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食未熟食材 尽快接种疫苗 两招预防儿童肝炎

医句话:

“不明原因急性肝炎”这一词近日犹如一道笼罩在众多父母心中的乌云,皆因受害者为18岁以下的孩童,而我国早前一名4岁又11个月大的男孩因急性肝炎被送院抢救,最终须进行肝脏移植才保命的消息传开后,也让众多父母倍感焦虑,因此务必要多了解急性或慢性肝炎的初期症状,方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就医,让家中宝宝免于受害。

“当COVID-19在我国已出现趋缓的局面之际,加上疫苗拼图上最后一块终于补上,即儿童也开始接种疫苗,政府在近期已逐步给予全面开放,包括不再限制用餐人数、可出国旅游等,就连学校能全面恢复实体上课,本该是一片歌舞昇平之时,可是近期海内外爆发多起孩童出现不明原因的急性肝炎,却再次敲响了孩童健康的警钟,也叫众多父母担心家中孩子会否不幸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今年4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文告提及不明原因急性肝炎并给予警告,到了5月1日,全球已有20个国家出现了228宗疑是孩童出现不明原因急性肝炎的病例,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患者为1个月大至16岁的孩童,他们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急性肝炎,至今已造成至少1人死亡的悲剧外加10%患者须进行肝脏移植。

随后我国卫生部对此发出指示,所有政府或私人诊所的医生一旦发现1至18岁以下孩童出现黄疸症状、其他急性肝炎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嗜睡等,或尿液呈深色,须转诊到医院进行下一步病例管理。

早前沙巴一名4岁11个月大的男孩出现急性肝炎症状,并于3月份紧急送往一家私人医院就医,他不仅出现上述提及的症状,更严重的是肝功能出现恶化迹象,之后再转送到巴生河流域一医院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庆幸的是手术后情况良好并获准在4月21日出院。

大多数患童未打疫苗

他被检测出感染COVID-19,但这是否为他出现肝炎的导火线,尚须深入研究。不过早前大马已有一批医学界人士促请家有孩子但尚未接种COVID-19疫苗,须尽快安排接种疫苗,皆因根据现有的研究,大部分孩童患者皆未接种COVID-19疫苗,其中74宗病例检测到孩童患者身上有腺病毒存在,另外20宗病例则证实已确诊COVID-19,而研究也排除了疫苗与不明原因急性肝炎有关,但却有很大可能是与COVID-19有关。当然是否接种疫苗就能预防不明原因急性肝炎在现阶段仍言之过早,但无可否认的是,疫苗可降低COVID-19带来可能潜伏的伤害以及其他并发症等。

截至目前,这波不明原因急性肝炎的觊觎对象是瞄准了孩童,病例遍及了20国以上,包括英国、西班牙、以色列、美国、丹麦、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法国、挪威、比利时及罗马尼亚等,其中最多病例发生在英国,为人父母除了要多关注孩童是否出现哪些肝炎症状之外,更须了解到底什么是肝炎?该如何预防?这样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

何谓肝炎呢?其实肝炎是一个很广泛的医学术语,它是用来描述肝脏发炎的症状,肝炎可分为急性及慢性,急性肝炎指的是发生相对较快的炎症,持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可能会突然恶化,也可能会温和,而超过6个月则可视之为慢性,而这一波发生在孩童的趋势为前者,即急性肝炎。

人的肝脏每天须正常发挥它不同的功能,比如帮助消化或清理血液毒素等,可是一旦肝脏出现发炎或受损时,它就无法完成这些功能,且会出现红肿、肝功能下降以及肝指数过高。

那为何孩童会出现肝炎呢?常见的孩童急性肝炎病因有病毒及细菌感染,以病毒为例包括A型肝炎病毒、B型肝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D型肝炎病毒、E型肝炎病毒、腺病毒、EB(Epstein Barr)病毒、德国麻疹、梅毒、疱疹甚至是COVID-19,这也是为何医学界会一直鼓励父母要尽快给家中孩子接种COVID-19疫苗。

至于细菌方面则有鼠尿病中的钩端螺旋体、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嗜血性流感细菌等,最后就是寄生虫中的弓虫、蛔虫以及疟疾等也会造成肝炎的发生。

