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

若无麸质过敏 无麸质饮食并不会比较健康

欧美掀起一股无麸质饮食的风潮,而这股风潮如今也席卷到亚洲地区。许多人把它当成一种新潮的饮食方式加以追捧,更有餐厅以此作为号召推出无麸质菜单,把它当作养生食谱及减肥秘方,不少人甚至相信无麸质饮食能改善肥胖、糖尿病及肠胃疾病,这说法是否真的可信?

无麸质饮食

2012年美国医师威廉戴维斯(William Davis)在《小麦完全真相》(Wheat Belly)一书中,言之凿凿的把肥胖和许多健康的问题,通通都推给了小麦。尔后几年经不少名人分享个人体验的光环加持下,很多民众为了健康也在一知半解下尝试。目前无麸质(gluten-free)饮食已成为饮食业的一股大商机,但人类吃小麦已有千年的历史,为何到近年才开始注意麸质?难道过去就没有这些问题吗?

疾病疗法

质子治疗与咽喉癌

口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癌症。过去口咽癌需要开刀切除,但往往会造成咽喉严重的伤害,使病患在治疗后丧失吞咽食物或言语的能力。目前的趋势是用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取代手术,不但有相同的疗效,还有机会能保留咽喉的功能。然而即使如此,现在常用的光子放射治疗在治疗中仍有许多的副作用,包括口干、味觉改变、喉咙疼痛等问题而让病患痛苦难耐。治疗后也需要长时间的休养恢复身体健康。比如像去年在医院治疗的陈先生,因为治疗的关系休养了半年,还失去了原有的工作,好不容易才找到另一个足以养家活口的职业。这段时间的生活压力,从疾病与治疗带来的痛苦,到现实生活的危机,让他难以承受。

 

专题

患癌是耻辱 迷思阻就医 癌症亚太区第二大致死残凶手

每100人中 15人命丧癌症

癌症是亚太区第二导致死亡和残障的因素,换言之,每100名死者,有15人死于癌症,而主要导致死亡的还是心血管疾病(3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亚太区每年平均有300万宗癌症新病例,同时有200万人因癌症去世,这反映了癌症是亚太区面对的重要课题。

癌症患病率虽佔亚太区非传染性疾病(NCDs)版图的一小部分,但是癌症却对病患健康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因为癌症不只会带来死亡,也会导致患者残障或失去自主的能力。

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评估下,癌症影响着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生命品质,是重要的疾病负担。

人口愈密集 DALY影响愈大

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意即伤残经调整后所损失的生命年,综合早夭所损失年数及无法完全健康存活的年数进行测量,而1个DALY单位等于损失1年的健康生命。

专题

X光造影前服补品 无助减辐射 孕妇小孩应减少接触放射线

案例:

曾先生久咳未愈,近期还出现胸闷情况,女儿带他到医院做检查,发现胸部有大量积水,确诊为肺癌。为了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医生建议做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未料遭到曾先生拒绝,“投诉”指这些检验都有辐射,会加剧病情。尽管女儿反覆相劝,但曾先生坚持不肯。最后,在医生耐心及详细地劝说下,他才同意接受扫描检验。

给予成人辐射剂量 孩童日後患癌率高四五倍

“每当病患被安排进行X光丶CT扫描丶超声波及磁力共振造影(MRI)等影像检验时,或多或少对检验抱有疑虑,心头挂满问号:X光照射会不会杀死体内很多细胞?CT扫描的辐射会不会残留在体内?而其实超声波及MRI是不含有辐射的。

医学影像是借助于某种介质,如X射线丶电磁场丶超声波等,与人体相互作用,把从头到脚趾的每个内部组织器官结构,以影像方式呈现,供医生根据影像提供的信息,对病患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

问医

植入前筛选(PGS) 择优胚胎而非选性别

孕事Q&A

过了40岁还能做试管婴儿吗?试管婴儿能选择胎儿性别吗?

女性的年龄是试管婴儿治疗成功与否的主要关键因素之一。在35岁以前,进行试管婴儿治疗的成功率约60%至80%。而35岁以后,其成功率将下降到40%至60%。再者,40岁以后的试管婴儿治疗成功率约20%至30%,45岁以后更进一步下降至1%至2%。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每个月经周期的卵泡数量会急剧下降。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子的质量也会变差。与此同时,女性卵巢中的染色体分裂可能变得越来越不完美,进而产生具有错误染色体组的卵子,增加异常卵子的数量,从而导致异常胚胎数量的增加。因此,年龄超过40岁的女性,她们每个试管婴儿治疗周期的成功受孕率都比年龄较轻的女性来得低。

这是对年过40岁女性的一个整体概念。然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人的治疗成功率还取决于她的身体状况丶卵巢储备和子宫的接纳能力。并不使两个同样是40岁的女性就会有完全一样的生育能力。

成人健康

椎间盘内视镜手术 伤口如笔头 术後或无需服药及回诊

案例:
42岁李先生近年来因高位椎间盘突出,加上椎体后缘增生骨赘,致腰背部疼痛反覆发作,饱受疾病的困扰。

起初,他拒绝手术移除突出的椎间盘和增生骨赘,只服用药物抗炎和止痛,而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日渐严重的腰背疼痛几近磨光李先生的容忍极限。

