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急性糖尿并发症 反覆发作损『脑』伤『心』

案例:

陈妈妈的糖尿病史可追溯至20年前,期间她曾有好几次出现全身颤动丶四肢无力及晕倒的状况,因此她时常感觉自己很饿,每次吃饭必定要吃下一大碗饭,而且才几个小时就申诉饿。在这样周而复始的情况下,陈妈妈的血糖指数一直没有获得改善,哪怕她常常说自己已谢绝甜食,但不明白为何血糖指数还是不断上升。

直到有一次,她在见医生时告知情况,医生详细检查后发现原来陈妈妈之前出现全身颤抖及四肢无力,其实是低血糖症状,所以为了避免再出现以上症状,她每次都要吃很多饭才觉得安心,但就因为吃下过多的碳水化合物,结果血糖指数升高。

低血糖:<4mmol/L

“在慢性疾病的‘三高’中泛指是高血压丶高血脂及高血糖,也因此很多人对于‘高’敬而远之,殊不知以血糖为例,当它出现过低而置之不理的话,不仅身体会出现各种异状,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因此每个人特别是糖尿病患除了要了解高血糖的症状,亦必须清楚低血糖的情况,要记住‘血糖求稳不求低’。

很多糖尿病患对于血糖指数飙升感到恐惧,但对于低血糖却不甚了解,每次一见到医生就会问‘我的血糖指数是否有高呢’,或者‘我已不吃糖,为何血糖指数还那么高呢?’,甚至每次在家检验血糖时也忐忑不安,尤其是在前一晚吃了榴梿后,更担心检验仪器上出现‘HI’字眼。其实除了要顾及血糖指数飙升,血糖指数过低也是每一名糖尿病患必须谨慎看待,并把它视为危险症状。

低血糖症是指大脑和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糖类供应,就一般人而言,血糖指数低于4mmol/L就被认为是低血糖;要辨别是否有出现低血糖症状,可从这些情况获知:当一名糖尿病患在大清早醒来时发现自己全身飙汗,特别是头部冒冷汗丶肚子极饿丶头昏眼花,或在打胰岛素及用餐前有这些症状,就必须谨慎看待,这或许就是出现低血糖症了。

纵观过往低血糖的病例都有这些症状,譬如四肢无力丶全身颤抖丶无故出汗丶心跳加速丶视力模糊丶饥饿丶头痛丶情绪突然变化,若是严重的低血糖还会出现行为异常丶动作协调障碍丶注意力无法集中丶意识混乱丶出现癫痫丶丧失意识丶昏迷及死亡。

损害中枢神经 酿性格变异失常

与高血糖相比,低血糖所带来的伤害并不会小,两者都是急性糖尿并发症,每一次出现低血糖都可能会造成这些伤害:体内肾上腺素丶糖皮质激素丶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导致出现反应性交血糖(Somogyi effect,即苏木杰效应),这是指低血糖后出现高血糖的现象,血糖因而波动,并加重病情。

再来是长期反复有低血糖症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遭到不可逆的损害,其中包括造成患者性格变异丶精神失常及出现失智症状等。

此外,低血糖症也会刺激人体心血管系统,从而引发心律失常丶心肌梗塞或脑卒中(即中风),最为常见的是心脏病发,当糖尿病患因低血糖症而昏迷过久没有被发现,最终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与形成高血糖症的因素相比,低血糖症可能是药物过量,当医生已为患者开了正确剂量的降血糖药物,比如胰岛素丶或者是促使胰岛素释放的药物如磺酰脲类(sulphonyurea,简称SU),后者包括格列齐特(gliclazide)丶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或格列吡嗪(glipizide),可是患者却在服用或注射时自行把剂量提高,或者是医生所开的药物剂量确实过多,再来是错失用餐点及延迟用餐丶摄取太少碳水化合物丶进行过量或超出计划的运动,可是却没有相应加餐点及调整用药剂量。

另外,根据研究,酗酒也会造成低血糖症,尤其是空腹喝烈酒,因为酒精会抑制糖质新生作用及抑制肝糖的分解,从而减低胰岛素抗性,造成低血糖,对于已服用降血糖药物的糖尿病患尤其危险,因此奉劝糖尿病患如出现低血糖症状,务必要记录当下发生的状况丶时间点丶餐量及运动,过后再与医生讨论,切记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必须在医生详细检查后才决定药物剂量。

