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

更年期为女性必经之路 科学饮食助力身心健康

医句话: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通常发生在45至55岁之间。在此期间,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带来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如潮热、骨质疏松、代谢减缓及情绪波动等。因此,合理的营养摄入包括针对性的营养辅助品,不仅能帮助女性顺利度过更年期,还能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踏入更年期有哪些生理变化与营养需求呢?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女性的身体会经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首先,骨密度的降低使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增加,尤其是在绝经后,钙的流失速度加快,骨骼变得脆弱。

此外,心血管健康风险也会增加,雌激素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随着水平下降,血脂水平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风险上升。

与此同时,基础代谢率的下降使女性更容易出现体重增加,脂肪分布也可能从臀部和大腿转移到腹部,这不仅影响体型,还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则可能引发血糖调节问题,增加二型糖尿病的可能性。

饮食营养

方婉靖/常喝豆浆会得乳癌吗?

许多人担心常喝豆浆或食用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和天贝等)会增加乳癌风险。这是一个备受争议且容易引起混淆的问题。然而,目前的科学研究并无证据显示黄豆摄入量与乳癌风险之间有直接联系。因此,不需要特意避免食用黄豆及其制品。

黄豆含有一种名为异黄酮的活性化合物,由于它被认为富含雌激素(女性荷尔蒙),因此有人担心可能会增加乳癌风险。然而,这并不属实。异黄酮属于植物雌激素,能够发挥弱雌激素样的作用,不但不会提高乳癌风险,还有助于维持雌激素的平衡,从而降低乳癌风险。许多研究表明,富含全豆食品的饮食可能具有保护作用,并降低乳癌的风险。一些研究还显示,与无食用或少摄入黄豆食品的人相比,多食用黄豆食品会降低乳癌幸存者的复发风险。此外,黄豆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和抗氧化营养素,这些对健康也有益。

黄豆异黄酮常被提取并制成补充剂,用于调节女性荷尔蒙水平。这些补充剂通常含有较高剂量的异黄酮,且常被认为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特别是在长者女性中。一般来说,黄豆异黄酮补充剂是安全的,并可能降低乳癌风险,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需要个体化的医疗建议。

饮食营养

日常饮食摄足胶原蛋白 肠道菌群多样性助抗衰老

医句话:
随着健康老化的意识提升,如今抗衰老食品或产品可谓比比皆是,其中最为常见就是胶原蛋白;从营养角度来看,很多天然食物皆有类似胶原蛋白的效果,只要搭配得宜,从日常饮食亦可摄到所需营养,再加上健康作息,以最低成本做到抗衰老并不难。

“抗衰老食品真的有效吗?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何谓抗衰老食品,尤其是胶原蛋白。一提到抗老化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胶原蛋白,关于胶原蛋白的保健品更是比比皆是。

近期的研究显示从不同动物来源的水解胶原蛋白可帮助改善真皮胶原蛋白合成、增加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蛋白合成、增加真皮密度、改善皮肤的保湿度和弹性并减少面部皱纹。

然而天然食物内的胶原蛋白也有类似的效果。因此不需要特别购买胶原蛋白产品来达到抗老的效果。

其实摄取充足的蛋白质可以帮助成纤维细胞制造更多的胶原蛋白。此外,通过人体消化后从食物获取的胶原蛋白肽也有抗氧化和抗发炎的作用,帮忙从皮肤细胞中移除活性氧。

所以大家可以先依据个人营养需求摄取充足的蛋白质,确保身体每日可获取充足的胶原蛋白,以此作为抗衰老饮食的第一步骤。

靠燕窝抗衰老挑战大

饮食营养

刘怀友/如何外食比较健康?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健康的外食选择变得愈发重要。为了保证营养均衡,我通常会选择杂饭。它的优点在于可以灵活搭配食材,令每一餐都能兼顾口味和营养。

一般而言,我会选择两份蔬菜和一份蛋白质。蛋白质的来源可以是豆腐、鸡蛋或是肉类,再搭配一份水果,这样就形成了一餐均衡的饮食。

在选择杂饭时,尽量避免油炸或多汁的食物,例如炸鸡、柠檬鸡块和泰式炸豆腐等。这些食物往往含有较高的热量和不健康的脂肪。如果实在找不到杂饭,白斩鸡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记得请老板加多一些黄瓜,很多鸡饭摊还会提供青菜,这样的搭配更加有利于健康。

走进快餐店时,我会选择汉堡搭配沙物,而尽量避免炸鸡、炸薯条和快餐店的甜点等高热量食品。如果真的想吃炸鸡,我建议只吃一片,并将皮扒掉,避免蘸酱,这样可以减少糖和盐的摄取。尽量选择清淡的搭配,有助于保持健康。

如果来到马来西亚的嘛嘛档,我通常会选择甘榜炒饭,并请求老板加多一些蔬菜。为了减少糖分的摄入,我会选择搭配无糖的柠檬水或无糖柠檬红茶(limau/teh limau)。炒面或炒粿条虽美味,但常会使用大量的酱汁调味,容易导致钠超标,因此我会尽量避免这类选择。

减少饮料糖分摄入

饮食营养

高剂量未必好 重症营养支持有学问

医句话:
面对危重疾病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看似容易,实则不简单且复杂。通过证据等级黄金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一一揭晓,高剂量蛋白质、维生素C及益生菌补充不仅对患者无益,反而可能有害;至于健康的人若可以从食物中摄取所需营养,压根儿不必透过保健品来补充营养,只需做到均衡、适度及多样化饮食即可。


