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

李玉梅/个性化饮食才能持久

最近碰到了许久不见的病患,是一位年近60的女士。之前她来找我咨询的时候,被诊断为鼻咽癌第二期。尽管她饱受疾病和疗程副作用之苦,但她积极配合治疗,且斗志顽强个性开朗,完成放疗和化疗后,总算康复了。

这次再见到她,虽然各项健康指标都正常,但她明显情绪低落,往日挂在脸上的笑容也不见了。正当我想了解她的近况时,她抬起头,犹豫了一下,问道“Miss Lee,白饭是不是很不健康?我的孩子不让我吃白饭,说会导致癌症复发,只让我吃糙米饭。可我吃了几十年的白饭,换成糙米饭,我实在吃不惯。”

细聊后才知晓,出于对她健康的考虑,孩子们给她设定了许多饮食限制。禁吃白饭只是其中之一,现在的她饮食十分清淡且无煎炸,爱吃的食物吃不了,这导致她的胃口变差,精神也不太好。我想探讨的并不是白米饭和糙米饭哪个更好,也不是饮食是否必须低盐、低油和低糖,而是当面对疾病时,个人的饮食喜好是否还应该被考虑呢?

饮食喜好是非常个人的事,你喜欢吃的别人未必喜欢。有人爱吃榴梿,有人却一闻到就避之不及。当不喜欢吃榴梿的人被迫品尝榴梿,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享受,而是难受。为健康考虑是对的,但如果完全吃不下所谓的“健康食物”,那也不必视为大错。

合理饮食非压抑

精神健康

磁场唤醒大脑活力rTMS颠复传统 治“郁”方式

医句话:
目前,虽然rTMS疗法还没有成为精神疾病的主流疗法,但对于药物及心理治疗仍无法达到疗效的患者,却是一项值得尝试的选择,只因rTMS具有疗效佳、安全性高及非侵入性的优势,因此获得了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认证,让忧郁症患者在治疗上可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运用时变磁场刺激大脑皮质与周边神经,产生感应电流来改变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技术。这种刺激可进一步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代谢及神经电活动,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理与生化反应。简而言之,rTMS是透过电磁场产生的微弱电流,来活化大脑功能、调节神经网络。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自2008年起,陆续批准rTMS用于以下适应症:

2008年:用于治疗对抗忧郁药与心理治疗反应不佳的忧郁症患者。
2013年:用于治疗偏头痛。
2018年:用于治疗强迫症(OCD)。
2020年:用于协助戒烟。
2021年:用于治疗合并焦虑症的忧郁症患者。

问药

萧文雄/黄耆补气增免疫 惟7组人别乱吃

问:黄耆在中医中被用来提高免疫力,是否每个人都适用呢?

答:黄耆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var. 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

黄耆属于补气补益药,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等功效。虽然是常见的中药材,但并非人人适用,下列群组在服用前应先咨询主治医师或中药师:

1.癌症病患(治疗期间可能与药物产生交互作用)。
2.有自体免疫疾病风险者
3.正值发烧或感染期间者
4.体虚火旺者(如易燥热、口干舌燥、经常便秘、熬夜长痘者)。
5.体质偏湿热者(如油脂分泌旺盛、口臭、白带黄稠有异味者)。
6.手术前后的患者
7.正在服用任何化学药物者

为达到最佳保健或治疗效果,建议在服用前咨询合格的注册中药师或中医师。

照护线上

类风关恐致肺纤维化 高危群宜及早查肺

“一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因关节肿痛就诊,透过胸部影像检查,意外发现肺部已纤维化。由于患者平时仅偶尔咳嗽,并未察觉异状,导致延误治疗时机。”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黄建中医生表示,肺纤维化会让肺部渐渐失去弹性,严重甚至会导致呼吸衰竭,即使初期没有显着症状,若患者具有肺纤维化高风险特性,应尽快进行第一次的肺功能检查,依据检查结果持续追踪,以便及早发现与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不仅影响关节,还可能出现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心血管疾病、皮肤结节、干眼症和周边神经病变等。由于患者大多不晓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造成肺纤维化的潜在风险,因而忽略呼吸道症状。黄建中医生指出,肺纤维化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恶化,可能出现干咳、运动耐受力下降、容易疲倦、呼吸急促等状况,使工作与日常活动受到限制。当病情进展至后期时,患者即使静止不动也会感到喘息,严重影响生活品质。

肺纤维化恐致命 肺检要跟上

问药

林建斌/月经来时血糖乱飙?荷尔蒙变化影响控糖

问:我是糖友,最近发现在月经期间,我的血糖指数波动得特别大,到底是我的心理作用还是我的身体起了变化呢?

