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识解惑】关节肿胀肌肉痛 扑热息痛难奏效 NSAIDs才是专业手

头痛、痛经、腰酸背痛……几乎每个人都曾为疼痛所困,止痛药也因此成了最常见的药物之一。从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到类固醇,不同药物的功效与副作用各不相同。你对自己吃下的那颗止痛药,了解又有多少?

医句话:
止痛药不是敌人,正确使用才是关键。下次当你伸手拿药时,别忘了问一句:“我真的需要它吗?这颗药该怎么吃才安全?”,因为药懂一点,心就安一点。


“‘药剂师,我这几天腰酸背痛,可以给我推荐一款止痛药吗?’这是我在药房里最常听到的问题。止痛药几乎是每个家庭药箱里都会有的‘老朋友’,从头痛、痛经到运动拉伤,很多人都离不开它。

很多人以为所有能减痛的药都叫止痛药,但其实不然。常见的止痛药多属于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虽然类固醇也能消炎止痛,但它其实不是止痛药,而是用来控制发炎与免疫反应的药物。

NSAIDs抑制前列腺素

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顾名思义,就是不是类固醇的止痛消炎药。它的主要机制是抑制体内一种叫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的物质。前列腺素是身体在受伤或感染时释放的信号,会让我们感到发炎、疼痛、发烧。NSAIDs就像是‘拦路英雄’,阻止这条痛觉讯息的产生,让身体暂时恢复平静。

常见的NSAIDs包括布洛芬(ibuprofen)、甲芬那酸(mefenamic acid)、双氯芬酸(diclofenac)、萘普生(naproxen)、塞来昔布(celecoxib)及依托考昔(etoricoxib)等。

它们都能消炎止痛,但差别在于药效持续时间与副作用的强弱。例如,ibuprofen温和又常用于退烧,儿童与成人都可使用;mefenamic acid在痛经时效果不错,但容易刺激胃;diclofenac的强效果适合关节炎和肌肉痛,但对胃和心血管的负担大;naproxen作用时间长,常用于慢性疼痛;新一代的celecoxib、etoricoxib,虽然效果强,对胃的刺激较小,却仍需注意肾脏与心血管的安全。

扑热息痛 止痛退烧不消炎

这时候,有人会问:‘那么扑热息痛(paracetamol)呢?我头痛或肌肉痛的时候吃扑热息痛也有效啊。’其实,paracetamol的主要功能是止痛与退烧,但它几乎没有消炎作用。

扑热息痛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达到退烧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的效果。所以,如果是发烧、头痛、感冒、牙痛、轻微肌肉痛,它的效果非常好。它最大的优点是对胃非常温和,不会刺激胃酸,也不会影响肾功能。因此,像是胃不好、高血压或年长者,如果只是一般疼痛或发烧,扑热息痛是非常安全的首选。

不过,由于没有抗炎作用,如果是关节肿胀、肌肉发炎或风湿痛,单靠扑热息痛通常无法真正缓解问题,这时NSAIDs才是‘专业选手’。

然而,止痛药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NSAIDs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刺激胃黏膜,可能导致胃痛、胃溃疡,甚至出血。长期高剂量使用,还可能影响肾功能、引起水肿或血压升高。所以一般来说,NSAIDs适合短期使用。如果需要长期控制疼痛,医生通常会配合胃药保护,或定期验血监测肾功能。

外用剂型 局部止痛副作用低

除了口服药,NSAIDs也有外用剂型,例如止痛药膏、凝胶或贴布。它们的好处是药物只在局部发挥作用,吸收进血液的量较少,因此副作用更低。对于局部肌肉酸痛或轻微运动伤害,药膏或贴布往往已经足够,不需要动用口服药。但若疼痛来自体内深层关节或发炎较严重,口服药仍是较有效的选择。

发烧童慎用diclofenac栓剂

近年来,卫生部提醒家长,diclofenac栓剂不宜用于流感患儿,因为有研究指出,它可能与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 of Childhood,ANEC)有关。在马来西亚,diclofenac栓剂的注册用途是‘止痛’,虽然它也有退烧性质,但并未注册为儿童退烧适应症,所以属于适应症以外使用(off-label use),因此若没有得到医生批准,最好还是别用来退烧。

那为什么ANEC非常危险呢?风险点在于脑部并发症。ANEC是与流感等病毒感染相关的少见但凶险的脑病,可能迅速出现抽搐、意识下降,死亡率与神经后遗症风险都高。研究推测,某些NSAIDs可能通过影响血管内皮修复或凝血途径,在特定情境下甚至加重炎症反应,导致脑损伤。

_
陈朝颖
注册药剂师



什么时候该用类固醇?

