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肠胃

屁股爆痛又爆浆 肛瘘非痔疮 细菌感染为祸首

医句话:

“为什么我会觉得肛门处不时会有难闻的液体渗出?”当一名患者申诉这种情况时,很大可能就是肛周疾病之肛门瘘管,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老鼠偷粪”。尽管肛瘘不会造成直接的生命危险,但周而复始的痛及不适却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因此及早求医寻求正确治疗才是关键所在。

“在谈及肛周疾病时,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痔疮(hemorrhoids),殊不知另一种肛周疾病肛瘘(anal fistula)或肛门瘘管也困扰很多的患者。与痔疮因局部血管扩张所造成的病变不同,肛瘘的形成是细菌感染造成,不过由于两者皆位于肛门处,因此很容易产生混淆。

再来因这类细菌感染发生在肛门处,也造成一些患者难以启齿或羞于求医,但其实它发生与一般细菌发炎没差,只要及时治疗是可以根治的,只是因缺乏对它的认识及不晓得如何求医,以致一些患者平白无端地饱受痛苦折腾,实属叫人痛心不已。

肝胆肠胃

年长 糖尿病 帕金森失智症 盆底肌退化 神经受损更易便秘

医识力:
不少人被便秘所困扰,在每10名大马人中,就有1至3人面对便秘问题。便秘虽然不是疾病,但若粪便长期积存在体内,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会引发其它疾病。摄取高纤维含量的蔬果、多喝水能改善或预防便秘,然而一些疾病患者,如共病长者、糖尿病患、神经系统受损者、服用特定药物者等,则可服用含乳果糖的渗透压泻剂,以助排便。

肝胆肠胃

菌群失调 影响情绪扰乱荷尔蒙 肠道健康大脑才幸福

医句话:

近年来肠道多了一个新名即“第二大脑”,这是因为医学界发现肠道中的菌群正常与否,足以影响人体荷尔蒙及神经的运作等,因此要避免健康“肠”出状况,学习如何照顾肠道是刻不容缓的,包括及时察觉不同的肠道疾病如大肠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或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早期症状,才能“肠”保安康。

“大肠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肠胃科门诊常见的病例,它的高风险群为20至40岁的男女,但以女性居多,症状最常见就是腹痛、腹泻、便秘及胀气4大症状,除了直接影响成年人的工作表现及生活作息之外,甚至间接对公共卫生或国家经济造成严重伤害。

至于长者虽然较少有IBS,但若出现IBS症状,务必先排除其他可能造成生命危险的结构性疾病,如肿瘤或缺乏维生素D等问题。研究发现。少接触阳光是缺乏维生素D的主因,而维生素D除了护钙补骨之外,也是改善肠道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推手。

肝胆肠胃

轻忽脂肪肝 最终变肝癌

医句话:
普遍上,当我们说脂肪肝时,都是指非酒精性,以及病症较为严重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若不及时医治或做出适当改变,将会引发癌症或并发症,如肝癌、心脏病等。


“一般民众对脂肪肝疾病(fatty liver disease)一知半解,护肝意识相当浅薄,甚或对其所带来的并发症也似乎懵然不知。

何谓脂肪肝?首先,我们必须厘清如何定义脂肪肝。肝脏的脂肪含量正常来说为5%,一旦超标,即可被定义为脂肪肝。研究显示,60岁以上 、三高、 超重与肥胖症、 新陈代谢疾病者,皆被列为脂肪肝疾病高风险群。

肝胆肠胃

并非越大越危险 小结石更易堵胆管

医句话:

胆结石会否引发症状,与它的大小和数量一点关系都没有。有些患者在发现胆结石后,每年都去做超声波检查以“测量”胆结石是否有变大,以为尺寸越大越危险,其实状况完全相反,因为较小的胆结石反而容易被胆囊“挤出”去,掉入胆管造成阻塞。

“对于引起症状的胆结石,手术切除胆囊是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否则日后再发作的几率是百分之百。然而,社会上存在太多关于胆结石的迷思,包括‘自然排石疗法’和切除胆囊的‘后果’等,经常引起了一些医患沟通的障碍。

还记得一名上司公司的老板因为胆结石而前来就医,巧的是他的妻子在20年前就曾接受胆囊切除手术。这一次一模一样的事情发生在伴侣身上,她却极力反对丈夫动手术。问她为何如此,却得到‘他们说切胆后不能吃油腻食物’的答案。且不论‘他们’是谁,我向她了解本身在切除胆囊后,是否有任何异常?她表示没有。这不禁让人哭笑不得─既然如此,为何还不肯让丈夫动手术呢?

