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世卫不赞成混打COVID 19疫苗? 错!智土数据扎实 混打亮绿灯

医句话:

就如COVID-19疫苗在去年底首次出现时遭到无中生有的抨击,遥想当初卫生部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能让民众接受并愿意伸出胳膊接种COVID-19疫苗,而今当加强针接种计划开跑之际,网络上包括社交媒体充斥着对加强针各种不实的言论,比如把某款疫苗描绘成对健康造成伤害,甚至扯出不同的阴谋论等,因此必须及时辟谣,让民众以正确心态接受加强针来保护自己。

“我们身处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任何资讯只要登入互联网可说是信手拈来,但与此同时也对无法辨别真理的民众造成一定困惑甚至焦虑。以目前卫生部正在推行的加强针(booster dose)接种计划为例,各种稀奇古怪的言论也随之出现,不仅有文字、视频甚至还拿出世界卫生组织(WHO)之前所发表的报导来混淆视听,因此必须一一给予解释。

成人健康

"突破性感染,不是COVID—19疫苗才有"

防疫须知

民众以为打COVID-19疫苗接种,会有突破性感染,就是代表疫苗无效而不去登记接种疫苗,甚至出现了很多疫苗犹豫(vaccine hesitancy) 的行为,这是非常要命的错误观念。

每种疫苗,都会有突破性感染,大家都报导COVID-19疫苗接种突破性感染,民众都以为全世界只有COVID-19疫苗才有而已。

从小到大,只要是打过的疫苗,都会出现过副作用,突破性感染的。然后也由于有疫苗接种保护我们的健康,我们现在才能健健康康在滑手机看新闻。

所以,不要以为今天的COVID-19疫苗接种无效,才会有突破性感染,而是要知道,这是从小到大,你我都会受到了很多疫苗的保护力支持着自己。

而流感疫苗突破性感染,比COVID-19疫苗还多,依据之前流感研究在4万6733名流感疫苗接种者,有425人,产生疫苗突破性感染,约占0.93%左右。

问药

血小板增多症 接种COVID-19疫苗会否併发血栓?

问:我今年59岁,在2014年收经,而在2016年开始发现血小板增加,然后就到专科医院见血液专科医生,开始每天服用药物直到今天,我所服用的药物有:早餐后2粒羟基脲(hydroxyurea )500mg和1粒阿司匹林(aspirin 100)。

我每3个月验一次血小板,血小板指数到今天维持在400至550之间,医生说有点偏高。而现在也因为LDL>4.3而胆固醇偏高,所以医生也说要吃药控制,总胆固醇在6至7之间。

目前吃的药尚有辛伐他汀(simvastatin)20mg和依泽替米贝(ezetimibe)10mg,想问我可以安心接种疫苗吗?我的医生说是可以的,但我还想确定一下。

问医

鼻咽癌康复服类固醇6年 可接种COVID-19疫苗

问:我妈妈在2000年患了鼻咽癌,康复后有后遗症,比如口干、不时会有晕眩及恶心,后来看了医生,建议我妈服用类固醇,已经服用最少6年。

妈妈的身体看起来很虚弱,我们不确定是否为体虚,她的症状是很容易晕眩,每几个月就会出现一次,一出现晕眩可以晕好几天,然后吃不下任何食物,吃什么就吐什么,平时没有晕眩的话,就很容易饿,但也很容易饱,对食物的欲望很低,不太有食欲。

之前听说不是全部人都适合接种COVID-19疫苗,包括服用类固醇是不能打疫苗,需要停药3个月过后才能打,我们也不清楚,于是去咨询医生,医生告知能打疫苗,类固醇药不要停,可是我们还是很担心,所以希望可以获得不同医生的见解。

医生解答:

在马来西亚所使用的COVID-19疫苗并非活性疫苗,所以疫苗并不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或缺陷患者的禁忌症。

针对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如类固醇等的患者,专家不建议把他们排除在接种疫苗之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对疫苗的反应(产生的免疫抗体的效果)欠佳,因此即使接种疫苗后,务必继续遵守防疫标准作业程序(SOP)。

问医

疫情不确定性 “心魔”易诞生 主动寻求帮助 不要独自承受

问:最近这段期间我压力很大,一来是疫情严重,再来是工作上变得不稳定,每次一有压力就必须抽烟,再加上睡不好,心理压力很大,可是我也担心一直抽烟会加剧患癌的可能性。

有时甚至会想到不如自杀好了,但一想到家里还有父母以及妻儿就没去想,可是就是处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请问我该怎办呢?

