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郑应平 / 鼻过敏无法根治 惟避敏用药可缓解

问:医生你好。我的孩子今年14岁,他自小有过敏性鼻炎的问题,引发睡眠窒息。5岁时在马大医药中心做过睡眠测试,结果显示不必做手术。不过,他的情况时好时坏,复发时,睡觉会打呼或出现睡眠窒息症状,然后睡不好,隔天上学没有精神。

他小时候也常因为扁桃腺炎而发烧,但是入学后就改善很多,很少发烧了。

以前,医生说待他长大,可能会有改善。不过,我想医学不断进步,不知道现在是否有更好的治疗,改善过敏性鼻炎。

Q1:请问目前有哪些更新且有效的过敏性鼻炎治疗?
Q2:若以我孩子目前的情况,是否有必要再做检查和寻求治疗干预?
Q3:盐水洗鼻、鼻喷剂、鼻孔扩张器是否有效缓解?

谢谢医生。

眼科专题

看似无事却悄悄夺视 小心正常眼压型青光眼

医识力现场论坛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破解眼疾迷思——白内障青光眼 AI助攻变高清
日期:2025年5月17日(周六)
主讲人:眼科顾问陈在丽医生、许旖旎医生、戴碧玉医生,以及眼科高级顾问蔡凯隽医生。
主持:饮食治疗师林乐祥

戴:戴碧玉医生
许:许旖旎医生

1)请问滴青光眼药水会导致耳鸣增加吗?我进入第三个月的初期青光眼治疗,眼压现在维持在11。我有感觉到我的耳鸣有增加,请问有什么建议吗?
戴:
一般青光眼药水不会直接造成耳鸣,但研究有发现开角型青光眼病人有比较高的可能性也患上耳鸣。

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33】褥疮的问题

所有卧床病人都会有因长期躺着而产生的褥疮的困扰,失智病人到了后期当然不可免的也必须注意到这个可能,而这是照顾者无可回避的。

失智病人多半不会说痛,也不会反映哪里不舒服,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让病人经常变换姿势,不要总是坐着或躺着,就算是躺着,也要设法协助病人变换姿势,可以升降的床可以帮很大的忙,但最重要的还是靠病人主动的伸展。

只要病人还有一点点行动的能力,就不要让他24小时卧床,每天就怕只是起来半小时,就算不是自己走路,都可以使身体血液循环保持某种程度的通畅,而久卧最容易形成的皮肤上的压伤也可以因此纾缓,对照顾者来说可以减少很多日后的麻烦。

可以调整姿势的电动床要不少钱,不一定比在床上放个大枕头好用,放个长形的抱枕,每天让病人左右变换一下方向,这个时候如果病人已无法淋浴的,正好替他擦澡或是使用一下身体乳液,老人的皮肤易干,就算不是病人,这种定期的保养也是必要的。

 

问药

周志辉/加了枸杞就能护眼?食疗效果没那么简单

问:坊间的“养生食谱”是否有科学依据,哪些常见的食疗方法被证实有效?

答:养生食谱在现代社会广受推崇,坊间流传的养生食谱数量庞大,但针对个别食谱的实质科学研究却相对匮乏。

许多流行的养生食谱缺乏严谨的科学验证,主要源于传统智慧或个人经验的传承。这些食谱与一般烹饪食谱的主要差异,往往仅在于添加了具有药食两用特性的特殊材料,其预期功效可能只是归因于某单一食材的保健效果,食谱本身往往缺乏量化的研究支持,且忽略了人体的个体差异和营养需求。

以枸杞为例,作为眼睛保健的代表性食品,其中含有的玉米黄素(zeaxanthin)确实具有吸收蓝光、保护视网膜和眼睛的潜在功效。然而,仅仅在食谱或炖汤中添加枸杞,并不能直接等同于获得预期的健康效果。

由于缺乏针对特定食谱整体食物组合的科学研究,目前我们通常只能从个别养生食材的预期功效进行推测。事实上,营养吸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一种食谱是否真正能改善健康,需要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包括食材的制备方式、实际营养成分摄取量、长期服用的持续性、个人独特的生理代谢特征、个人的吸收能力差异等因素,才能更全面评估实际效果。

耳鼻喉科

听力骤降藏警讯 单侧耳聋快查因

 

医句话:

在听力障碍中,单侧耳聋与突发性耳聋特别值得警惕。听力障碍的成因多样,单侧耳聋轻则可能只是耳垢堵塞,重则可能与鼻咽癌或听神经瘤有关;而突发性耳聋则属耳鼻喉科的紧急情况,一旦出现,应立即求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导致永久性听力障碍。

眼科专题

当倒睫遇上白内障 先治眼皮还是先动刀?

医识力现场论坛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破解眼疾迷思——白内障青光眼 AI助攻变高清
日期:2025年5月17日(周六)
主讲人:眼科顾问陈在丽医生、许旖旎医生、戴碧玉医生,以及眼科高级顾问蔡凯隽医生。
主持:饮食治疗师林乐祥

1)白内障是年纪大了就一定会得的疾病吗?有什么方式可以预防或延缓它的发生?
答:
是的,白内障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必然会发生的老化现象。眼睛内的晶状体含有晶体蛋白,随着时间会逐渐变质,使晶体变得混浊,透明度降低,导致进入眼内的光线减少,进而造成视力模糊。

虽然无法完全预防白内障的发生,但透过一些措施有助于延缓其形成。例如佩戴太阳眼镜或出门时戴上宽簷帽,能减少眼睛接触紫外线,延缓白内障的恶化;保持健康饮食,如多摄取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补充维生素C与维生素E,有助延缓晶状体老化;戒烟;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避免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问药

林恩妮/美託洛尔减心脏负担 勿贸然停药 免高血压反弹

问:Metoprolol主要用于治疗哪些心血管疾病?