他最终在腰背痛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向医生求助,医生建议他赶紧进行内视镜手术,快速解决问题和复原,以便回到生活的轨道。

突出部位压迫神经致痛

“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引起背丶颈丶腿疼痛的脊椎疾病,椎间盘切除手术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外科治疗,不过此病不一定要动手术,通常从最基础的治疗开始,即口服药物丶注射制剂丶物理治疗,如病情不受控制或持续恶化,最后才考虑手术。

要掌握脊柱的问题,首先得对脊椎解剖学要有些了解。每一个脊椎椎体之间的结缔组织结构,就是椎间盘,脊椎中心则有脊髓,脊椎体两旁分别是脊神经。

专题

医药广告须申请准证 网媒不例外 违法者将被罚款或监禁

当人民保健意识不断加强,触目所及都是医药或保健广告,惟卫生部强调,任何商家欲在报章丶杂志丶电视丶电台甚至是在社交媒体上刊登医药广告,都必须向隶属卫生部的医药广告局提出申请,只有在获准后才可刊登,否则将抵触1956年医药(广告和销售)法令,违法者将被罚款或监禁,或两者兼施,因此促请商家甚至是刊登广告的媒体都必须以此为鉴。

卫生部药剂执法组副主任(广告管制)兼医药广告局(Medicine Advertisements Board,MAB)秘书达扎法鲁(Dzafarullah)日前接见星洲日报广告销售部(直接广告)副总经理卓乙平丶星洲《医识力》主编唐秀丽丶生活杂志广告营运经理黄伟明及星洲日报广告执行员陈逸爱等后,在对话会上如此指出。

他指出,对于首次与中文媒体进行对话感到欣慰,同时也期待能透过星洲在华社的影响力,让有意刊登医药广告的商家可更深入了解申请程序。

“在1956年医药(广告和销售)法令3丶4丶4A及4B条文下,所有来自私人医院丶诊所丶药行等所提供的服务丶或是已在药品监管局(Drug Control Authority,DCA)旗下所注册的药物,一旦要在媒体上刊登都必须先获得卫生部医药广告局的核准通过,否则一律视为违法,不管是商家本身或刊登的媒体,一旦罪成将被罚款3000至5000令吉,或监禁1至2年,或两者兼施。”

亲子妇幼

忧郁症年轻化小至6岁 12.1%儿童心理健康出问题

“最早多少岁的人会患上忧郁症。我看过年仅6岁的患者。他们确实很郁闷,并且有自杀的念头。”在私人医院举行的论坛上,马来西亚精神科协会(MPA)私人精神专科医生组主席诺哈米达医生提出这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该论坛是配合去年10月世界精神健康月而举办,旨在探讨情绪健康丶忧郁症和焦虑症。

真实案例:
莎拉(17岁,忧郁症康复者)

莎拉自11岁以来,一直在学校被朋友和老师欺凌,曾一度自暴自弃,什麽都不做,14岁在父母建议下开始去看精神科医生。

“我之前也对忧郁症有刻板印象,我不是疯,为什麽要去看精神科医生。在第一和第二次的谘询都很安静,因为父母在场;第三次,我叫父母留我和医生单独交谈,那一次,我尽情地哭,向医生倾诉我的内心世界。后来,医生建议让我在家自学,并在最近以剑桥O水准考试 (O Level)毕业。”

莎拉的忧郁症成因是霸凌。“女孩恶霸不同于男孩恶霸,男孩的欺凌是躯体上的,而女孩欺凌更多是精神上的,比如不要和莎拉说话丶不要坐在莎拉旁边丶让莎拉一个人丶如果你和莎拉说话,我不会和你交朋友等 。”

问医

突然瘫痪 原来脑瘤作怪 可行电脑导航切除术

医生,你好。

我的姐姐今年70岁左右,患有血小板过低的问题,多年来服用类固醇,近几年一直有腰部和脊椎疼痛的问题,其中一只脚趾不知为何往上翘,造成行动不便,不能久站。3周前突然瘫痪,左边手脚不受控制。但人还清醒,只是一直喊痛。

入院检查后,医生给她照磁力共振造影(MRI),说是大脑中部有一个蛮大的肿瘤已经压到神经线,医生预测是属于良性肿瘤,建议动手术割除,但告知风险相当高,因为病人除了有血小板过低的问题外,心脏也弱。医生让病人回家两周考虑是否要动手术,这期间没进食固体食物,只是通过管道输入液体食物,据说是避免细菌感染。

两周后回医院检查,家属和病人同意动手术,已安排进行手术,但在检查过后发现病人心跳过快,医生让病人回家休息,并把进食管拆除,医生说将另行安排日期进行手术。以下是我的问题:

Q1:像以上的情况,除了动手术,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A1:我必须看了病人的MRI报告,才能回答你的回题,血小板过低不宜进行手术,是因为血小板太低可能会导致手术时血流不止,所以必须让血小板恢复一定的水平,才能做手术。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