答:女性的荷尔蒙对血糖指数的影响可能是真实存在的,而非仅仅是心理作用。女性的荷尔蒙水平在月经周期中会发生变化,这可能对血糖控制产生影响。

在月经周期中,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如雌激素和孕激素)会不断变化。这些激素的变化可能回导致胰岛素拮抗性,对身体的胰岛素敏感度和血糖控制产生影响,导致血糖波动较大。有些女性在月经周期中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胰岛素拮抗性增加,导致身体难以有效地处理葡萄糖,进而影响血糖水平。

我建议你可以在月经期间多做自我血糖检验,如果经济允许,可做连续血糖监测(CGM),来了解个人血糖对于荷尔蒙的反应。

一般上若血糖的波动不会太大, 只要控制饮食或运动就可以。如果波动太大也可以跟着个人的反应来调整治疗。我建议你咨询你的医生或糖尿病管理团队,以获得个性化的建议。

成人健康

【健康医疗网】两分钟健身 运动零食改善心血管

近期欧美吹起健身新潮流即运动零食,或许第一时间会以为是指高蛋白营养棒,或是任何一种运动小零食,但其实运动零食真正的意思和这些零嘴毫无关联,它真正是指在一天中进行短时间内的高强度活动,而持续运动的时间大约为两分钟左右,且可以轻松融入在我们的生活中。

因为不必特地花时间移动到健身房的运动零食策略,对身体的好处有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耐力、提高灵活性及肌肉力量。因此人人都须找到适合自己繁忙生活中的运动形式。

合作伙伴:

_

健骨护脊

不通血管也能救烂脚 TTT启动微循环 降低截肢风险

医句话:
在为糖尿病足患者施行胫骨横向骨搬运术(TTT)之前,必须符合数个条件,例如足部3条主要血管中至少有1条保持通畅、Wagner分级属于第二级或第三级、出现足部溃疡迹象,以及伴随微血管病变等。这些因素常导致伤口迟迟无法愈合,若符合条件,患者可考虑接受TTT,以改善局部血流、促进愈合,进而降低糖尿病足的并发症风险,并避免截肢。

 

“胫骨横向骨搬运术(Tibial Cortex Transverse Transport,TTT)是一种微创保肢手术,源自于骨延长原理。我们会在患者的小腿胫骨上进行一段小骨块的切割,并透过外固定支架让这段骨块横向缓慢移动。这个过程中会刺激血管新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慢性伤口的愈合。TTT并不是直接处理足部伤口,而是透过活化身体的再生机制,从‘源头’改善组织灌流,这对血流不足所导致的糖尿病足患者尤其有效。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伤口溃疡程度难以愈合,死亡率和治疗费相当高。糖尿病足的可怕之处是,糖尿病会造成周边神经病变,导致足部的疼痛、温度与压力感觉变钝。患者经常不自觉已受伤,可能直到感染恶化、皮肤变干黑或流脓才察觉,错过黄金治疗时间。

问药

陈文恬/风寒风热还是痰湿?中医辨证处方助童止咳

问:我的孩子很容易咳嗽,一咳嗽就要咳很久,请问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吗?

答:小儿咳嗽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咳嗽的主要病因在于肺失宣降,与外感风邪、脾胃虚弱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对不同类型的小儿咳嗽,中医采取辨证论治的方式。例如,风寒咳嗽的孩子通常表现为咳嗽痰稀、怕冷,可以使用三拗汤加减来缓解;风热咳嗽的孩子则多咳痰黄稠、喉咙疼痛,可使用桑菊饮清热解表;对于痰湿咳嗽的孩子,可以使用二陈汤化痰燥湿。

推拿治疗是中医调理咳嗽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按摩天突和膻中等穴位,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此外,背部拍痰法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家庭护理方法,能够帮助孩子排出痰液。饮食调理在咳嗽的康复过程中同样重要。梨子、百合和枇杷等食物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而寒凉食物如冷饮、冰淇淋则需要避免,以免损伤脾胃。

在预防方面,可以通过增强体质和注意保暖来减少咳嗽的发生。服用玉屏风散可以帮助易感冒的孩子增强免疫力,而季节交替时及时增减衣物则能有效预防感冒。通过中医综合调理与日常预防,小儿咳嗽的发生频率可以显著降低,并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问医

廖泓睿 / 便便卡肛排不出 小灌肠速效通便 惟勿频用

问:上次廖医生解答时提到“出口梗阻型便秘”的问题,我也面对相同的情况。

Q1:请问如何解决接近肛门部位的硬粪便?
Q2:是否有必要做进一步检查?


 医生解答:

如果大便卡在肛门口排不出来,可以暂时使用一些肛门栓剂或微型灌肠剂(microenema),例如市面上常见的小容量肛用灌肠产品。这类灌肠剂能迅速软化靠近肛门的干粪块,并刺激排便反射,通常在几分钟内见效,适合短期应急使用。不过,这类产品不建议天天用,以免肠子变得越来越依赖该药的刺激。

平时最重要的是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建议每天早餐后固定时间尝试排便,因为这个时间点肠子的蠕动最强。如果有便意千万不要憋,越憋大便越容易干硬卡住。另外,坐厕所时可以在脚下放一个小凳子,让膝盖抬高,模拟蹲姿,这样肛门肌肉会比较放松,排便会顺畅些。

问医

林仁吉 / 补肾不等于壮阳 中西结合调理更安心

问:医生,你好。我今年53岁,和妻子育有一名女儿。 平时不抽烟也不喝酒,没有高血压、高血糖或高胆固醇的问题,并且有固定运动习惯,主要是跑步。
不过,这段时间我发现与妻子的亲密关系不如以往顺利,主要是无法完全勃起的情况,无法顺利完成房事。 这让我感到困扰,也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妻子建议我一起去看专科医生,不过在这之前,我想先了解中医与西医对这类问题的看法与建议,再决定下一步。

Q1:中医怎么看待我这类情况?是否属于某种体质失调或肾亏的表现?
Q2:中医调理是否需要长时间? 通常会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式(如中药、针灸等)?
Q3:在中医治疗期间,可以配合西医处方(如壮阳药物)一起使用吗? 会不会互相影响?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