肝胆肠胃

误把胆结石当胃病 衍急性胰脏炎可夺命

医句话:

若胆结石曾掉入胆管引起症状,那么未来再掉出来的几率是百分之百,一切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因此,只要胆结石曾引起疼痛或胀气等症状、胆囊发炎或引发黄疸病或胰脏炎等并发症,就需要接受胆囊切除术,以绝后患。

“胆汁由肝脏分泌,具消化脂肪与协助代谢胆固醇、药物及毒素的作用,而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有关。

胆汁成分复杂,最重要的3个是胆固醇、胆盐(bile salt)和卵磷脂(lecithin)。它们会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溶解于胆汁中。当其中一个成分太多,造成比例失调,就容易出现不溶解的成分,沉淀后形成胆结石。

“黄金三角”失衡

大家可以将之想象成在冲泡饮料时,放了太多巧克力粉而水分太少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些‘块状物’,饮料也变得浓稠。因此,只要有任何因素影响令胆固醇过多,破坏了‘黄金三角’的比例,就可能会产生胆结石。

肝胆肠胃

炎症性肠病非肠躁症 严重穿肠肛瘘

医句话:
肠道健康与否足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素质。以日本前首相安培晋三(Shinzo Abe)为例,就是因着肠道反复出现溃疡性发炎,最终选择从政治舞台退下。除此,其他的肠道问题如大肠激躁症或其他类型的炎症性肠病等或多或少对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危险。学习如何“肠”保健康促使全身安康,唯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肝胆肠胃

胃胀 反胃 有异物感 从胃炎致胃癌只需4步

医句话:

大多数人认为,有胃疼才算患上胃病,其实未必。某些病患即使有胃溃疡或出血,也没有任何的疼痛感,因此,必须了解胃病的症状,才能提早干预及治疗。新年期间大大小小的饭局,喝上几杯在所难免,因此这段时间也是胃病发作的高峰期。

“胃病可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轻微型的胃炎(gastritis)及严重型的胃溃疡(gastric ulcer)。每当人感觉胃部不适,都以为自己患上胃病,但也有可能是十二指肠出了问题,如发炎、溃疡等。

一般上,医生都会使用胃镜检查患者的食道、胃部及十二指肠,这也是胃镜检查的正常程序。胃镜检查后,医生如看到患者的胃里有红点,这表示胃部有轻微的胃炎,若患者的胃部有深红或红肿的现象,表示患者的胃炎已非常严重了。

长期发炎 胃长“蛇皮”

一般人的胃是粉红色的,急性胃炎患者的胃都仅是红点,慢性胃炎患者的多半已慢慢转深红,而且还会在胃里看到类似‘蛇皮’。只因慢性胃炎是指胃长期发炎,所以导致胃里的皮肤粗糙。

肝胆肠胃

频繁便秘或腹泻 佳节加剧肠躁症 治不好易忧郁

医句话:

肠躁症是指大肠功能失调导致腹泻、便秘、胀气、腹痛或抽痛的异常表现,在国内非常普遍,估计每100人就有15人患上,而新春佳节期间,难免少不了一顿又一顿的饕餮大餐,加上缺乏运动量,因此是肠躁症的好发期。

“大肠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简称肠躁症)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便秘型和腹泻型,且两者都会有交替性胀气和腹痛的综合性症状。

肠躁症不会有结构性的变化,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危险,纯粹是功能性的症候群,例如,大肠运作较快导致腹泻、大肠运作缓慢导致便秘或胀气,这些大肠功能的失调都会导致腹痛或抽痛的症状。

好发于40岁以下

马来西亚人民的病发率大约14%至15%,100人里就有15人患有肠躁症,尤以年轻人最常见,好发年龄介于5岁至40岁左右。但相对来说,40岁或以上却是大肠癌的风险群。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