答:美托洛尔(metoprolol)是一种常见的β-受体阻断剂(beta-blocker),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管理,通过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减少心脏的负担。

美托洛尔多数用于高血压,但并非第一线药物。美托洛尔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和抑制肾素分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其次,因为它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因此也被用于冠心病的预防治疗。再来,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美托洛尔也有稳定心脏节律,改善不规则跳动的功能。除此之外,因为美托洛尔减弱交感神经对脑血管的影响,对于一些长期偏头痛的患者,医生也可能会搭配此药物。重要的是,如果医生配美托洛尔的目的属于长期性,那患者不能忽然停药,以免高血压反弹。

美托洛尔比较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乏力、低血压、心跳过缓。尤其是哮喘患者,开始服用药物之前必须让医生知道,减少诱发支气管痉挛的可能性。对于糖尿病患,美托洛尔可能会掩盖低血糖的症状,因此定时测血糖是必须的。

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32】照表操课吗?

几乎所有照顾建议都说,最好让病人的作息维持固定的模式,“这样对病人最好”。事实上,这种方式对照顾的人方便,可能才是更重要的考量。

没有错,早上固定的时间起床,接下来做什么事等等的,都照一定的顺序做的话,让病人不会有意外,是“想当然尔”的事,可是,失智病人早无时间概念,他们如何知道8点起床后要吃早饭,又怎么知道“吃完晚饭就该去洗澡”这样的行动次序呢?

病人不知道也无所谓,但对于可能要同时照顾很多病人的看护,或是还有其他工作要做的照顾者,这种安排就很有必要了,所以,维持一定的生活习惯对病人的必要性远不如对照顾者,有了这样的理解,照顾者就不必拘泥于什么时间一定要做什么事,而不妨依自己的方便,加上依病人的情况,来决定每天的计划。

不过,这是只对专门照顾家人的照顾者才有的便利,如果手上本来就有很多工作的人,还是照表操课来得单纯些,只是要清楚告诉自己,功课表是方便自己用的,病人如果早上10点还睡得很熟,真的,不必担心他饿而特别叫醒他吃早饭了。

 

公共衛生

别只看数字 更要见人“心” 治疗肥胖 请以同理取代偏见

医句话:
每两名大马成年人当中,就有一名超重或肥胖。肥胖不仅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胆固醇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更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此外,肥胖者在校园、家庭或职场中也可能遭受歧视。因此,医生除了关注病患体检报告中的数字,更应重视他们的心理感受与情绪需求。

“国际妇女节与世界肥胖日的结合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主题,让我们来谈谈我们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让我先讲一个故事。当我在肥胖诊所时,我记得我对一名病人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为什么还不减肥?’也许当时我的表情很严肃,我没有意识到我的肢体语言和态度对病人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她责备我不理解她的感受。那是我第一次被一名肥胖症患者责骂。我决定保持安静,听她的心声,然后她开始哭了。

体重控制 不只是数字问题

作为医生,我主要的关注点是体重控制。我希望你能减肥,希望你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保持运动,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这就是我当时的重点。但我很感激那名病人告诉我她的难处,因为那时我可能还未意识到,我应该更具同理心,也应从心理和精神层面来看待肥胖这个问题。

脑脊神经

【健康医疗网】剧烈刺痛来袭 1秒让你停摆的冰锥头痛

40岁吴先生因强烈头痛一个多礼拜苦不堪言,每一次痛的位置不太一定,痛感像针尖或钉子刺到的感觉,时间很短,常常不到1秒、最多不到5秒就消失。虽然每次刺痛之间都没有症状,但不知何时发作的不安感,仍让他紧张不已,也担心是严重的疾病,因而就医。经过进一步问诊和神经理学检查后,诊断吴先生是原发性刺戳性头痛(Primary Stabbing Headache,PSH),透过适当用药一周后,症状显着改善。

安南医院脑神经内科医生杜宜宪指出,原发性刺戳性头痛又称冰锥头痛,在偏头痛患者中很常见。这种以针刺感为主的头痛,持续时间通常1秒到数秒,80%患者的头痛不到3秒钟就消失。而刺痛感通常在头皮的某个固定位置,也可能会变动部位,像是出现在脸部。有偏头痛病史者,则常出现在偏头痛发作部位,甚至和偏头痛同时发作。

杜宜宪医生解释,冰锥头痛特征虽明显,但仍必须排除其他可能性,例如发作初期不容易和头皮带状疱疹区分,若出现皮肤小水泡,要及时求诊皮肤科或神经内科。

此外,若头痛侧出现流泪、红眼、鼻塞流鼻水、眼皮下垂或水肿、前额及脸出汗等症状,抑或针刺感出现在脸部,则需考虑是否为特殊的三叉自律神经头痛,因相关检查和治疗方向与冰锥头痛差异甚大。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