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支援癌患? 提高生活能力 重投社会最实际

医句话:

在癌症治疗的路上,病人必须得到帮助,除了医务人员,来自社会的帮助如癌症患者支援团体等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实际的帮助才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能力及展开新生活。

36%肺癌患戒烟失败

“很多人以为,抗癌这条路是从癌症被确诊时开始,其实未必,因为根据数据,每4人就有1人患上癌症,这意味着我们都有患癌的可能,即使患癌的不是我,我们身边的人可能是癌患。因此,我们随时都要预防和降低患癌风险,这也说明了我们其实已经身处抗癌的路上。

在抗癌的路上,肺癌病人遭遇各种挑战,而降低风险和检验就是其中一项主要的挑战。

我们从参与调查的患者,包括来自政府和私人医院丶肺癌支援团体等获知,许多患者的诉求是,普通医生无法在症状出现的初期发现肺癌。

其实,影响人们揪出肺癌症状的主要原因是无法成功戒烟所致,约有36%肺癌患者无法成功戒烟。

虽然政府提供免费戒烟服务,但是提供服务和自愿戒烟是两回事,有些人还是没有被说服戒烟。

更甚的是,卫生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抽烟者年龄日渐年轻,许多人在15岁以前就学会吸抽烟。我们在学校进行的教育活动,并发现吸烟的中学生已增至10%,这是令人感到担扰的。

除了抽烟,治疗肺癌的另一重要的挑战是目前未有筛检技术能够预防肺癌,不像乳癌能够通过乳房X光摄影(mammogram)早期发现和预防。

分子分析检验不易获得

肺癌患者在确诊的阶段也面对各种问题,在马来西亚的医疗系统下,如果病人是在私人医院被诊治,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病人快速获确诊后将被转介至相关的专科接受治疗。遗憾的是,许多在普通医生处被怀疑或确诊的病人,可以因为漫长的转介程序丶预约被取消或展延等,导致病情延误。

以肺癌为例,有时候被延误的还包括分子分析检验。我们看到市场已经有很好的治疗,像免疫治疗pembrolizumab,需进行分子分析才能确定是否合适,而病人都希望很快能够用得到并得到预期疗效,可惜分子分析检验并非每个地方都有。

政府医院丶私人医院或郊外医疗中心在抗癌设备上有明显差异,而居住在郊外的病人所得到的抗癌医疗服务比城市如吉隆坡的病人较差。

-
穆拉里达兰医生(Murallitharan Munisamy)
马来西亚国家癌症学会(NCSM)医药总监


排长龙等确诊成治疗障碍

病人是否接受确诊结果与接受治疗的信心有很大的关联,只有接受事实,才能对治疗有信心。

数据显示,90%的肺癌病人确诊时已是第三或第四期肺癌,这些病人当中有不少在接受医生诊治以前已出现各种症状,例如已进行肺X光检验发现异常,但是他们都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主要还是因为无法接受患病的事实。

确诊的代价对一些人而言也是一种治疗障碍,因为检验有时候需要排长龙,一些政府医院没有的检验又要到私人医院付费检验,非常耗时耗精神。住在郊区的病人可能就比较辛苦,例如在东马郊区的病人,他们可能需要驱车好几个小时,到城市去只为了进行一个检验或确诊。

60%女癌患 确诊两个月内被抛弃

有些癌症病人不是不愿接受治疗,只是不知道或不确定有哪些有效的治疗,令人担扰的是,这些病人可能因此寻求非常不保障的传统或其他替代治疗,耽误了治疗。

病人还要面对精神上的困扰,很容易害怕丶焦虑和忧郁。虽然女性患上肺癌的风险较男性低,但是,女性患上癌症也不好过,调查发现,60%患癌女性在确诊两个月内被丈夫抛弃,试想像失去家庭支援丶经济能力的癌患是何等的压力。

即使病人治疗后复原,但是,也无法恢复以往的生活,因为癌患不再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障(不接受投保),所以多数人不被聘用,失去可自食其力的能力。

经济困难通常是癌症病人或幸存者最大的问题,因为治疗花费了许多钱,复原后还要摊还庞大的医药债物。其他病人还需面对的问题还包括治疗的副作用丶癌症复发等。

支援团体助展新生活

在癌症治疗的路上,病人必须得到帮助,除了医务人员,来自社会的帮助如癌症患者支援团体等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要如何帮助癌症病人?不是叫你告诉对方现有的治疗药物有多好,而是教导癌患一些实际的方式,例如教导一名正在接受化疗的女病人,我们应教导她如何煮食或如何寻求煮食的帮手下厨煮给家中5名孩子吃。

此举是提高癌患的生活能力,让他们得到支援,因为癌患已经无法回到原本的生活,而需要展开新生活,帮助他们展开新生活才是最好的支援。”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丶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包素菡.2019.03.05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