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32】照表操课吗?

几乎所有照顾建议都说,最好让病人的作息维持固定的模式,“这样对病人最好”。事实上,这种方式对照顾的人方便,可能才是更重要的考量。

没有错,早上固定的时间起床,接下来做什么事等等的,都照一定的顺序做的话,让病人不会有意外,是“想当然尔”的事,可是,失智病人早无时间概念,他们如何知道8点起床后要吃早饭,又怎么知道“吃完晚饭就该去洗澡”这样的行动次序呢?

病人不知道也无所谓,但对于可能要同时照顾很多病人的看护,或是还有其他工作要做的照顾者,这种安排就很有必要了,所以,维持一定的生活习惯对病人的必要性远不如对照顾者,有了这样的理解,照顾者就不必拘泥于什么时间一定要做什么事,而不妨依自己的方便,加上依病人的情况,来决定每天的计划。

不过,这是只对专门照顾家人的照顾者才有的便利,如果手上本来就有很多工作的人,还是照表操课来得单纯些,只是要清楚告诉自己,功课表是方便自己用的,病人如果早上10点还睡得很熟,真的,不必担心他饿而特别叫醒他吃早饭了。

 

公共衛生

别只看数字 更要见人“心” 治疗肥胖 请以同理取代偏见

医句话:
每两名大马成年人当中,就有一名超重或肥胖。肥胖不仅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胆固醇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更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此外,肥胖者在校园、家庭或职场中也可能遭受歧视。因此,医生除了关注病患体检报告中的数字,更应重视他们的心理感受与情绪需求。

“国际妇女节与世界肥胖日的结合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主题,让我们来谈谈我们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让我先讲一个故事。当我在肥胖诊所时,我记得我对一名病人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为什么还不减肥?’也许当时我的表情很严肃,我没有意识到我的肢体语言和态度对病人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她责备我不理解她的感受。那是我第一次被一名肥胖症患者责骂。我决定保持安静,听她的心声,然后她开始哭了。

体重控制 不只是数字问题

作为医生,我主要的关注点是体重控制。我希望你能减肥,希望你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保持运动,从而达到减重的目的,这就是我当时的重点。但我很感激那名病人告诉我她的难处,因为那时我可能还未意识到,我应该更具同理心,也应从心理和精神层面来看待肥胖这个问题。

脑脊神经

【健康医疗网】剧烈刺痛来袭 1秒让你停摆的冰锥头痛

40岁吴先生因强烈头痛一个多礼拜苦不堪言,每一次痛的位置不太一定,痛感像针尖或钉子刺到的感觉,时间很短,常常不到1秒、最多不到5秒就消失。虽然每次刺痛之间都没有症状,但不知何时发作的不安感,仍让他紧张不已,也担心是严重的疾病,因而就医。经过进一步问诊和神经理学检查后,诊断吴先生是原发性刺戳性头痛(Primary Stabbing Headache,PSH),透过适当用药一周后,症状显着改善。

安南医院脑神经内科医生杜宜宪指出,原发性刺戳性头痛又称冰锥头痛,在偏头痛患者中很常见。这种以针刺感为主的头痛,持续时间通常1秒到数秒,80%患者的头痛不到3秒钟就消失。而刺痛感通常在头皮的某个固定位置,也可能会变动部位,像是出现在脸部。有偏头痛病史者,则常出现在偏头痛发作部位,甚至和偏头痛同时发作。

杜宜宪医生解释,冰锥头痛特征虽明显,但仍必须排除其他可能性,例如发作初期不容易和头皮带状疱疹区分,若出现皮肤小水泡,要及时求诊皮肤科或神经内科。

此外,若头痛侧出现流泪、红眼、鼻塞流鼻水、眼皮下垂或水肿、前额及脸出汗等症状,抑或针刺感出现在脸部,则需考虑是否为特殊的三叉自律神经头痛,因相关检查和治疗方向与冰锥头痛差异甚大。

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27】药物

吃药是全民运动,尤其各种维生素更是中老年人的生活必需品,不过,体积太大的药丸确实不适合老人家服用,如一些钙片或是综合维生素丸可能会让人一不小心就呛到了。

失智病人多半同时会服用多种药物,但随着病情发展,他们的吞咽功能多半渐渐降低,此时是否有必要再服用这些药物,值得考虑。

首先,以失智药物而言,一般是在早期延缓病情时用的,如果病人已到了后期,是否有必要冒着会呛到的风险继续吞服,应和医生研究,或者停用或者改用其他剂型。至于病人若是有高血压或是糖尿病等慢性病,长期使用一些药物时,也应和医生商量是否有必要继续。

民间有各种偏方,治疗失智症想必也不少会去找偏方的,所幸失智症的病人本人不会四处求仙丹,家人或许在早期时还会抱着期待,但到了中后期多半会接受现实而把重心放在照顾好病人的生活起居上。

 

饮食营养

更年期为女性必经之路 科学饮食助力身心健康

医句话: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通常发生在45至55岁之间。在此期间,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带来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如潮热、骨质疏松、代谢减缓及情绪波动等。因此,合理的营养摄入包括针对性的营养辅助品,不仅能帮助女性顺利度过更年期,还能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踏入更年期有哪些生理变化与营养需求呢?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女性的身体会经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首先,骨密度的降低使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增加,尤其是在绝经后,钙的流失速度加快,骨骼变得脆弱。