那什么时候医生会改开‘类固醇’呢?类固醇(如泼尼松龙,prednisolone)是一种更强力的抗炎药,常用于身体免疫系统过度活跃的疾病,例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急性发作等。

类固醇的作用机制是直接抑制免疫反应,所以能快速‘灭火’,在短时间内明显缓解疼痛与红肿。然而,长期使用类固醇就像是请消防队住在家里,火虽然熄得快,但也可能造成副作用,例如脸部圆润(水牛脸)、体重上升、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甚至免疫力下降。因此,类固醇必须遵照医嘱使用,并逐步减量停药,不可自行停药或长期依赖。

调节神经传导 缓解慢性疼痛

当然,除了NSAIDs与类固醇外,止痛的世界还不止这一些。例如加巴喷丁(gabapentin),常用于神经性疼痛,如糖尿病引起的脚麻痛、带状疱疹后神痛经等。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止痛药,而是调节神经传导,帮助大脑‘重新认识疼痛信号’,适合长期神经痛患者。

身为药剂师,我常告诉病人:止痛药不是‘治病药’,它只是帮你暂时关掉疼痛的警报器。如果你发现自己离不开止痛药3天以上,或是疼痛反复出现在同一个部位,就该找医生查清楚原因。不同的痛,有不同的解法;不同的药,也有不同的风险。”

发炎5体征 疼痛为其一

“发炎,也被称为炎症,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有害刺激,如损伤、感染或刺激物时的自然反应,属于免疫系统防御机制的一部分,协助促进愈合。不受控制的急性发炎,有可能会演变成慢性发炎。发炎的主要体征有5个,包括疼痛、发红、发热、肿胀和功能丧失。

‘疼痛’是‘发炎’的其中一个主要体征。根据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或与之类似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

一般而言,疼痛可被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慢性疼痛,定义为持续超过3个月的疼痛。疼痛也可被进一步归类为伤害性疼痛(nociceptive pain)和神经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疼痛的感觉虽然不好,却是身体的一种自然警告信号,提醒我们可能存在损伤或疾病,促使我们寻求保护和治疗,防止进一步损伤。当然,疼痛也会对身体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和免疫力下降,甚至有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导致焦虑、忧郁和失眠。也因此,止痛药与消炎药便成为医疗上常见的治疗方式。

一般常见的疼痛与发炎因素,包括软组织损伤(soft tissue injury)如扭伤、拉伤、挫伤、擦伤;关节疼痛,如退化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代谢性关节炎;头痛和偏头痛;牙齿感染和牙龈发炎引发的牙痛;扁桃体发炎导致的喉咙痛;痛经;手术或外伤后的疼痛。这些疼痛一般都与发炎反应有关。

类固醇非止痛药

止痛药可被分为2大类,非阿片类止痛药和阿片类止痛药。非阿片类止痛药包括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也就是paracetamol)和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NSAIDs)。

另一类用于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的消炎药物则是类固醇(steroids),如泼尼松龙(prednisolon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等,它不属于阿片或非阿片类止痛药。虽然类固醇与NSAIDs都能减轻疼痛与发炎,但作用机制与使用目的不同。

_
吴奕品医生(Goh Aik Ping)
普通科


轻中痛用NSAIDs 严重发炎靠类固醇

NSAIDs常用于轻至中度疼痛,如肌肉酸痛、痛经、头痛、牙痛或手术后短期疼痛等。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消化不良、胃痛、胃溃疡、恶心、腹泻、头痛、晕眩。一般建议饭后服用,或和胃药一起服用,以减少对胃部的刺激。若是患有胃病,肾脏疾病或高血压,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若长期服用,则需定期检查肾功能与胃部情况。

然而,若发炎疾病较为严重或由自身免疫系统引起,如哮喘、严重过敏反应、红斑性狼疮、结缔组织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等,便可能需要使用类固醇。类固醇能透过模拟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功能,抑制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减轻发炎肿胀。

停药须循序渐进 避免肾上腺危象

类固醇的抗炎效果虽强,但副作用也较多。常见副作用包括皮肤变薄、出现皮纹、容易瘀伤、高血压、血糖升高、白内障、面部浮肿(满月脸)、腹部肿胀、上臂和腿变细、儿童发展迟缓、骨钙丢失、体重增加、水肿、肌肉无力,以及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使用时间越长,副作用风险越高。因此,一般建议短期使用以控制急性症状;若病情需要长期用药,则必须在医生的指示与监督下维持适当剂量的治疗。停药时也不能突然中断,必须逐渐减量,让身体恢复自然激素分泌,否则可能引发肾上腺危象(adrenal crisis),后果严重。

长期搽类固醇 皮肤恐变薄变色

外用类固醇药膏也属于常见的药物,主要用于局部皮肤发炎,如湿疹、异位性皮肤炎、皮疹、过敏或虫咬。药膏的药效主要集中在皮肤表层,全身吸收量少,副作用相对较轻。但若长期或大面积使用,仍可能导致皮肤变薄和变色,或毛细血管扩张。而口服类固醇,则作用于全身,须由医生评估后使用,不可自行购买或长期服用。

除了药物治疗外,一些非药物方式也有助于缓解疼痛与发炎。比如急性期以冰敷减轻肿胀与疼痛,慢性期则以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适度休息,避免过度使用受伤部位,也促进恢复。物理治疗与伸展运动能让肌肉放松,改善关节活动度。维持理想体重与规律运动则可减轻关节负担,预防慢性疼痛。保持轻松心情,正面情绪也非常重要,因为压力会放大疼痛感,良好的心态有

助于加速康复。不宜自行长期使用

止痛药与消炎药是常用药物,但使用时必须了解它的差异与副作用。NSAIDs适合一般疼痛与轻度发炎,类固醇则用于较严重或免疫性发炎疾病。2种药物都不适合自行长期使用,否则可能导致副作用或掩盖病情。若疼痛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应尽早就医,找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2025.11.20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