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遇见医生

吴奕品/癫痫发作 勿塞硬物入嘴

助病人侧臥 确保呼吸通畅

不久前在脸书上看见一个视频,像是本地某剧集的部分情节。只见躺在床上的病人口吐白沫,双眼翻白,全身不停抽搐着,显然是羊癫疯发作的情节。镜头接着转向一位女医生,将听筒掛在肩上,飞奔过去,拿起电筒检查双眼瞳孔。紧接着她接过一支金属汤匙后,便将它塞入病人嘴里。过后还出现一个情节,女医生愤怒的质问一位男士:“现在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将视频看完后我既想笑,又想哭。

一般人在面对癫痫的状况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将汤匙、筷子,甚至是自己的手指插入病患的口中。大家似乎都不担心自己的手指被咬断,愿意牺牲小我,来防止病人咬伤舌头。殊不知如此举动是非常具危险性的。若是插入嘴中的物件是易碎的,将很容易导致碎物滑入呼吸道,造成致命危机。若是插入物件属于硬物,强硬将嘴巴撬开,也容易导致病患牙齿断裂,甚至是脱臼或软组织受伤等后果。断裂的牙齿也有可能滑入呼吸道。

成人健康

周志辉/胆固醇不再分好与坏?

饮食对体内胆固醇影响有限

当2015年美国的饮食指南指导委员会(DGAC)不再为胆固醇的摄取量设定300毫克的建议上限,扭转了过去长达半世纪的旧有观念,网络就陆续冒出“胆固醇有益无害,不再分好坏”等更劲爆的说法,为胆固醇做了180度的大平反,胆固醇是否真的没有好坏之分?虽然胆固醇对身体健康很重要,但在拨乱反正的同时,这些网络说法都正确吗?会否影响民众对健康资讯的客观判断?

早在1960年开始,民众就不断被灌输摄取过多胆固醇有害健康的概念,民众在长期的教导下早已把胆固醇视为洪水猛兽。当大家一味想办法降低血胆固醇的同时,更忽略了胆固醇在健康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和强化血管不可缺少的脂质,也是人体制造胆汁、维他命D、肾上腺皮质素及性贺尔蒙(如:女性贺尔蒙、睾固酮)的重要材料。

我们体内的胆固醇只有10~15%是与饮食有关,研究发现从正常食物所摄取的胆固醇对血胆固醇的影响其实有限,与心血管疾病也无直接关联。当从饮食中摄入过多的胆固醇时,自身合成的胆固醇就会减少,而当我们体内的胆固醇不足时,肝脏则会自行合成更多的胆固醇来因应需求。

生病遇见医生

【特约专栏】谢建裕/小小一根鱼骨

今早,隔壁房又传来小孩的哭闹声。“谢医生,5岁男孩,昨天晚餐时误吞下鱼骨,卡在喉咙。我尝试放入喉内镜检查,但他不能合作,已尝试各种方法了,仍然看不到鱼骨的所在。X光片上也看不到任何异物。照我看,需要安排入院,进行全麻醉内镜检查了。”住院医生一口气向我汇报了整件病例。

“等等,先让我看看。” 门才一打开,小男孩就如惊弓之鸟,又再大哭起来。看起来,刚才他应该是受过一轮的“折磨”吧。身边的父母也显得很忧心。毕竟,小孩须入院进行麻醉,对家长来说是一件大事。花了一段时间的安慰和沟通,渐渐和他建立起信任。“不然让叔叔看看好吗?不痛的。一会儿,爸爸就会买冰淇淋给你吃。”这是我们对小孩常用的“骗术”。虽然是旧套路,但还蛮有效的。

与其使用令人生畏的内镜检查仪器,我从抽屉里掏来了较少使用的头灯,掛在额头上。至少看起来不会那么具有侵略性吧!“小弟弟,张大嘴巴,让叔叔看看有没有蛀牙?”又是一句谎话。但是,总比“让叔叔从你的喉咙捉出鱼骨”来得安心吧!小嘴一开,就看到貌似鱼骨,插在右边扁桃腺下方,只露出一毫米的尾端。轻轻地用齿形镊子一夹,长达一厘米的鱼骨就出来了。如不仔细看,还真的会错过这支露出冰山一角的鱼骨。

生病遇见医生

狂抽烟兼三高致中风后 发现颅内巨动脉瘤

丁先生,58岁的商人,三高兼手不离烟,出血性中风后发现脑袋里有一颗巨型动脉瘤。

为了经商,家住登嘉楼的丁先生常在东海岸到处走动,生活作息毫无规律,三餐不定食,高血压药物也常常忘记吃,明知道自己有三高,却仗着身体没有出过大问题,烟酒不拒,一天至少抽一包烟。

今年3月中,他突然感觉左侧身体动弹不得,接着就倒下不省人事。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关丹某私立医院的病床上,医生告诉他右脑有出血性中风,血块相当大,必须紧急开颅,取出积血。

在医院躺了9天后,他的左侧身体慢慢恢复正常,又能活动自如,想到自己从鬼门关转一圈回来,丁先生心里充满感恩和喜悅,也没有想要追究之前为何发生出血性中风,就欢天喜地出院回家去了。

3个月后,他因为频频头痛而再回去医院检查,在脑血管造影下,看到右中脑动脉长了一颗巨大的动脉瘤(Giant Aneurysm),因病情非比寻常,医生建议他到马大诊疗。

丁先生打自心里抗拒治疗,他心里有一把怒火在烧着:“之前已经做了一次手术,为什么现在还要再做一次?为什么上一次的医生没有发现问题?”

