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大马无反基因歧视法无癌史者 不建议做基因检测

医句话:

若要完整读取分析人类的全基因,以往的第一代DNA定序技术需耗资150亿美元(约600亿令吉),再加上1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但如今的次世代DNA定序技术只需花上1500美元(约6000令吉),并且可以在少过一周的时间内完成。在美国,已有超过100万人进行了基因检测,但类似的检测在马来西亚并不普遍。到底我们需要基因检测吗?谁又应该去做基因检测?

易感基因:高外显率Vs低外显率

“易感(predisposition)意味着你倾向于某件事,但它并没有确定性,只是意味着你更有可能倾向于某件事。

问医

接种疫苗  私人还是政府诊所好?大致相同 仅价数有差

问:医生,请问在一般的诊所是否都有提供疫苗注射服务呢?比如流感,价格大概是多少呢?是否需要每年注射呢?抑或多久必须注射呢?在私人诊所与政府医院或政府诊所是否有不同呢?
谢谢医生指点。



医生解答:

你好,在一般私人诊所都有提供疫苗注射服务,至于所提供疫苗种类则视各个诊所而有所不同,一般上基本的疫苗如B型肝炎疫苗及流感疫苗都应该有,流感疫苗价格介于80令吉到100令吉不等,其他疫苗价格也都有所不同,流感疫苗建议每6个月至12个月注射一次。

私人诊所与政府医院或政府诊所所提供的疫苗整体而言是相同的,只不过一些疫苗的价数或许不同,打个比方,以人类乳突病毒疫苗而言,政府所提供的疫苗是属于2价疫苗,但许多私人诊所或许提供4价或9价疫苗。

问医

脊柱侧弯致双脚无力 须矫正或金属融合手术

问:盛医生,请问脊椎歪斜导致双脚走路不齐,除了开刀,哪间医院的物理治疗最有效?

 

医生解答:

脊柱侧弯(scoliosis)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如果症状轻微,没有压迫到椎管神经线,双脚仍然有力且反射力度不错的话,可通过物理治疗或穿戴矫正带进行矫正。

如果双脚无力和疼痛,造成生活不便,就要考虑矫正手术甚至金属融合手术,进行治疗。

目前国内的大型医院都有提供复健医疗,恕无法定论哪一间医院的物理治疗最有效。

 

问医

黄国崇医生/子宫肌瘤切除后 子宫肿胀 或与肌腺瘤有关

问:医生,我今年41岁,女性,去年4月4日进行切除子宫肌瘤(大约是10公分)手术,最近感觉在子宫处有肿块,医生告知子宫内没有任何异状,但离奇是子宫出现些许肿胀,而医生也无法解释为何子宫会肿胀。

Q1:在切除子宫肌瘤后,为何还会出现肿胀呢?

Q2:在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后,要注意哪些事项以避免复发呢?

Q3:通常进行手术后,出现复发的几率有多高呢?是否与年纪有关呢?

谢谢医生指点。

问医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影响甲状腺素  结节变大皮肤痒

问:医生,你好,我有以下问题要请教你,我今年64岁,患有甲状腺结节大约有20年了,初期是一边有而已,现在两边都有了,最大的有3公分大小,不过很奇怪的是时大时小,尽管医生有劝我每半年检验一次,不过基于财务压力,每次检验大约要花上2000至3000令吉,因此我已3年没进行检验了,我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比正常人高了一些。

Q1:请问医生,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比正常人高一些是否会造成皮肤瘙痒呢?皆因我的皮肤经常很痒,严重程度到必须吃药控制,我实在受不了了,之前我曾咨询好几位医生都告诉我不会痒。

Q2:但是很奇怪的是,我咨询一位皮肤科医生,他却告知我说会出现痒的感觉,究竟我该听谁说呢?
谢谢唐医生指点。

问医

宝宝伤风持续不休 半夜好发  或为过敏性鼻炎

问:医生,你好,我的宝宝今年已经2岁了,可是却一直伤风、咳嗽,感觉肺部很多痰,有时严重的话还会发高烧,再不然就是这边伤风咳嗽才刚痊愈不久,过几天又来。
请问医生,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宝宝健康,不让他经常伤风咳嗽呢?

 

谢谢医生。

 

专题

相比白人乳癌病患 亚洲人免疫疗效或更高

医句话:

马来西亚癌症研究机构(Cancer Research Malaysia)是一个非营利且独立营运的癌症研究中心,他们重点关注好发于亚洲人身上的癌症,所进行的各项研究都具有国际水平。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看看他们钻研乳癌丶头颈癌和卵巢癌的部分过程和成果。

全球亚洲癌研不到10%

“人们都认为癌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是一个令人生畏而不去谈论的疾病。40年前,癌症的存活率仅有25%,意味每4名患者中有1名患者能存活10年。而如今已改善至每2名患者中有1名能存活10年。

如果我们想要继续提高癌症的存活率,我们需要更多的癌症研究。至今为止,世界各地的所有癌症研究中,针对亚洲人所进行的癌症研究只占了不到10%。如此下去,我们是否真的可以提高亚洲癌症患者的存活率?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