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疗法

【健康医疗网】乳癌患者化疗后手脚麻木? rTMS助摆脱神经疼痛

30岁的李小姐半年前罹患乳癌,手术后开始接受化学治疗,过程中却开始感觉手脚有胀痛、麻痛的感觉,进而影响睡眠品质,且不适感在化疗结束后持续存在,遂进行乳癌术后复健及神经传导检查。台北慈济医院复健科主任洪怡珣诊断,李小姐因为化学治疗而引起周边神经病变,由于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彰,建议以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术(rTMS)治疗。李小姐接受连续5天的一次疗程后,症状明显改善,神经疼痛分数从78分下降至20分。

化学治疗引起的周边神经病变是癌症治疗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主要是指在接受如紫杉醇等具有神经毒性的化疗药物后,对神经细胞造成直接损伤,影响了周边神经的功能,导致四肢出现麻木无力、异常灼热或冰冷感、刀割或针刺等神经性疼痛,甚至影响协调与平衡。

洪怡珣主任指出,根据国内外研究,大约30%到40%的患者接受这类化疗药物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周边神经病变。大部分患者随着化疗结束,症状会随时间逐步改善,但也有部分患者,即使在化疗结束5年后,仍持续受到到麻木、疼痛等影响,甚至可能出现症状恶化或永久性神经损伤。

精神健康

磁场唤醒大脑活力rTMS颠复传统 治“郁”方式

医句话:
目前,虽然rTMS疗法还没有成为精神疾病的主流疗法,但对于药物及心理治疗仍无法达到疗效的患者,却是一项值得尝试的选择,只因rTMS具有疗效佳、安全性高及非侵入性的优势,因此获得了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认证,让忧郁症患者在治疗上可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运用时变磁场刺激大脑皮质与周边神经,产生感应电流来改变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技术。这种刺激可进一步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代谢及神经电活动,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理与生化反应。简而言之,rTMS是透过电磁场产生的微弱电流,来活化大脑功能、调节神经网络。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自2008年起,陆续批准rTMS用于以下适应症:

2008年:用于治疗对抗忧郁药与心理治疗反应不佳的忧郁症患者。
2013年:用于治疗偏头痛。
2018年:用于治疗强迫症(OCD)。
2020年:用于协助戒烟。
2021年:用于治疗合并焦虑症的忧郁症患者。

新药/技术上架

中风 三叉神经痛 重度忧郁 rTMS电击脑部助破关

医句话:

中风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rTMS未必是“必需品”,但此疗法却对患者的康复方面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康复可达到预期,甚至胜于预期。此外,rTMS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可大幅地减轻剧痛;对于重度的忧郁症患者,也可有效地缓解情绪问题。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磁场所产生的电流来刺激或抑制脑部组织。

rTMS无需麻醉及注射任何药物,接受rTMS治疗的患者只需戴着一个特别的头套及坐在一张电动椅,医生调整所需要的角度后就可针对患者的大脑作出治疗。该技术可用于加速患者中风后康复速度,也可治疗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及忧郁症。

传统的中风复健方法仍然是物理治疗与职能治疗,一般的中风患者的大脑一侧遭到伤害,在传统的治疗下,中风患者的康复速度仍不尽如意,这时患者可尝试使用rTMS以加速复原进度。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