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11】跌倒

老人最怕跌倒了,因此市场上有从各式各样的拐杖到各种歩行辅助器,以防止老人家因一时失去重心而摔倒。可是,对失智病人而言,这些东西都不太管用,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跌倒。

失智病人在初期时会有自己出外趴趴走而走失的常见意外,可是,到中期末后几乎就不再会有这种现象了,他们逐渐变得虚弱,食欲也变差,到后期时连走路的力量都没有了,有的人根本是一整天都躺在床上。

对于照顾者而言,中期之前的病人活动力大,看护时要注意的层面会比较大,尤其当他们尚有体力四处走动时,最是容易发生摔倒而骨折的意外,但随着病情进展,病人连起身都必须他人协助时,意外摔伤的几率也随之降低,照顾者的重心反而是如何协助病人保持固定的起床活动。

步行器对于老人家走路的稳定度很有帮助,失智者可在步行器的协助下在室内走动,但由于他们根本不知自己的问题,因此即使是在家内走时,也必须随时看着,以防病人因放手而跌倒。

 

问药

林恩妮 / 抗忧郁药氟西汀 让“快乐分子”多待一刻

问:Fluoxetine属于哪一类抗忧郁药,如何帮助改善病况?

答:氟西汀(fluoxetine)是一种抗忧郁的药物,属于选择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它专门作用于大脑中的血清素系统,而不显著影响其他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

氟西汀就像一位“快乐分子”的保护者,它确保血清素不会被过早回收,让它有更多时间在大脑神经之间发挥作用,从而改善忧郁。忧郁症的发生通常与血清素水平降低有关,这会导致情绪低落、缺乏兴趣、睡眠障碍等症状。除了忧郁症,氟西汀也用在不同的心理健康领域包括强迫症、焦虑症、经前情绪失调症候群等等。

最重要的是,民众需了解,这款药物必须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与评估,并开立处方笺(prescription)后方可购买。任何药物皆可能产生副作用,氟西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肠胃不适、头痛、失眠或嗜睡,以及体重变化。一般而言,副作用会在开始用药后的2至3周内逐渐减轻;若症状持续或变得严重,应及时联络医生。

血液血管

3个月捐血一次太频密 或隔半年减铁流失

医句话:

在当今社会,捐血被视为一种社会责任,也代表着对健康意识的重视,是许多人展现关爱的方式。对多数捐血者而言,每3个月捐一次血是合理的安排,也正因他们的付出,让许多患者得以顺利接受手术或输血。然而,对某些人,特别是女性而言,3个月一次的捐血并非必要,因为女性在每月生理期时会加速铁质流失,甚至可能面临贫血风险。因此,如今血库中心建议女性捐血者可将捐血间隔延长至4至6个月,以避免铁质储存不足的情况发生。
 

捐血至输血相等于一个人的血管到另一个人血管中,也因此有句话这么说‘从这血管到另一血管’(from vein to vein),它要带出的意思就是捐血到输血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安全性、效率及重要性,更重要就是提醒了我们捐血是如何直接影响并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然而捐血不仅是将血液输送到有需要的人身上,还涉及到捐血者个人的体内铁质变化与补充。

问医

林仁吉 / 重视善终 调和身心 中医也有安宁疗护

问:医识力团队,你们好。

我的母亲在与大肠癌抗争一年后离开了我们。这段期间,她接受了多次化疗,也使用了大量吗啡止痛剂,但仍饱受疼痛与副作用之苦,大多时间都在昏沉与痛楚中度过,让我们做子女的非常心疼与无力。直到她离世后,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她这一年服用了多少药物,只为了缓解种种不适。

母亲生前深信中医与自然疗法,长年不依赖西药。只是当癌症恶化,中医也无能为力时,只好转向西医积极治疗。这让我们一直想知道,如果当时能早些接触中医的安宁疗护,是否能为她减轻更多痛苦,活得更有尊严与安宁。

Q1:我们想请教,中医是否也有自己的安宁疗护方式?在癌末或重大疾病末期的照护中,中医可以如何协助病人缓解痛苦、提升生活质量?这些方法与西医的安宁疗护有何异同?
Q2:若一位癌末病人同时接受西医的治疗与安宁照护,中医是否能合作?在你临床经验中,是否有常见且有效的中西医合作模式?

问医

刘志伟 / 剖腹产后左下腹常痛 不足半年 能否做大肠镜?

问:你好。我26岁,去年剖腹产后,开始有左下腹痛的问题,是偶尔发作,经常是在早上的时间,尤其大便后会痛,按压肚子也会有点痛。
家里有大肠癌的病史,所以想请问:

Q1: 这种腹痛情况有可能是大肠癌吗?
Q2: 剖腹产不足半年,是否适合做大肠镜检查?我也在哺乳中。
Q3: 该看妇产科还是肠胃科?

谢谢医生解答。

 

医生解答:

偶尔发作的左下腹疼痛,原因有许多,可以是不同器官的问题,所以建议你咨询医生。医生需要进一步问诊以了解疼痛的性质、频率、持续时间,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便血、排便习惯改变、排尿异常、体重减轻等。然后加上体检,尤其是触诊腹部, 方可缩小鉴别诊断。左下腹疼痛的原因包括:

问医

陈子健 / 癌母感染后暴瘦 出门透气是解药还是风险?

