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帮忙反帮大忙
大约一年半的时间,他的糖化血红素(HbA1c)测试结果显示他的血糖平均值从原本还算控制范围之内,逐渐升到接近顶限的15%。今天,他独自一人来到店里买胶布,他告诉我他刚刚从医院出来,现在等着政府医院写信转介去洗肾中心。
被称为富贵病的肾病,从开始的肾衰竭,到进入洗肾,最后连洗肾也不行,必须进行换肾手术,才能保住性命;但在马来西亚这个器官捐赠风气不高的国家,要等到一个适合的肾是可遇不可求,每年等待换肾保命的人不下千人。
既然一肾难求,在确定自己肾脏出了毛病后,何不从改变饮食法来延长或让仅有的肾脏功能发挥至最高点,让自己可以延迟步入洗肾的阶段,也不需要这么快进入换肾等待名单中的一员。
慢性肾病急性恶化
蛋白质能源损耗存活关键
医生或营养师都是建议肾病患者采取低蛋白质饮食法,但其实除了低蛋白质饮食法,肾病患者在营养摄取方面也要非常谨慎,无论过多或过少都会带来影响,带来各种并发症,甚至提高死亡率。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David Geffen School of Medicine)医学与公共卫生学教授乔古博表示,患有慢性肾病急性恶化(ACKD)的患者,身体一些状况如发炎、心脏衰竭、心血管问题或其他疾病都会持续性的增加蛋白质——能量损耗(protein-energy wasting,简称PEW),影响血糖指数。
酮酸(Keto Acids)是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但不含氮,除了能够补充慢性肾脏病患缺乏的蛋白质,也不会对肾脏产生负担,病患的营养及健康状况因此而获得改善。
肥胖已被证实是影响肾脏功能的重要因素,马大医药中心(UMMC)肾脏科主任林仕军(Lim Soo Kun)副教授指出,肥胖慢性肾病(CKD)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蛋白尿,这主要因为肥胖者有更高的代谢需求,肾脏入球小动脉因而膨胀,这时输送至肾脏的血液过度迅速,导致肾丝球受损而引起“漏蛋白”。如果允许血液继续冲击肾脏血管,久而久之,血管就会硬化,以致肾功能受损。
他说,肥胖与肾病有间接和直接的关系,其中以间接因素患上肾病的情况居多。
他解释,肥胖者较易患上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等疾病,这些疾病间接导致慢性肾病,而肥胖者体内的氧化自由基(oxygenradical)比一般人还多,这些自由基可以破坏身体细胞和肾脏。
读者李先生问:
Q:最近我的尿液变成暗红色,有点像血尿,是不是我长期吃药弄坏肾脏的关系?
药剂师黄宏圣回覆:
A:血尿的原因有可能来自泌尿道系统的问题,例如膀胱发炎,慢性肾病或者肾结石等等。
长期不正确的使用药物(止痛药或类固醇),高血压和高血糖将引发肾病变,导致出现血尿。
除此之外,一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尿液变色,例如抗肺结核药物(Rifampicin)、帕金森药物(Levodopa)、泻药(Senna)、抗生素(Metronidazole)。尿液分析检验可以帮助确认尿液变色的原因和提早治疗。
读者黄先生问:
Q:有什么保健品可补肾?
药剂师黄宏圣回覆:
A:肾脏的功能主要是清除体内废物,调节体内电解质,水分和酸碱值,分泌合成荷尔蒙例如红血球生成素。高血糖,高血压,细菌感染或者滥用药物(例如类固醇和止痛药)都会导致肾脏受损。
与其不停寻找补肾的保健品,不如把血糖和血压控制好,不滥用药物,不购买和服食来路不明的补肾保健品。这样才是保护肾脏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