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尿失禁羞于启齿 仅有31%人寻求治疗

珠丽雅是一位照顾了尿失禁母亲4年的女儿。她母亲在2014年开始有尿失禁问题,但她与其他手足都没有察觉,导致母亲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治疗。她表示,她是在半年后才发现母亲有尿失禁问题,经常尿湿裤子,家里也经常飘出尿味,但母亲却始终不愿就医,因此他们带母亲出门时都需要準备好衣服替换。

“我曾建议母亲搬来跟我一起住,方便我照顾她,但她怕麻烦我们,也觉得可以自理,所以一直不愿意。在无法之下我只好每天下班回去帮她清理,让她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一年之后,她终于愿意搬来跟我同住,我特地应她的要求,装修了房间,让她方便上厕所。”

“虽然如此,但母亲还是坚持不要见医生,也不要用纸尿裤,所以还是每天早晚都要抹地,才能消除家里的尿味。母亲坚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最终接受我们的建议,使用纸尿裤,也愿意接受治疗,才解决了尿失禁问题,现在甚至可以出门去旅行。”

每个人在婴儿阶段,使用尿布或纸尿片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活到老年时要使用纸尿裤,却觉得是非常难为情或沮丧,而不愿意面对失禁问题及寻求治疗,使到失禁问题日益严重,甚至设法对孩子隐瞒病情。

亲子妇幼

黄东来/关爱

就和往常一样每周一次都会去为一名年近70岁的Aunty Leong做针灸,中风有好几年了,行动不便、长期坐在轮椅,和儿子媳妇一起住。她已经错过了治疗黄金时期,双脚已经萎缩很严重,现在能做的是维持性治疗,若想要完全康复,如同常人般活动恐怕很难。

一天,看她的脸色有点不悅,郁闷的样子,从她身上散发的磁场有点不对劲,那是负面的磁场,感觉压迫极了。这种压迫感觉不止一次了,所以也没多问。针灸后,她突然杀出一句说:“医生,好无聊啊!每天在家好闷,没事情做,想出去也出去不了。”

“没办法啊,aunty,孩子每个都必须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回复的语气显著无奈。

不久,女儿过来了,聊了几句想瞭解一下情况。原来孩子平时因为工作的关系,无法带她出去是情有可原。谁知,就连周末和公假都没有出去走走。就算他们一家出去购物,竟然是留下她一个人在家;一家人出去吃饭,只是打包外卖给她,不带她一同出去解解闷,透透气。追问为何不带Aunty Leong出去,女儿竟然回答说,因为他们一家住在店舖楼上,要把她带出去,必须撑上撑下爬楼梯很是麻烦,也很浪费时间。

一旁的Aunty Leong原来有听着我们说话,低头不语,心情更低落,额头几条皱纹更显示她的无奈又心淡。感觉气氛不对的我们就没有继续聊了,这毕竟是他人的家事,也不敢多加追问。

亲子妇幼

孩子

这是父母带着孩子来到诊所时常会出现的对话。

“请问小孩什么地方不舒服啊?”

“其实我也不知道,保姆说他又吐又泻。”

“请问吐了多少次?泻了多少次?多少天了啊?还有其他不适吗?”

“我们真的不知道,要问一下保姆,我也是刚刚才把他从保姆那儿接回来的。”

这其实是现今极为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年轻的双薪家庭,父母为了养家餬口必须双双外出为事业而拼搏,没有选择下唯有将孩子寄人篱下,让看护人代为照顾。当然,这并非什么大是大非的课题。我较为关心的是父母与孩子间的情感链结;父母愿意花多少时间发掘并瞭解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一切?

孩子们毕竟还小,他们的健康还是需要父母们下功夫花心思去瞭解,并参与及承担的。若是将孩子生下后就不闻不问,将一切责任推在看护人身上,实为不健康。试想想,身为人父人母尚且无法为自己的亲生骨肉多付出那么一点,多瞭解那么一点,又如何盼着毫无血缘关系的他人全然付出?连自己都不在意的事,旁人又岂会帮着在意呢?