15-15口诀抢救低血糖

糖尿病患要避免出现低血糖症必须先掌握‘15-15’口诀,所谓的15-15即15公克糖类食物以及15分钟。首先患者必须先测量本身的血糖水平,倘若少于4mmol/L必须立刻进食15公克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糖类食物,在15分钟后继续测量血糖指数,如果低血糖症没有改善或意识不清就要送院抢救,若是有严重低血糖症状如出现意识混乱丶甚至昏迷,除了要拨电求助,在等待医护人员到来时,亦可服用30公克的糖类食物。

从过去低血糖病例来看,很多患者因害怕出现各种低血糖症状包括昏倒或心跳加速,为了避免复发就常常吃下过量食物比如白饭,结果造成血糖指数飙升,其实只要了解何谓15公克碳水化合物,即可在出现低血糖症时派上用场。

要强调一点,15公克碳水化合物必须是可快速被人体吸收及简易吞食的食物,务必要让血糖指数快速上升,同时要避免含奶的食物,因肠胃对含奶食物吸收较慢,而15公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子有半杯果汁丶3至5颗糖果丶3颗方糖或者是一大勺的蜂蜜。

无意识低血糖危险高

对于某些糖尿病患而言,他们会丧失感知低血糖的能力,而这类情况就是无意识低血糖(hypoglycaemia unawareness)。正常人的大脑有一触发点,它的功用是当血糖指数低于4mmol/L时,就会通知身体要从其他器官释放应激激素,产生应对措施来避免低血糖所带来的危险。

不过,当一名患者经常出现低血糖症,这个触发点的设定就会重新设置以适应越来越低的血糖水平,而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因为往往当大脑察觉身体处于低血糖时,人已处于昏迷或神智不清的状态。打个比方,一辆车在一条山路上奔驰,本来在前方是有一个警告有悬崖的告示牌,可是现在告示牌不见了,当车子在踏足油门的情况下飞驰,一看到悬崖要停车也来不及。

低血糖触发点就是要提醒患者随时注意,因此若触发点不见了,自然就丧失警惕效果。要记住一点,想要发现低血糖,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时监测血糖指数,唯有这样才能积极去纠正低血糖症,避免低血糖所带来的伤害。

常感低血糖 血糖却不低

另一种常见的低血糖症为相对性低血糖(relative hypoglycaemia),通常这类糖尿病患都是经常血糖指数超标(即10mmol/L至15mmol/L),当他们通过饮食控制丶运动及药物来恢复至正常血糖指数水平后,却会感觉有低血糖症状,比如饥饿丶头昏或头晕等,可是血糖检验结果却是正常,但这所谓的正常对他们而言却是偏低,因此身体才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因此我鼓励糖尿病患若感觉自己有低血糖症,首先是先检验血糖指数,若是低于4mmol/L就要立刻补充糖类食物,反之就是相对性低血糖,此时不必感到惊慌,也无须额外进食,在一段时间当身体逐渐适应正常血糖水平后,低血糖的现象也会消失。”

-
陈欣怡医生(Tan Sing Yee)
家庭医学专科顾问


低血糖症2问:非糖尿病“独家代理” 不同年龄症状不一

问1:低血糖症是否一定与糖尿病有关呢?
答:不一定,尽管低血糖症在糖尿病患中相当普遍,但并非只有糖尿病患才有,罹患胰脏癌丶晚期肝硬化丶慢性肾上腺功能低下〔即艾迪生(Addison)病〕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因此医生必须找出低血糖的病因及原发病,从根源去解决低血糖。

问2:低血糖的症状都一样吗?
答: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都不同,比如说儿童出现低血糖的表现常常为易激怒丶好哭闹丶面色苍白丶出冷汗丶注意力涣散丶经常发恶梦易惊醒丶遗尿等,至于成年人发生低血糖的症状则属于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出现饥饿感丶心慌丶手抖丶出虚汗丶四肢无力等,最后发生在老年人的低血糖就大不相同,可能是没有任何症状,但也可能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言语行为反常丶抽搐丶偏瘫丶意识障碍丶嗜睡丶昏迷等,常被误诊为中风或癫痫。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丶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何建兴.2019.01.30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