拥有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在我国较常见的剂量是300毫克,若服用两粒是可达到止头痛的效果。

在服用阿斯匹灵的时候最好在饭后服用,若病患有气喘,时常胃痛或胃出血的病史等, 都不适合服用阿斯匹灵。在还没服用药物之前,先询问医生或药剂师的意见。

问药

口服避孕药 约5%衍高血压 停药后多半恢復正常

问:长期服用避孕药,会否影响血压?

答:口服避孕药里的孕激素(progesterone)是其中导致血压升高的可能因素,但还需要身体内其它成分的影响比如说血管收缩素 (angiotensin)。因口服避孕药导致的高血压几率并不高,大约5%,通常在服药的1至2周内就可以发现,停药后多半恢复正常。

避孕药通常让舒张压(diastolic)升高,一般上和年龄也有关系。若怀孕期间有高血压的病史,或者家族有高血压病史的也有较高几率患上高血压。因此在开始口服避孕药前,医生或药剂师会进行药物评估筛选适合当事人的避孕方式。在开始口服避孕药后,也要定期检查血压。

要提醒的是,如果血压稍微升高,请别焦虑。这不一定代表你不能继续服用口服避孕药。其它的因素包括咖啡因摄取,激烈运动也会导致血压暂时升高。就算是你不能使用口服避孕药,市场上还是有很多避孕的药品可供选择。

问药

林仁吉/马鞭鹿鞭助壮阳 《本草纲目》无虎鞭入药纪录

问: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喝虎鞭酒来治疗或调理吗?

答:虎鞭,通指猫科豹属动物虎的干燥阴茎及睾丸。《本草纲目》曾记载以马鞭或鹿鞭入药助壮阳,但未有虎鞭入药的纪录。现代中药大辞典记载有虎骨、虎牙、虎肉等煎熬而成的药用虎骨胶等,但依旧未发现虎鞭的踪迹,且辞典已明确标示老虎器官为禁用药品。

由于野生动物保护及鲜有数据研究等因素,现今老虎器官已经不作为中药材入药使用。随着老虎已被列入禁止猎杀买卖行列,市场上出现的虎鞭都是陈年虎鞭,并且极为稀少。  

伪品则多以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阴茎加工品(实为牛鞭)或动物瘦肉的伪制品。虎鞭主要含有磷酸钙和蛋白质等成分,由于男性对性能力的追求从未停止追捧,对古人留下的秘方偏方各有独到的见解,甚或延伸至其他疾病。

但是,目前并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虎鞭可用于治疗任何医学疾病。此外,黑市对老虎器官的需求导致非法偷猎者铤而走险违禁捕杀,已加剧了老虎的濒危地位。

问药

林顺木/中西医联治痛风 效果1+1﹥2

问:痛风性关节炎应该吃什么中药来治疗?

答: 痛风是一种现代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可以影响任何人。主要特征是关节突然剧烈疼痛、肿胀、发红和压痛(红肿热痛)。常见发生在大脚趾的关节,但也见于其它关节如脚踝、膝盖,肘部、腕部和手指。疼痛可能在开始后的最初几小时内最严重。

由于痛风病人不少,很多人也知道跟尿酸有关。当尿酸盐结晶堆积在关节中时会发生痛风,从而引起痛风发作的炎症和剧烈疼痛。而哪些人比较容易罹患痛风呢?

问药

缺乏解酒酵素 喝酒易脸红

问:喜爱喝个三五杯小酌的我,朋友推荐平日可以补充“保肝片”、喝酒后可以服用“解酒药”来作保健,是否可行?

