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神经

储存紧急热线 降低转院风险  选对中风急诊单位 抓住黄金3小时

医句话:

民众须学会辨识脑中风症状,如脸部表情不对称、四肢乏力、手脚麻痺、口齿不清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即使只是短暂性,也必须立即求医,切勿怠慢。由于并非所有医院都设有全方位的急性中风医疗团队及设备,因此民众受促在手机存储几个设有中风单位(stroke unit)的医疗中心紧急热线,以防患于未然。

“脑中风可分为两大类型,即缺血性中风(ischaemic stroke)和出血性中风(haemorrhagic stroke)。缺血性中风较为常见,占80%至85%;出血性中风占15%至20%。

缺血Vs出血 治疗大不同

两者呈现的征兆和症状雷同,并且涵盖甚广,可由轻微的头疼、眩晕、呕吐,到严重的口齿不清、言语障碍、手脚乏力、麻痺(尤其是出现在身体单侧)、脸部表情不对称、视力模糊、走路不平衡等。中风的症状都是突发的,而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最大的区别是出血性中风发生得更急且迅速恶化。

问药

陈朝颖/83岁有三高患癌症 用药控病减不适

问:我的父亲今年83岁,有三高,近期被诊断为癌症,但还没做活检化验和化疗,医生说他年纪太大了,不适合做化验和化疗,只开了吗啡、咳嗽药和排便药给他,我想问除了医生开的这3种药,三高的药物还是照常吃吗?


答:首先,以你父亲83岁高龄,同时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癌症来说,身体状况的确会比较脆弱,所以会比平常人需要更加细致的护理和管理。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只开了吗啡、咳嗽药和排便药物给他,主要是为了控制症状,减轻不适感。

吗啡用于缓解疼痛,咳嗽药用于缓解咳嗽症状,排便药则有助于缓解便秘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至于他的三高药物,虽然医生未特别提及,但基本上是建议继续按医嘱进行用药。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慢性疾病,需要持续控制,避免出现并发症。即使癌症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药物相互作用或副作用,但对于这些基础疾病的治疗,仍然需要继续。

然而,建议你与医生进一步沟通,了解父亲目前的整体治疗计划和用药方案,以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同时,密切关注父亲的身体状况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问药

陈朝颖/肾病用药须更谨慎 长期监测血肌酐尿蛋白

问:女性,63岁,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目前第四期慢性肾病,肾丝球过滤率(eGFR)25,还没有洗肾,目前每天吃各一粒empagliflozin、amlodipine及酮酸,请问这3种药会伤肾吗?

答:恩格列净(empagliflozin)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属于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中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来减少血糖水平。一些研究的确表明恩格列净对心血管、肾功能恶化和蛋白尿具有保护作用。

另外,要减低肾脏的负担,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减低饮食中的蛋白质并搭配酮酸治疗。酮酸是不含氮的蛋白质,可减少尿素的生成和肾脏的负担,并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让肾病患者在控制病情时达到平衡。

至于氨氯地平(amlodipine),它是一种钙通道阻断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这些药物通常被认为对肾脏的影响较小,但在肾功能受损的情况下,仍需谨慎使用。特别是在肾功能已经受损的阶段,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监测结果来调整药物剂量,以减少对肾脏的进一步损害。

总的来说,这3种药虽然对肾脏的影响较小,但仍需谨慎使用,毕竟药效是因人而异的。

饮食营养

少吃盐 降血压 日常限盐这样做

医句话:

许多人不知道自己血压升高或患有高血压。由于高血压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它也被称为“无声杀手”。更糟糕的是,若没有获得及时治疗,高血压可导致其他疾病,例如心脏病、中风和肾衰竭。因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减少盐摄入量很重要。这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环节之一,当中包括改善我们的整体饮食摄入量,并保持活跃。通过全面实践这种生活方式,你将能够降低高血压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和患病率。

_


“在日常饮食中,你有留意自己可能吃盐过多吗?你可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和马来西亚卫生部所建议的盐摄入量,每天不应超过5克或1茶匙?

