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仕军 / 子宫肌瘤体积过大 小心尿液逆流致肾积水
问:我今年46岁,患有多发子宫肌瘤,医生扫描说肾脏的情况良好,只是压迫到膀胱,造成频尿。可是,我除了频尿,也会不时感觉到右腹靠近肾的部位隐隐作痛,有时排尿时要按着右腹减缓疼痛。
Q1: 请问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肾脏的检验吗?
Q2: 暂定2个月后进行手术,请问这段期间肾脏会有哪些风险?
谢谢医生的意见。
医生解答:
建议至少做一次完整的肾功能评估,包括:
问:我今年46岁,患有多发子宫肌瘤,医生扫描说肾脏的情况良好,只是压迫到膀胱,造成频尿。可是,我除了频尿,也会不时感觉到右腹靠近肾的部位隐隐作痛,有时排尿时要按着右腹减缓疼痛。
Q1: 请问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肾脏的检验吗?
Q2: 暂定2个月后进行手术,请问这段期间肾脏会有哪些风险?
谢谢医生的意见。
建议至少做一次完整的肾功能评估,包括:
问:我常常听医生说慢性肾病无法逆转,只能延缓衰竭。但是,有药剂行介绍一些抗氧化保健品,说可以修复肾脏。
我今年54岁,肾衰还是在很初期阶段(eGFR 68ml/min/1.73m2),吃降血压药多年。
Q1: 若根据广告,肾衰是否有逆转的希望?否则,广告是否具误导性?
Q2: 我想尝试一切可以延迟或逆转肾衰的可能。我适合吃这产品吗?
谢谢医生解答。
慢性肾病,定义上是不会逆转的。如果真的恢复,那当初便不是慢性肾病,而是急性肾病,因为停止了某些伤害肾脏的因素后,而有所好转的。
当然,肾功能就如一般身体功能,即使是再稳定,也有些许日常波动起伏,因此,偶尔可能让病人以为有恢复的迹象吧。
至于广告宣称能修补或逆转肾功能,我就不多加评论了,希望读者多以科学根据而自己定论吧!
问:最近日本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被爆服用后伤肾还造成有人死亡。我母亲之前在中医建议下有服用红曲胶囊,主要是想降低胆固醇,但是看到新闻后停药了。
Q1: 请问红曲有哪些功效?真的会影响肾功能?
Q2: 我母亲67岁,除了胆固醇较高,没有其他疾病,可以继续吃吗?
Q3: 中医有哪些治疗或中药能够降低胆固醇?
谢谢。
医生解答:
根据马来西亚卫生部的资料,马来西亚并没有入口日本小林制药的红曲保健品,本地市场的红曲保健品应不受影响。考虑到最近有关红曲保健品质量问题的报道,如果你的母亲还有顾虑,建议暂时停止使用红曲胶囊,并向医生或药剂师咨询确认。医务人员会根据她的具体情况和身体状况,为她制定合适的降胆固醇方案。
医句话: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并不是竞争关系,两者是可以相辅的。有些血液透析患者最终会需要腹膜透析,反之亦然。举例,当患者已经没有更多的静脉放置导管,就只能选择腹部了,并不是说选择哪种透析治疗就得“从一而终”的。
唐:唐嘉绵医生
罗:罗杰泷医生
问① 患上慢性肾病,最终都要“洗肾”吗?
唐:所谓慢性肾病,意味着肾脏已遭受到无法逆转的损害,临床上分成5期。当一个人的肾功能低于15%,即处于慢性肾病第五期;当第五期慢性肾病进入到最后阶段,即末期肾病,便需要肾脏替代疗法,像是肾脏移植或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了。
问:身体细胞每天都在更新,需要多补充蛋白质,这个说法我懂,但是一名医生告诉我,吃太多蛋白质可能会加重身体负担而引发慢性疾病,那到底要多补充还是少补充蛋白质啊?
答: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是构成身体内许多细胞、抗体及肌肉组织等的基本结构单位,补充足量的蛋白质有助维持人体肌肉、皮肤、酵素、血液及抗体之制造,对维护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一天需要补充多少蛋白质会依一个人的年龄、体重及身体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一般健康成年人在非运动状态时,每天每公斤体重最少要摄取1克的蛋白质,例如:一名50公斤的成年女性,一天摄取大约50克的蛋白质就可以满足基本的营养需求,而孕妇、运动员及青少年则需要额外摄取更多的蛋白质。
举例来说,讲求肌肉耐力和力量的运动员,每公斤体重一般需要摄取1.2至1.7克的蛋白质,才能补充因高强度肌肉训练而快速流失的肌肉蛋白。虽然运动量越大,蛋白质的需求量就越大,但仍须适量摄取,并非加倍食用就能加倍增长肌肉,而且在某些状态下,摄取过多的蛋白质可能还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医识力现场讲座:你问医生答(上)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肾衰老是必然现象?再多干预也徒然?
——中西医出招 联手顾肾
日期:2023年8月20日(周日)
主讲:肾脏内科顾问尤雄淞医生
主持:中西医林仁吉医生
1)血糖5.9mmol/L,血压110/75(有吃药),胆固醇6.5mmol/L,医生建议吃胆固醇药,这是必要的吗?
答:这胆固醇分数是总胆固醇吗?只因总胆固醇分数是有分好与坏,所以无法作为指标。坏胆固醇也被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般上高于2.6mmol/L就超标,因此,若你的LDL-C的指数是6.5mmol/L,就稍微偏高,那你就需要吃药控制。
医句话:
大部分肾病是无声无息的,例如慢性肾病在第五期时才有明显症状,因此不仅是医生,患者也须加强醒觉才能及早求医。在管理肾病这条漫长路程,患者不是局外人而是参与者,医生及护士则是“队友”,因此患者必须尽本分,包括在家量血压、血糖及体重,复诊时和医护人员讨论如何更好管理病情,让肾脏不轻易被“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