此外,心血管健康风险也会增加,雌激素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随着水平下降,血脂水平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风险上升。

与此同时,基础代谢率的下降使女性更容易出现体重增加,脂肪分布也可能从臀部和大腿转移到腹部,这不仅影响体型,还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有关。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则可能引发血糖调节问题,增加二型糖尿病的可能性。

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28】外来帮手

大部分家庭在家中有个失智老人时,经济能力尚可的多半先找外籍看护帮忙,而这些看护确实也分担了大量工作,成为家里不可少的一份子。不只是在小公园里常可看到她们推着轮椅,常常连几个月去看一次医生也是她们负责,也难怪大家都说,养儿哪能防老?经济能力才是真的。

20年前这些常是来帮忙照顾小孩子的外佣,如今是来代为照顾你的父母,相对而言,照顾老人家,尤其是失智长者,工作量要大得多,这是身为雇主的要先体谅的部分。

单以洗澡这件事,小孩子几公斤很好掌握,替无法行动的老人洗澡则常要两个人满头大汗才做得来。婴儿无法言语不会下指令或告状,但老人则会有吃过饭却说肚子好饿或是一些想像出来的问题。

既委请他人照顾失智家人,其实能做的就是事先选对人,常常注意家人的身体,有没有摔伤或是体重变化等等,不能全信家人的说法,但同时也要相信看护不会故意把病人照顾得愈来愈差,毕竟这也是他们的工作,谁都希望把工作做好的。

看护是把人请来家里,住到专业的机构去就是更大的转变了,这些机构当然有专业的护理人员,但相对的,你也必接受你的家人无法得到个别化对待的事实,什么方式对你和你的失智家人最好,真的是个大课题,大家都要仔细评估后选择一个能够接受的方式,这样就不会有遗憾了。

 

饮食营养

方婉靖/常喝豆浆会得乳癌吗?

许多人担心常喝豆浆或食用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和天贝等)会增加乳癌风险。这是一个备受争议且容易引起混淆的问题。然而,目前的科学研究并无证据显示黄豆摄入量与乳癌风险之间有直接联系。因此,不需要特意避免食用黄豆及其制品。

黄豆含有一种名为异黄酮的活性化合物,由于它被认为富含雌激素(女性荷尔蒙),因此有人担心可能会增加乳癌风险。然而,这并不属实。异黄酮属于植物雌激素,能够发挥弱雌激素样的作用,不但不会提高乳癌风险,还有助于维持雌激素的平衡,从而降低乳癌风险。许多研究表明,富含全豆食品的饮食可能具有保护作用,并降低乳癌的风险。一些研究还显示,与无食用或少摄入黄豆食品的人相比,多食用黄豆食品会降低乳癌幸存者的复发风险。此外,黄豆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和抗氧化营养素,这些对健康也有益。

黄豆异黄酮常被提取并制成补充剂,用于调节女性荷尔蒙水平。这些补充剂通常含有较高剂量的异黄酮,且常被认为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特别是在长者女性中。一般来说,黄豆异黄酮补充剂是安全的,并可能降低乳癌风险,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需要个体化的医疗建议。

耳鼻喉科

从“听不到”到“说不了”早发现早植入 才是听障破局关键

医句话:
听觉是一个人感知世界的关键桥樑,它不仅负责接收语言、音乐与环境警示(如车鸣),更在黑暗中成为前行的重要导航。听力障碍指的是一个人听觉系统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对声音的感知、传导或处理能力下降,进而影响语言理解或日常交流。庆幸在这个医学进步的年代,越来越多针对性治疗已出现,如助听器、人工耳蜗到听觉脑干植入等,让患者无须“充耳不闻”。

 

亲子妇幼

呼吸急促发绀易感染 每年逾千大马宝宝心脏有孔

医句话:
心室中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缺损导致左右心室的血液混合,可能引起呼吸急促、发育不良、发绀等,严重者可并发肺部感染及心脏衰竭。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年幼婴儿如今能更早接受手术治疗,得以正常发育与成长。


“心室中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指的是一种在心脏的孔洞。心脏分为4个腔室,包括左右心房与心室,两侧由中隔分隔。任何发生在心室中隔的孔洞,即称为VSD(图1)。

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20%,平均每1000个活胎产中就有2至6宗VSD病例。换言之,马来西亚每年约50万名活胎产新生儿当中,就有1000至3000名患有VSD。

_

 

银发保健

【失智症:照顾路上不孤单之29】不要勉强自己

随着失智病愈来愈广为人知,各种照护须知和守则等等的“参考书”和教战手册也跟着增加。但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在阅览这些书时,做为照顾者的要先有一些心理建设。

首先,书中描述的病人病情,尽管情况再相似,也不是你所照顾的人,所以,书中采取的方式不见得适用在你的身上,不必要照着他做才是“最好”或是“正确”的,还有的人会觉得“怎么我都没有这样做”而产生自责的心理,更是没有必要,至于看到别人这样做就想依样画葫芦,结果可能不只累了自己,也把病人整个半死,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么说也并不是说别人的经验没有参考价值。基本上,失智病人的照顾者因为多半是至亲,基于对病人的了解,所以在照顾方式上理应更能“因人而异”,他人的方法可以参考,但不必套用,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创意和用心,只要肯用心,就可以找到最适合你们的相处模式。

所以,如果你的妈妈不能唱歌,何苦一定带她去参加合唱团?你的爸爸本来不爱看书,没有道理也让他写书法吧?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