答:“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酒在目前的社会地位,除了可以当烈性饮料外,还可以是较好的化学溶媒选择、消毒剂、防腐剂等。无论是啤酒、葡萄酒还是烈酒,制作流程都是发酵,这是使用酵母消化水果、谷物或其他淀粉等成份中糖分的自然结果。乙醇是人们所饮用的酒精。如果饮用的酒精掺杂了甲醇,会导致失明。

酒精大部分的代谢在肝脏,少部分则由肺部呼气释放及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肝脏的酶系统中的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s,ADH),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这2种酶的多寡是由先天基因决定,后天是不能改变的。酒精在体内的代谢,分2个重要步骤,先从(1)乙醇(酒精)变成乙醛,(2)再将乙醛变成乙酸。

ADH与喝酒快感(容易感觉飘飘然)、易语言失控、运动失调,严重者记忆空白,酒精上瘾有关。

问药

拔罐加速排毒惟体虚者不宜多拔

问:想问下中医拔罐技术的原理,有哪一些人不适合拔罐,以及拔罐的好处和坏处。

答:拔罐,古称“角法”,最早于晋、唐时代在民间流行,古代医家把挖空的兽角角内烧热后,吸附在疮口上以排出脓血,后世逐渐用竹筒、陶瓷代替,并演化为近代的玻璃罐、抽气罐,治疗范围也扩大到风湿病、腰腿痛症、皮肤病、感冒等。拔罐法的原理是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治疗部位的皮肤上,使被拔的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微瘀血,毛细血管扩张或破裂,加速体内毒素废物的排出,提高吞噬老旧细胞的能力,并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缓解疼痛、提高免疫力、消除紧张与疲劳、放松肌肉等作用。

拔罐法的禁忌症:心脏病、凝血障碍或出血性疾病、急性外伤性骨折、严重水肿、大面积皮肤破损或溃烂部位、大动脉搏动部位、静脉曲张部位、孕妇的乳房或腹部或腰骶部,疲劳、酒后、饥饿、过饱等。

拔罐的好处:中医认为拔罐可排出体内火热、寒湿、湿热、瘀血等邪气,疏通经络,调整人体以治病。

问药

萧文雄/动物试验:猫鬚草降血糖血压

问:猫须草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真的有效吗?

答:猫须草,唇形花科(Lamiaceae)猫须草属(Orthosiphon),学名Orthosiphon aristatus(Blume)Miq。俗称Java Tea或Cat's-whiskers、肾茶及猫须公。在马来西亚说起misai kucing或kumis kucing,无人不晓;除了民间传统药食两用外,亦可作为园艺种植观赏。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于2016年在另类辅助医学期刊(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上发表了相关猫须草的研究,针对相关关节炎及其它发炎反应有显著抑制;2013年《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医药期刊亦发表了猫须草的水抽提物,无论是血糖正常或是高血糖的大鼠,其血糖水平均有所降低。猫须草叶中分离出具有降血压作用的有效成分methylripariochromene(MRC),在大鼠的研究实验上亦有正向的调控降低作用。国家研究团队也把这民间用药作进一步的未来药品开发成分。

问药

林顺木/七窍相通 鼻敏感影响可大可小

问:想请问中医对于鼻敏感而言,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答:鼻敏感相信是很多人从小到大的困扰,由于它会遗传,常常整家人都有,1个月可能要向医生“报到”几次,也有很多人认为是个小问题而忽略它,殊不知这是一个全身性的慢性病,影响可大可小。

相信大家都听过“七窍相通”吧?也就是头部的眼睛丶耳朵丶鼻子(各两窍)加上嘴巴(一窍)共七窍。既然是相通,疾病也会互通。鼻窦炎,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脸部骨头凹下去的结构,鼻涕产生后如出不来,就会滞留在鼻窦;不流动的鼻水就会滋生细菌,产生又浓又臭的鼻涕并且发烧,这就是急性鼻窦炎,而持续发炎所致的鼻塞丶鼻涕倒流丶不闻香臭丶头痛等,就是所谓的慢性鼻窦炎了。

因为七窍相通,所以鼻窦炎绝不会只在鼻子而己,因为跟眼睛相通,所以常可能会出现敏感性红眼(结膜炎),因为鼻窦蓄脓,眼周会红肿痛等;而耳朵的症状常常是耳朵痒,如雪花片碎碎的耳屎,清也清不完。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