关心孩子的健康并非只是将他们带到诊所看医生而已。所谓的健康也并非侷限於生理上的健康,更包括了心灵与社交层面上的健康。脸书上看护人为孩子庆生切蛋糕的各种愉悅影像,无法代表着孩子们身心灵的真实发展。

饮食营养

周志辉/咖啡致癌之说 源于丙烯酰胺

2018年3月美国洛杉矶的高等法院裁定,在加州贩售的咖啡产品必须在包装上标示“致癌”的警语,原因是咖啡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acrylamide)。虽然这项判决的司法管辖权只波及加州当地的咖啡店业者,但咖啡是很多人每日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当它被要求标示警语,难免会让人担心喝咖啡会带来致癌风险,但事情真的有这么可怕吗?

这次咖啡的争议是源于2010年一个名为毒物教育和研究咨询委员会(Council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n Toxics,CERT)的非营利组织,沿用加州在1986年通过的《65号提案》(Proposition 65)对许多咖啡业者提出诉讼,控告他们未在商品提供清楚及合理的警语。65号提案算是一部消费者的知情权法(right to know),当中被指控可能致癌或具生殖毒性的物质近900项,丙烯酰胺就是其中一项。该法规定在加州销售的消费品,若含有清单中列明的物质,除非业者能证明商品无害,否则就必须标示警语。

成人健康

脊椎问题要“动”才能治癒 按摩推拿纾缓疼痛

脊椎骨,是支撑我们整个人的骨架,然而我们却不懂得爱惜它、反而伤害它,引发各种腰酸背痛问题,却又经常误以为是风湿疼痛。

按摩、推拿,是我们最常用来舒缓腰酸背痛的方法,但这些外在的力量,只能短暂的舒缓,无法根治,脊椎治疗才能解决问题。

脊椎医生吴佩佩说,马来西亚人是懒得动的族群,即使看医生,也是完全依赖医生帮他们解决问题,本身不做任何努力,所以往往一段时间后没有效果,就放弃治疗,长期忍受脊椎伤害所带来的疼痛。

毕业於澳洲的她表示,大马人的脊椎问题,往往是因为姿势不正确或长时间劳损所导致。她在澳洲医院工作时,大部分的病例都是普通疼痛,可能因为年纪或受伤所导致的脊椎或肩颈问题。

“但回到大马后,情况则很大不同,来见我的病人意外受伤的人佔少数,反而生活习惯引起的病痛佔多数。”

她举例如椎间盘突出症,很多都是因为拿东西姿势不正确,久坐姿势及运动姿势不正确弄伤,导致软骨磨伤,凝胶体流失,压到神经线而引发的疼痛感,而不是因为骨骼退化所造成的问题。

饮食营养

周志辉/滴滤式咖啡比较健康? 适量饮用最好

讲到咖啡对健康的好坏,话题总离不开咖啡因,但咖啡其实还有几个值得讨论的成分,如:绿原酸、咖啡醇和咖啡豆醇等,这些成分与喝咖啡所带来的生理变化也有很大的关联。随着不断有研究对咖啡的一些疑惑(如:骨质流失)加以澄清,咖啡因以外的成分也陆续被广泛讨论,有部分迷思和观念值得探讨。

有关喝咖啡对健康好与坏的研究很多,正反意见两极,但咖啡早已是大家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喜欢咖啡的人和市场并未因此而减少,除了常听到的黑咖啡、白咖啡外,近年也流行起绿咖啡(green coffee),但它并非绿色的咖啡,而是指一些以绿咖啡豆(即未经焙炒的咖啡豆)为原料所制成的萃取物。

绿咖啡被指有减肥、减脂的效果,是真的吗?它含有丰富的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其含量大约为4~12%,咖啡因相对只有1~2.5%。不过,绿原酸并不是绿咖啡豆独有的成分,其他植物也会含有绿原酸。

成人健康

黄宏圣/假酒

其实,假酒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事。只不过这次那么多同时发生假酒中毒案件和十多人因假酒而翘辫子,再度引起人们对假酒的关注。

一般酒精饮料是乙醇(ethanol),而假酒是缺德的商人为了赚更多钱而把甲醇(methanol)加入在真酒当中。甲醇本身毒性低,而且是工业用途相当广的溶液。但是在人体内,甲醇会转换成甲醛(formaldehyde,就是新家具或刚整修的室内所散发出刺鼻的味道),接着换成具有毒性的甲酸。甲酸能抑制呼吸(使细胞死亡)和 破坏神经系统(导致失明)。临床上称为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