成人健康

暴饮暴食逃避封锁压力 伤身亦伤心

医句话: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每个人都会因为封锁应激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所以他们吃喝,是为了安慰自己,尤其是过度劳累的前线人员;或者那些没有足够技术来帮助在家工作的人。

“在COVID-19期间,我认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会以某种方式调整工作和家庭环境中压力增加的变化,有些人在遇到麻烦时,习惯性地使用饮料和食物,以获得一定程度的安慰。

在英国,政府承认肥胖是该国面临的最大健康危机之一,2/3的英国公民属于超重,而生活在超重中的英国公民,亦可能会因为COVID-19而导致严重的疾病甚至是死亡。

现在大多数人都居家工作,换言之,很多时候,我的个案都受到COVID-19的封锁应激原(lockdown stressors)的影响,而更多个案选择暴饮暴食,是很常见的用饮食来逃避压力的症状,但我和我的个案说,在情绪、饮食和居家工作这3种不同的挑战中,要学会接受,告诉自己是可胜任的。

成人健康

不要再挑疫苗了

防疫须知

那天一友人告知我,她认识的朋友们,似乎都在在观望,在等待自己心目中的疫苗,才愿意接种!我听了很担心,他们可能不知道危险吧?

第一个是社区,已经不会再淸零!从疫情开始,一旦有社区感染和社区传播后,事实上要完全零感染的可能性已经非常低了,因为毕竟有些“无症状者会在社区里面 ”,可能随时会被发现或有症状检验发现,而你不去打疫苗,难道你不危险吗?

第二个是印度(Delta variant)变种病毒为主流,而这位敌人,至今横行九十几个国家,无论是你住的地方、你身边的人有可能就是带着这个Delta横行,也不自知啊!

不要以为现在的疫苗,对抗变种病毒效力不好,至少它不会轻易让你变成重症和死亡!你知道在美国Delta毒株感染,在这其中得到感染的新病例,有近97%的重症患者,其实都是未接种过任何疫苗的人呢!

第三,接种过疫苗的人,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身边每个人。接种疫苗,不管是面对变种或不变种的病毒,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专题

渴望返校 欣赏社交 疫情下的学习 且学且珍惜

医句话:

在封锁期间或长时间居家上课后,儿童及青少年会意识到学校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糟糕,他们很希望可以恢复到正常上下学的状态。我们也可以通过催眠治疗来减轻学生们的焦虑症,让学生学会欣赏社交接触,当这个疫情过了后,他们就不会再害怕社交。

“在近两年的新常态里,我依然主要在学校里工作,所以我经常跟在籍的年轻人打交道,我的身分是一名教师,也是辅导员和临床催眠治疗师,同时也是学校催眠治疗计划(Hypnotherapy in Schools Programme,HISP)的创始人,在学校计划中负责管理心灵催眠疗法。

在COVID-19大流行病期间,在英国的校园里,第一次封锁是在2020年3月23日,于2020年9月1日重新开放;在这个时期,只有极少数的关键性的员工(key workers)回去学校,因此校方逼不得已将课程搬到线上。

在第二个阶段,校园在2021年1月1日关闭,直到2021年3月9日重新开放,而这段时间学校准备得较为充足,定时定期提供线上课程时间表。

专题

恐慌大采购 回避人群 滥药酗酒 小心COVID-19压力症候群叩门

医句话:

越来越多人开始察觉COVID-19不只对生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及后遗症,与此同时它也吞噬着确诊者以及身边人的心理健康,而COVID-19压力症候群所造成的伤害及后遗症一点也不亚于前者,因此必须对疫情下的精神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

“面对COVID-19疫情,每个人不管是生理或心理都遭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如果说生理上的伤害主要在呼吸道或其他器官,那因疫情所产生的种种精神伤害,比如焦虑、恐慌甚至是迷思等则直接影响精神健康,其中群众恐慌(public panic disorder)事件在疫情肆虐至今以来更是不断上演。

饮食营养

预防COVID-19无捷径 吃得好动得多 减轻染疫并发症

医句话:

由于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患上与COVID-19相关的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因此必须谨记,没有特定的食物或辅助品可预防你感染COVID-19。 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确保拥有更强健的免疫系统,并降低可使病情恶化之潜在健康风险。

-


“非传染性疾病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s)是许多国家主要的死因之一。根据2019年国家健康和病发率调查,马来西亚的非传染性疾病不断地攀升,国人的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因而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