“你知道什么是重症营养吗?或者何谓危重患者以及重症监护病房有什么用途呢?首先危重患者指的是生命受到威胁过程的患者。他们通常出现一个或多个器官衰竭,如肺、心脏、肝脏、胰腺、肾脏和大脑。如果没有医疗干预,患者健康可能会受到严重的伤害或死亡。

危重患者通常在重症监护病房或加护病房(ICU)接受治疗,并需要生命维持系统治疗,如机械通气(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 、升压药或血管活性药(如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来提高血压和增强心肌收缩力,或肾脏替代疗法及透析(间歇性或连续性)。

导致患者病情危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严重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急性肾损伤、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创伤、心脏骤停、重度哮喘、重度中风、急性肝功能衰竭及急性胰腺炎等。

饮食营养

王美燕/如何避免情绪化饮食

生理性饥饿是因为身体需要能量或营养而逐渐性发生的,一旦被满足就能带来较长时间的身心满足感。但是,一些人在面对生活上的负面情绪如压力、愤怒、恐惧、无聊、悲伤或孤独或时会选择进食来压抑或安抚心中的情绪,就像是把肚皮挤满就有种莫名的满足感一样,忘了烦恼,这就是所谓的情绪性进食。

情绪性进食属突然发生且容易引发更多的进食来缓解心中的各种情绪。这时候就会对低营养价值、高热量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产生渴望,通常被称为“疗愈系美食”,包括冰淇淋、饼干、巧克力、薯片、炸薯条和披萨等。因此,这也成了不少想要摆脱不健康饮食族群的绊脚石。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用食物来应对情绪的循环会产生内疚和羞耻感,导致更多难以处理的负面情绪。

通常会以暴饮暴食来麻木自己的人都没有好好正视当下的情绪,只想要用食物来麻木自己。其实我们无法逃避焦虑、压力、失望和悲伤等情绪,它们是需要日常管理的长期存在。有时候负面情绪会让我们在面对某些食物时失去理性,寻求食物作为慰藉。

记录情绪 改变饮食习惯

饮食营养

在家煮得巧 在外选得精 聪明控“盐”值

_

 

医句话:

盐吃太多伤身,是引发各种健康问题的隐形诱因。血压升高或高血压与高盐饮食密切相关,是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此外,钠摄入过多也会增加患肾病的风险。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钙质流失,影响骨骼健康。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减少盐摄入量。

“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摄入的盐量或钠已经超标?根据马来西亚社区盐研究(MyCOSS),国人每天摄入超过3000毫克钠,远远超过马来西亚卫生部(2020年马来西亚饮食指南)建议的每天2000毫克。这成了重大的健康隐患。

饮食营养

【健康医疗网】小心水果陷阱 吃错热量倍增

许多夏季蔬果富含矿物质及维生素,能帮助身体代谢,丰富的纤维含量,对于维持肠道及血管健康也有助益。另外,不同颜色的水果含有不同的植化素,是身体抗发炎及预防疾病的好帮手。

根据台湾国健署的每日饮食指南建议,每天应摄取至少2份水果,而每份的分量,大约是一个女性的拳头大小,若为切块的水果,则以饭碗的7分满为一份的量。营养师傅茵指出,平均而言,每份水果的热量约60大卡、糖类15公克;许多人误以为水果甜度和热量呈现正相关,其实不然,甜度高的水果,热量不一定比较高,也不代表糖类含量较多或容易导致血糖上升。

现代忙碌的社会中,许多人会以喝果汁来取代吃水果,但其实大部分瓶装果汁都是使用浓缩果汁还原而成,浓缩果汁在制作过程中,为确保品质会经过高温、高压、杀菌的过程,容易导致维生素流失,也会添加糖,且制作过程中,大多会过滤掉膳食纤维。现打果汁则有卫生安全疑虑,及应确认使用的水果是否新鲜。

傅茵营养师表示,水果干的分量要注意,因水果干是水果脱水而制成,虽然来自天然食材,看似安全、养生的小点心,仍然要留意摄取量,经过脱水后虽然缩小了体积与重量,但提供热量的葡萄糖、果糖仍存在其中,也就是说,即使摄取较少分量的水果干,也已经达到一份水果的热量。

饮食营养

你多久没体检了? 3大重点+关键指标 教你掌握健康主导权

医句话:
身体是我们最珍贵的资本。透过定期健康检查与指标追踪,不仅能及早发现潜在问题,更能主动调整生活方式,为健康打下稳固基础。健康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长期累积的成果。每一年、每一次的检查,都是你对自己与家人最深的关爱与承诺。

_

“对许多人而言,体检往往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是在应聘工作、升学深造或其他正式程序要求下才会安排体检。

然而,根据2023年国家健康与病发率调查(NHMS),在18岁及以上的马来西亚成年人中,每5人就有2人在过去12个月内没有接受过任何健康筛查。

饮食营养

曾锐杰/自製发酵食品 安全与健康兼顾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自制发酵食品越来越受到欢迎。泡菜、酸奶、自制面包及酵素等发酵食品不仅美味,还富含益生菌,对肠道健康大有裨益。然而,自制发酵食品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食物中毒。那么,我们该如何安全食用自家发酵食品,尤其是自制酵素呢?

自制发酵食品有哪些潜在风险呢?
1)微生物污染
自制发酵食品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包括细菌、霉菌及酵母等。其中一些有害菌可能产生毒素,如肉毒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发酵不充分或过度
发酵时间过短或过长,都可能导致食物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加。

3)糖分过高
自制酵素通常需要添加大量糖分,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肥胖及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4)营养素流失
发酵过程中,一些维生素或矿物质等营养素可能会流失。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