除了喝下假酒而导致甲醇中毒,有些案例则是小孩不小心喝下家里或者工作场所里的工业用甲醇,例如清洗冷气机时用的清洗剂。要是怀疑甲醇中毒,马上送去医院急诊室。一般会进行洗胃、血液透析,或用解毒剂(fomepizola)。除了这些方法,还有一个以毒攻毒的方法,就是喝酒。

成人健康

40%大马人高血压 定期检查预防胜于治疗

“医生,我在家量血压时,发现我的血压飙升了,就马上来找你,但来到你这里之后,血压又恢复正常,是不是我家的血压仪有问题?”

“我有去见医生啊,只是没有吃医生开给我的高血压药。我看网上说,吃这些药会吃坏腰子,所以医生叫我一天吃两次,我只吃一次,量血压时很正常,就一次也不用吃。”

“我这么年轻,又没有高血压,不用定期检查的啦,何必浪费那些钱!”

这些都是民众对高血压错误的认知,高血压虽然是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的疾病,但不意味年轻就不会有高血压问题,就无须做血压检查。

根据医生专业建议,18岁以上的成人,每年至少要做一次血压检查,以确保血压保持正常。再者,服用高血压药只是控制血压,高血压是无法根治,但若不吃药,病情就会加剧,引发中风及心脏病的风险就更高。

马来西亚高血压协会主席拿汀谢玉珍高级顾问兼教授强调,高血压缺乏症状,因而被称为无声杀手,若置之不理,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疾病如中风或心脏衰竭,最终导向死亡,因此了解其病因,症状以及正确管理方法是非常重要。

生病遇见医生

分享

病人及朋友常问我,怎么那么“红”,每个月在报纸上出现那么多次?怎么那么多时间,能写文章还能出书,还要到处去拋头露面给讲座?怎么不安分的呆在诊所好好看诊,尽是做一些无谓事?

分享是一种美德,其实我在做的就只是“分享”那么简单,以书写或口述的方式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事。我始终认为医生不该只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看诊过日子。在我们周围社区仍有许多人没机会接触到医普知识,或是只接收到错误资讯。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主动踏入诊所或医院寻求医疗援助。正因如此,医生更需要卸下自己给人的那种传统刻板高高在上的身分(印象),多走入人群与人接触、沟通、交流。

只是,分享也有其侷限,文章与讲座的作用,旨在于提升大家对疾病的普通常识,让大家有所醒觉及更加瞭解。切勿依赖所分享的文章或演讲用以诊断自己疾病,或成为自己疾病的处理方针。最近常收到一些读者或病人透过脸书发来短信或照片“问诊”。只是我爱莫能助,无法单凭一两张照片以及简短的几行文字做出诊断或决定医疗处方。

须知,中医有望闻问切,西医也有视触叩听,一切皆离不开详细问诊与临床体查的原则。我纵然愿意尽我所能将我所知无私分享,但也期盼读者或病患能更有智慧及更加成熟的接收讯息。

生病了,请看“实体医生”,而非透过脸书看“电子医生”。

 

银发保健

黄东来/谈中医对突发中风应对措施

脑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危险性极高的疾病,是老年人的三大死因之一。由于脑中风大多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而且发生在居家比较多。若应对措施不当,很容易会引发不良后遗症甚至危害到生命,这也会造成看护者的压力。

1.该如何判断家人是否中风?

脑中风虽发病急,但是有前兆的,一般会出现频打呵欠、流口水、视物不清或手脚麻痹。家属可以做3个测试,3个测试中若出现一个就可以考虑脑中风了。

  • 语言测试:请患者复述一句短语,看他是否说话不清楚或者无法说话。
  • 微笑测试:请患者“露齿”或微笑,是否一侧面部表情不正常。
  • 举手测试:请患者闭眼,双臂平举10秒钟,是否出现一只手臂无法维持。

2.确定中风,应该如何应对?

对于神智清醒的中风患者,家人必须安抚其情绪,避免他们过度悲伤或焦虑不安,而引起血压的不稳定,并把握黄金时间,送去医院接受适当的治疗。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