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唐秀萍/新年新希望 你我他都“行”

20230204ys02

“回顾这3年,因疫情我们经历了数次的行动管制到现在的经济开放,生活渐渐回归正常。随着全国大选于去年落幕,盼新的领导层可以带领我国迈向更好的明天。所以若要用一个字来形容我在这年的期许,我会选择‘行’。新年新希望,你我他都‘行’!”


 

问医

戴之欽/恪守本分 勿忘初心

“医学界一直在变化中,其实这是必然的现象。不断的改进和变化才能提高医学的水平,更有效的造福大众。冠病的来临,让我们更觉察到这变化的重要。
新的一年,希望能带来更大的变化让大家受益。但在追求不断的变化中,医学者切记:恪守本分,勿忘初心。”

 

20190707_DrTai
戴之欽医生(骨科顾问)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问医

陈佳麒/大汗淋漓饱餐后 忌立即洗澡?

问:我有两个一直存在脑海的疑问想要请教医生,第一就是从小长辈每次都嘱咐说,倘若在大汗淋漓时,比如说运动后,没有把汗擦干就去冲凉,要么会有皮肤病,不然就是会有其他问题,比如寒气入侵或者感冒等,这到底是真的吗?还是运动后洗澡有哪些禁忌?

再来就是长辈也说吃饱后不可立即洗澡,否则会造成健康伤害,这到底是真有此事?抑或是以讹传讹呢?

医生解答:

问医

唐云华/糖友截趾后伤口反覆 控糖顾足回诊助改善

问:医生,我是一名糖尿病患,之前发现脚底有伤口,从去年5月开始,我的伤口范围越来越大,到了8月份时,伤口更开始流脓且有臭味。

之后政府诊所的医生指示我做C&S拭子,样本显示是绿脓杆菌(pseudomonas)。

其实回看这些年来,在2006年,我的左脚曾因细菌感染而截了一根脚趾及进行了清创手术,到了2007年,我的手术伤口看起来已经痊愈了,没想到到了2008年又再破皮。

辗转几年过去了,我的伤口反反覆覆,但我每天都有去诊所或医院洗伤口,只是不晓得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形,这让我忧心不已。

医生解答:

问医

黃轩/染疫后健康大不如前 如何好好过年?

问:我之前曾确诊COVID-19,甚至一度须送往加护病房(ICU)使用呼吸器,庆幸是最终没事并获准出院,不过在出院后我发觉体能变差了,只要爬几层楼梯就会感觉有点气喘。

其实在确诊之前我的健康水平已不好,饮食不均衡及缺乏运动,加上长期熬夜等,我相信那时若去做体检,一定是“满江红”的。

因此想请教医生,对于我这种死里逃生的人,或者是亚健康的人,该怎么在这个年照顾健康呢?或者有哪些忠告?


医生解答:

问医

罗华伦/献瑞 如吉祥之光

瑞为吉祥、吉利。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又如瑞雪霏霏;
瑞应(祥瑞的感应);
瑞星(吉祥之星);
瑞相(吉祥的征兆);
瑞物(吉祥之物);
瑞光(吉祥之光);
瑞日,瑞月(象征吉祥的日、月);
瑞兽(象征吉祥之兽);
瑞露(象征吉祥之露) 。

 

20230121_Dr Warren Lo
罗华伦医生(泌尿外科顾问)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问医

黃学谦/在ICU两个月无起色 转去普通病房更危险?

问:黄医生,你好。我父亲之前在政府医院进行心脏绕道手术,他有三高以及慢性肾病,eGFR是36,没有长期吃药。

之前因出现气喘及胸痛,在检验后才发现有3条血管阻塞,医生说不能进行“通波仔”,只能进行CABG。

可是手术后却一直昏迷不醒,我们有多次问医护人员,但只是大概被告知肺积水、细菌感染及肾功能也变差了,因此须洗肾。

这段期间,他一直都在ICU,至今已经快2个月了,最近听说要安排他转去普通病房。

Q1:请问黄医生,CABG转去ICU是否意味着手术有问题呢?
Q2:为何患者在ICU也会出现细菌感染呢?
Q3:患者在ICU是否有一个期限呢?比如不能超过多久?
Q4:若患者在ICU也不见起色,那转去普通病房岂不是更危险?
Q5:医生可以给家属哪些建议呢?

问医

陈学瑜/血检幽门菌抗体高 未必当下确诊 吹气或内窥镜更准确

问:陈医生,附上我过去两年的验血报告,想要了解下到底我需要吃降胆固醇的药物吗?

我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很高,喉咙经常会有卡卡有痰的感觉。有时会觉得很难呼吸,诊所医生说有可能是胃酸倒流引起,请问这与我幽门螺旋杆菌有关吗?需要治疗吗?

最近会觉得有些许难呼吸,然后左手和脚有点僵硬的感觉,记忆也有点差,心情会紧张,我50岁就停经了,今年54,没有什么更年期大症状。

请问现在这症状跟荷尔蒙减少有关系吗?还是血管的胆固醇有关呢?附上我有在服用的药物清单,希望获得医生关注。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