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神经

中风抢救充满未知数 AI难敌医护经验

医句话:

日前韩国媒体报导,在韩剧《黑暗荣耀》中饰演宋慧乔母亲的朴志雅因脑出血晕倒送院,经抢救后不治,这名52岁实力派演员的逝世再次拉响人们对脑中风的红色警报。其实对大多数人而言,脑中风并不罕见,纵观这些年所见,脑中风是继肺炎、心血管疾病之后的国人第三号杀手,可是时至今时今日仍有很多人并不晓得一旦身边有人或自己发生脑中风究竟该去何处求救,因此学习如何及时与找对地方求救是每个人刻不容缓的“使命”。

“中风的学名为脑卒中(stroke),亦可称之为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指的是脑血管出现阻塞或破裂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可分为缺血性中风(ischaemic stroke)及出血性中风(haemorrhagic stroke)。

饮食营养

中风后吞嚥咀嚼困难 灌食助摄足营养 防吸入性肺炎

医句话:

缺血性中风(又称心源性中风)主要是因为心脏内的血栓剥落,随血液流至大脑阻塞脑血管所引起,其中心脏衰竭、心瓣膜疾病、心律不整等是最常见的病因,因此心脏病是缺血性中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很多时候,中风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须采取鼻胃管灌食,从而让液体饮食及营养物质通过鼻子插入胃部,为的是确保患者获得所需营养。

“对于中风患者来说,吞咽和咀嚼困难可能是常见的问题,而使用鼻胃管灌食(nasogastric tube feeding)可以确保他们摄取足够的营养。鼻胃管灌食通常是一个临时的解决方案,因为大多数中风患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望在康复过程中逐渐恢复吞咽和咀嚼功能。

在一些轻微中风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只需要短期的鼻胃管灌食,具体取决于中风后的脑细胞恢复程度以及复健进展。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多次中风导致脑细胞受损,可能会永久失去吞咽和咀嚼的能力。

成人健康

偷袭全球10%中年人 寂静型中风难诊断易失智

发病时毫无症状
“寂静型中风(silent stroke)又称‘无声中风’,故名思义是发病时毫无症状,有别于典型急性脑中风,难以被察觉。全球约有10%年龄介于40至50岁的中年人患有寂静型中风。

常见的急性脑中风有80%是属于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及20%出血性中风(hemorrhagic stroke),这类中风可通过‘FAST’口诀辨识,即病人出现脸部下垂(Face drooping)丶手脚无力(Arm weakness)丶说话含糊(Speech difficulties)的症状时,就要记下时间(Time)并尽快送院治疗。

急性中风患者如果能够及时在病发后黄金4.5小时内抢救,其中30%患者有望复原。

寂静型中风却不如急性中风般有迹可寻,患者往往是在没有察觉任何不妥或未能及时就诊而病情恶化。

通常,寂静型中风者会出现思考或记忆力衰退的问题。研究指出,如果没有被发现或病情持续恶化,病人在4.3年后会有急性中风或6年后有失智症的风险。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