问:你好,我想请教一些关于我男友母亲的情况。她今年65岁,去年被确诊为晚期大肠癌,至今接受化疗已经接近一年。虽然每次化疗对她的效果不算明显,但靠着止痛药的帮助,她一直都还能正常吃喝,胃口不错,精神好的时候还能出门旅游,状态看起来还可以。

不过,上个月底她回了一趟家乡,回到吉隆坡后突然发烧感染,被紧急送进加护病房,住了5天才转回普通病房并出院。从那次住院后,她的身体明显瘦了一大圈,胃口也变差了,每餐只吃几口就说吃不下。

负责煮饭的阿姨很担心她这样下去撑不了多久,我们大家也都很忧心她吃得太少,营养跟不上,可能连治疗都难以继续。男友看了心急如焚,甚至强迫她吃东西,但我看了真的很心疼。

Q1:癌症病人一旦没胃口、变瘦,是不是代表病情迅速恶化?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她恢复食欲?
Q2:医生说不能再让她感染,是不是代表她只能足不出户,完全不能出门?我们其实很想带她去郊外走走,希望她的心情也能好一点。

眼科专题

“植钉”助引流降眼压 微创治疗青光眼又快又稳

医句话:
青光眼就像“视力的小偷”,会在无声无息中悄悄把视力夺走。疾病早期毫无症状,继而视野从周边开始逐渐缩小,而并非从中央开始,让人毫不察觉。就像小偷潜入家中,没有马上偷走贵重物品,而是先从角落的小东西下手,等到察觉时,可能整间屋子早已被洗劫一空。

 

“青光眼是一种会损害视力的眼疾,诊断必须符合2个条件:视神经受损,以及出现视野缺损,才可称为青光眼。

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12】饮食均衡

任何人都应该注意保持饮食的均衡,但对失智病人而言,照顾者如何使他们能摄取到均衡的营养,更是重要,因为他们完全没有自行选择“该吃”什么的能力,大部分病人更是连“想吃”什么东西的意愿都没有,这个时候,照顾者在提供食物上要有通盘的思考。

养分是否足够当是首要考虑,但使用各种高热量的补品也不是绝对必要,有时反而会造成病人的便秘,因为便秘而造成不适,得不偿失。

其实若是年纪大的人,本来需要的量就不会太高,让病人可以固定摄取到容易吸收消化的食物是最主要的原则。如不一定要吃饭,可以在易消化入口的稀饭中加上番薯,麦片加牛奶或是豆浆也很营养,材料要天然最好,但不必花太多钱迷信常常是骗人的“有机”。

另外,香蕉是老人家最好的朋友,最好每天至少一根,因为它不但有相当的养分和热量,还有助软便,这对因缺乏运动而常会有排便困难的老人家和失智病人都非常有帮助。

食物是维持身体的必需品,失智病人除了厌食之外,还可能有吞咽困难引起的可能并发病,这也是照顾者要特别小心之处。

 

专题

怕长不高就停药? 小心哮喘拖慢孩子发育

医句话: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定为“世界哮喘日”,旨在提高全球对哮喘的认识,推动疾病管理与护理的改善。今年世界哮喘日的主题为“让所有人都能使用吸入式治疗”,呼吁消除获取治疗的障碍,让每一位哮喘患者都能接受及时和有效的治疗。要知道哮喘若未妥善治疗,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儿童的正常发育。许多家长因担心吸入型类固醇会影响孩子身高而擅自停药,反而让哮喘反复发作、病情加重,对成长造成更大伤害。

照护线上

肢端肥大症悄悄变脸 新疗法减针减痛更省心

“医生,我的鼻子好像变大,下巴也变宽了。”40多岁的王先生说,“我本来没有发现,但是前几天去参加同学会,有好几个人跟我提到这个状况。”

“方便让我看看你的身分证吗?”医生说。

经过比对,患者的容貌的确和年轻时不同,进一步检查确定诊断为肢端肥大症,磁力共振检查显示有脑下垂体肿瘤,于是便安排手术治疗。

脑下垂体出现肿瘤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较常发生在中壮年族群,但是患者可能在较年轻时就已经发病,只是因为症状变化较为缓慢,不容易被察觉,因此确诊时间往往比较晚。奇美医院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科黄伟辅医生指出,肢端肥大症的主要原因是脑下垂体出现肿瘤,肿瘤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而刺激身体某些部位增大。

当生长激素分泌过量,小孩的身高会异常增高,至于已经停止生长的成年人来说,过多的生长激素会使器官增大,例如下巴变厚、鼻子变大、额头变宽、嘴唇增厚、舌头增大等。黄伟辅医生说,患者的手与脚可能变得粗大,形状类似“香蕉手”。

由于增大的速度相当缓慢,患者自己和每天见面的朋友,通常不会注意到这些变化,但是多年未见的友人可能就会注意到患者的脸型或体态改变。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