最怕猛爆性肝衰竭

其他造成肝炎包括代谢性疾病如黏多糖症(mucopolysaccharidosis)及肝糖原累积症(glycogenstorage disease),或者是吃入有毒东西以及药物中毒如错误使用乙酰氨基酚(PCM)、出现脂肪肝或酒精中毒等。

此外自体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基因型疾病如威尔森氏症(Wilson disease);缺血性疾病如血液中毒的败血症(sepsis);构造性疾病如胆管狭窄或闭锁及胆管囊肿等也会造成肝炎发生。

出现急性肝炎最担心是会引发猛爆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它的死亡率极高可达9成以上,且会引发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一般上它可分为4级,在最严重的第IV级就是处于昏迷状态(coma),但值得庆幸的是,孩童出现急性肝炎并引发的死亡率偏低,只有0.1%,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的预后都很好,这不啻让父母可以稍微放下心头大石。

 

_f
唐秀萍医生(Vivian Thong Siew Peng)
儿科顾问

有症状须抽血验黄疸

那身为父母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察觉孩子有急性肝炎的表现或症状呢?只要发现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肚子痛、一直申诉倦怠或累,加上出现黄疸症状,再检查他排尿时察觉色泽类似茶深色,那就可怀疑是急性肝炎。

很多时候上述症状仍会出现在其他疾病比如发高烧、食物中毒等,因此仍须咨询医生进行详细检查,特别是通过抽血来检验黄疸为准。

目前我国卫生部对这波不明原因急性肝炎严正以待,并发出指示不管在政府或私人诊所,只要孩童出现上述症状须转诊至医院。

或与腺病毒突变有关

哪个年龄层的孩童会是这波不明原因急性肝炎的特定受害者呢?答案是没有,因为它可发生在不同年龄层的孩童,甚至是新生儿。

新生儿是透过母体感染,如常见的酒精中毒或梅毒感染(TORCH),即巨细胞病毒、弓形虫、风疹、单纯疱疹及其他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或梅毒螺旋体感染,其中巨细胞病毒感染是较为常见。

截至目前针对这波不明原因的急性肝炎爆发有另一种说法,即可能与腺病毒突变有关,确实腺病毒F41型往往会引起诸如发烧、感冒、红眼、呕吐及腹泻等情况,严重可引起肝脏发炎,但这是针对免疫不全的孩童患者可能会看到有肝炎病例,一般健康孩童不曾见,因此为何这次会骤然出现多国孩童有急性肝炎,仍有待深入研究,其他也包括是否可能因长时间居家隔离或封锁,减少了孩童暴露在腺病毒的免疫反应等。

不过医学界给予的建议是腺病毒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包括通过呼吸道飞沫或接触带有腺病毒的表面,而预防之道与防止COVID-19传播是相似,如勤洗手、尽可能避免触碰嘴巴和脸等,因此尽管如今国内COVID-19已呈趋缓之势,采取如防止COVID-19的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少群聚仍是合适的。

对症下药让肝休息

急性肝炎是否能治疗?该如何治疗?首先医生必须先厘清是什么原因造成急性肝炎,并针对不同症状给予正确的治疗,再来就是让肝脏好好休息,诚如之前曾提及,肝脏肩负不同功能,唯有给予它适当休息,即能自愈和重生。

至于在药物使用则须视情况而定,比如缺水的话给予吊点滴、若是感染给予抗病毒、抗生素或抗霉菌的治疗,假如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失调须给予输血,血蛋白过低须输血蛋白,有黄疸症状须给予排黄疸素药物,严重的话则需要进行肝脏移植,一般情况下预后效果都很好,但是否会有哪些后遗症则须更多观察及追踪。

在预防方面我会特别强调两点,第一是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材,家长须注意孩子饮食营养摄取均衡及食材没有受到汙染,第二则是尽快接种COVID-19疫苗。

另外须注意的是肝炎可通过口粪传染,因此患者的尿液、粪便及唾液等须谨慎处理,生活中要注意空气流通及多洗手,简而言之就是维持正确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等。”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何建兴.2022.05.16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