亲子妇幼

谢建裕/与玩具最深层的接触

早上,刚到医院,电话就响了。电话另一端传来本科值夜班的住院医生。

“谢医生,我现在急诊室。有一个6个月大的男婴,昨晚开始突然呼吸困难,呼吸时有喘鸣(嘈杂的声音)。在X光片上,我看到在他的右肺部有异物和发炎的情况。”

我顿时纳闷,6个月的婴儿怎么可能自己取物放进口里,吞下去呢?这年龄的婴儿连爬行都还不会,怎么会自己“觅食”呢?无论如何,当务之急是把异物取出,以防支气管阻塞恶化,肺炎加剧。“马上通知麻醉科,安排支气管内镜检查,取出异物。”

上呼吸道(主要在支气管)异物吸入通常发生在一两岁儿童身上。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自己走动,搜索,把有趣的东西放进嘴里。一个不小心,异物就被吞进喉咙里。如果吞进食道,下至肠胃,情况还不至於那么紧张。但如不幸的,异物跌进呼吸管道,阻塞气管,因噎造成窒息,生命岌岌可危啊!这情况就像新闻曾报导的多宗个案,如某某儿童吞下食物(如鱼丸,水果种子)不小心,食物卡在气管,窒息而死!小小宝贵的生命,在几分钟的挣扎中就没了。

支气管异物阻塞分秒不得拖延

生病遇见医生

吴奕品/心肺复甦术 助心脑供血流及氧气

去年的某一天,一如往常开着车子前往诊所工作,途经一宗交通意外事发现场。只见两辆休旅车已被撞得面目全非。车子旁一位妇女将一位男童紧紧抱在怀中痛哭,男童一动也不动,围观路人也一动也不动。我想,很多时候不是路人们不愿给予帮助,只是不知该如何伸出援手。

我见状马上将车子停在路边下车协助。在表明身分后马上为那不省人事的男童进行创伤评估,却发现脉搏与呼吸皆已停止。在确保自身安全以及已有人召唤救护车后,我马上为他进行心肺复甦术(CPR)。

我在1998年学习并掌握了心肺复甦术,至今已近20年,间中也经历了美国心脏协会针对心肺复甦术指南4次的修改及更新。每一次的更新,除了针对急救系统,技术及质量的改进外,旨在让大众更容易明白并掌握这项技能。而2015年最新指南更提到了未经训练的非专业施救者的重要角色。大众若能掌握基本的急救原则,受益无穷。

我们也常听闻某某人突然心脏骤停,未能即时给予急救而错失救命良机。当我们在面对紧急状况时,正确的做法又是什么?在急救时,首先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为他人进行急救。急救人员最为重要的原则便是“平安出门,平安回家”。在危险的环境下进行急救,害人害己。

专题

脊椎、颈椎疾病 影响健康之首

大量的临床医学研究证实,80%以上的慢性病都与脊椎错位、脊神经被压迫有关。颈椎疾病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影响健康十大疾病之首!因此,脊椎错位不是闹着玩的,它随时会影响一个女人的体态之美、导致内分泌失调,造成脸上长斑,甚至肥胖,可说是女人的美丽杀手。因为脊椎除了链接脑也连接着五脏六腑,脊椎作为人体的高速公路,需要输送养分到五脏六腑和负责传送各项指令,使内脏获得良好的控制与平衡的神经。为此,五脏六腑共同维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并保证了人体的健康与美丽。所以说,脊椎和五脏六腑越健康,女人就越美丽!

陈韦延医师说:“美丽的人生,来自健康的身体、思维和心灵,如此一来,眼睛所及的都是美丽的风景。”

长期脊椎偏离
各器官功能会受影响

生病遇见医生

打鼻鼾,很普通吧?

这已是第三次的复诊了,如意料之中,他还是和以往一样“大摇大摆”的走进我的诊室。
小民的妈妈如犯错的小孩一般,一见到我立即辩护说:“我已经尽量控制他的食量了,但不知怎么他的体重就是下不来。

小民今年才6岁,但是站在他妈妈身边的时候,他就像一个小巨人。圆润的脸加上胖乎乎一节节的手臂,他就像是米其林轮胎宝宝似的。护士递来他的身高体重报告,我说:“小民,你的体重就要超越叔叔了。”妈妈无奈的苦笑。

一年前,小儿专科的同事介绍小民给我的时候,主要是他的睡眠受影响和严重的打鼾。小民不止打鼾,妈妈还不时留意到他睡眠时停止呼吸的现象。

这停止呼吸的情况维持10秒左右,严重时长达20秒。

饮食营养

周志辉/蔬菜含硝酸盐属正常

饮食均衡、多样化就无需担心

讲到香肠、腊肉含有硝酸盐,很多人就会联想到癌症而感到害怕。近年有不少传言针对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及可能致癌风险大做文章,硝酸盐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蔬菜含有硝酸盐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却让许多不了解硝酸盐的民众感到害怕。

日常饮食中所摄取的硝酸盐(nitrate),大部分是来自蔬菜(尤其是叶菜类),这些硝酸盐除了来自土壤或水,部分是来自肥料。近年有报道大字标题,警告有市售蔬菜的硝酸盐可能过量,食用恐怕会有致癌风险,此话一出立即吓坏很多主妇。

不少网络资讯为了吸引读者的点阅率,都喜欢下有毒、超标或致癌等标题,但要探讨蔬菜或饮食中的硝酸盐到底孰多孰少,存在一定的争议性。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种类、季节、光照、温度、肥料、采收时间和烹调方法等,而蔬菜特性和氮肥用量算是当中较关键的因素。

对土耕蔬菜而言,要控制硝酸盐的多寡并不容易,即使严控氮肥的施放时间和用量,也可能因温度、水分管理及土壤微生物等变量,最终导致硝酸盐的累积;相较之下,水耕蔬菜只要在采收期前数天大幅减少或停止供应氮肥,就能减低及控制硝酸盐的含量。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