慢性疾病

常常跌倒 或是中风前兆

医识力线上工作坊: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小中风大警讯!医生授招保命防失能
日期:2024年4月6日(周六)
主讲人:脑神经内科顾问郭慧恬医生
主持:营养师何洁滢

1)我身边有几个家人和朋友自从吃了胆固醇药物,如他汀类,记忆力很明显下降很多,很多事情都不记得。这些药物是否会对记忆力产生副作用?
答:
降胆固醇药物是不会导致记忆力衰退,我猜想可能患有其他疾病。一些血压低的患者,血液不足输送到大脑,的确会有记忆力衰退的问题,所以需要检查患者是否有其他疾病。服用他汀类的副作用是肌肉酸痛及肝功能受损,不过这些的副作用需要高剂量服用才会发生,所以服用降胆固醇药物者都需要观察所服用的剂量,也必须知道所服用药物的品牌,只因剂量的多少都会因品牌而有所差别,所以服用降胆固醇药物前必须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饮食营养

地中海得舒饮食相配合 降压护心减中风风险

医句话:

多年来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一直是我国头号健康杀手。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国就有1万8515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平均每天有50人之多。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更是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包括增加心脏负荷造成心脏衰竭、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且增加中风及动脉硬化几率。正确饮食与适量运动已被证实是继药物以外,可有效控制血压的生活方式,更不可忽略它们的重要性。

“我们如何从饮食来预防高血压呢?其实通过健康的饮食是可以预防和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疾病的风险。以下是一些与饮食相关的方法,有助于降低患上这些疾病的风险。
1)均衡饮食
依照马来西亚健康餐盘(suku suku separuh)的概念来帮助我们摄取足够的营养。如在吃鸡饭的时候搭配蔬菜和水果,在吃面包的时候可以搭配鸡蛋和生菜,在吃面条的时候可以搭配更多的蔬菜等。尽量以全谷类来代替精致淀粉。

问药

林顺木/妈妈易焦虑难入眠 自律神经失调 或甲亢惹祸

问:我妈今年60岁,身高149公分,体重50公斤,患有高血压、甲亢、严重失眠和自律神经失调。目前吃着的西药包括唑吡坦(zolpidem)、普萘洛尔(propranolol)、甲巯咪唑(methimazole)、降压药和感冒药等。妈妈很容易焦虑烦恼,60岁失去伴侣后健康急转直下。

即使有吃西药,以下症状还是让她十分痛苦,让我们苦恼的是每次只要带她出门求医,她到诊所或医院吹到冷气,或是吹到一点风,她一定都会感冒,然后以下这些症状都会加剧:

1.从肩颈到膏肓的筋很容易酸,半夜会酸到睡不着,需要补吃安眠药,睡前吃一次,半夜酸到睡不着再吃一次。
2.有时会突然热起来冒汗大约两三分钟,热完就开始冷,热起来时量血压就会高,一天大概发作五六次,同样伴随筋酸。
3.睡前筋很常酸且一定要吃安眠药,半夜醒来睡不着时,也会筋酸且伴随第二点提到的先热后冷的症状。
4.吹冷气或吹到风,过两天一定感冒,穿太多衣服又会热到流汗,一样感冒。
5.半夜需起来尿尿好几次,尿量很少,睡前已经尽量不喝水。

综合上述,想问中西医,为什么会这样?

问药

陈文恬/勿擅停西药单用中药 中西医联用控高血压

问:靠中药治愈高血压通常要多久时间呢?

答:高血压分为两种,一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占90%至95%,即为遗传、饮食、肥胖、精神和环境等因素综合造成;二为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5%至10%,是由于体内其他疾病引发的高血压,如肾病、甲亢、库欣症候群等。因此必须先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才能谈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若为继发性高血压,需先解决根本病因。

中医学将高血压病归属于“头痛”、“眩晕”,一般认为是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痰浊上扰、肝肾阴虚所致。常用的降压中药方为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六味地黄丸等,需根据不同体质而用药。

饮食营养

每天限盐1茶匙 降高血压减心脏病

医句话:

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脂肪、盐和糖),对降低患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很重要。我们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饮食,尤其是高钠食物。与此同时,也别忘了保持经常运动的好习惯。总而言之,我们有责任将自己的健康放在首位。健康的营养和体力活动相辅相成,对预防非传染性疾病和改善个人的整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尽管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非传染性疾病,但是最近这几年,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事实上,2009至2014年大马疾病和伤害负担研究发现,我国的非传染性疾病占过早死亡率的71%,其中心血管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就占了死亡人数的34.8%。就生活方式而言,有多种因素会增加患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这包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和酗酒。

问药

林建斌/吃降压抗甲亢药 感觉心悸非药副作用

问:我本身在吃着高血压(amlodipine)和甲状腺功能亢进(carbimazole)的药物,血压已经受控,可是我偶尔依然感到自己的心脏快跳出来,这是药物的副作用吗?

答:从你的问题看来,你是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目前正在服用药物来控制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你也在服用血压高药物来控制高血压。我认为你现在感觉到偶尔心悸的情况并不是药物所造成的副作用,它应该是和你的甲状腺亢进的情况有关,我建议你去挂诊检查病情。医生会做个血液检查来决定是否有必要在卡比马唑(carbimazole)的分量做调整。

至于高血压的药物,医生也或许会使用控制心跳类型的高血压药物来缓解你的情况。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