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不会掉发呕吐.副作用少.癌细胞无处逃

继传统疗法后,强调较少副作用、甚至不会产生副作用的免疫治疗如今成为肺癌患者的新救星,癌细胞再也无处躲逃,让患者大大提升战胜肺癌的自信!

倍光医院临床肿瘤顾问医生陶乃文指出,由于早期肺癌鲜少出现明显征兆,因此很多病患发现得癌时都已是3B期或第四期,而过去的疗法仅有化疗,此疗法多数会带来令患者产生痛苦的副作用。

以吊水方式增T细胞

他说,免疫治疗新药是通过吊水方式,把药物注入体内,增强免疫细胞T细胞,让自身的免疫力对付癌细胞。

他说,T细胞的功能有如“杀手”,找出异样细胞(foreign cell)来杀灭,一旦细菌感染,T细胞便可对抗异样细胞的工作。

不过,癌细胞很“聪明”,会使出“伪装术”,产生一种PD-L1(细胞程式死亡-配体1)蛋白,肿瘤和T细胞因此产生相互作用。癌细胞犹如戴上“假面具”成正常细胞,即使患者有很好的免疫系统也无法发挥作用、无法识别癌细胞,T细胞也未能展开攻击,导致癌细胞有机会继续生长及转移。

今年5月,大马推介的免疫治疗药物就有助阻断T细胞与肿瘤的相互作用,让T细胞能顺利捕捉癌细胞,让癌细胞无处逃。

无需吃药
每3星期吊水一次

陶乃文表示,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每3个星期只需要吊水一次,每次过程只需2至3个小时,不必口服药物,也无需住院。

当药物进入血液,流入体内全身,无论癌细胞躲在哪里,都逃不过T细胞的“法眼”。

陶乃文指出,免疫治疗有助逐渐缩小肿瘤,防止癌细胞扩散,延长生存期。

“如果不治疗,肿瘤则会越来越大,病人承受的痛苦也越大,或出现咳血的情况。”

环境污染越高
患肺癌风险越大

肺癌是男性最普遍的癌症之一,但如今已不再是男性的“专利”,肺癌亦是女性5大普遍癌症。

女性患者逐渐增加

肺癌发病率日趋严重,很多人都以为只有烟民会罹患肺癌,惟如今有大约50%的患者都是非烟民,甚至出现越来越多女性患者的现象。

根据研究,在越受污染的环境下生活,患肺癌的风险相对越高。肺癌的患者年龄平均在50至60余岁。

陶乃文指出,肺癌的真正病因未明,惟或许是与基因问题、空气污染有关联。症状包括咳血、肺部疼痛、体重下降。

“不过,多数病患在第一期及第二期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征兆,反而在第三期或第四期才有征兆,发现患癌时已经是后期了。”

首二期没明显征兆

患者可以通过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或正子断层扫描(PET scan)进行诊断,一旦确诊患上肺癌,则必须尽快治疗。

“以前人们对肺癌的印象就等于绝症,以为没有有效的疗法,但如今医学昌明,医生可以使用不同的疗法,而且有的疗法的副作用相当低。”

陶乃文强调,要预防患上肺癌,人们就得远离香烟,以及保持健康生活,每日摄取健康饮食和均衡营养。

陶乃文:副作用低
适合各年龄层

陶乃文说,免疫治疗的副作用比化疗带来的副作用来得少,不会掉发或呕吐。

“多数接受免疫治疗的病人都没有副作用,他们能够如常生活,这也让患者在抗癌期间能够改善生活品质。”

可接受PD-L1检测试反应

他说,一般上,化疗需要身体健壮的患者才能承受,老人家可能难以承受带来的副作用;至于免疫治疗则适合任何年龄层的患者,包括年长者。然而,免疫治疗所带来的疗效视个人体质与反应而定。

他表示,病人在进行免疫治疗之前,可以接受PD-L1检测。该检测有助预计有关免疫治疗药物产生的反应疗效有多好。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预测治疗的反应率较高,阴性则预测出反应率较低。

“不过这只是预测,并非100%确定,有些病人的测验结果呈阴性,但免疫治疗的疗效却很好。”

治疗期病患可如常过活

接受免疫治疗期间,病患依旧可以如常生活,运动如打球、跑步等等。“治疗癌症,最重要是病人同时还能够保持生活品质,过正常的生活。”

陶乃文说,如今医学界推出许多免疫治疗药物,不过关键在于有关药物有没有进行验证的研究。

“这种研究并不是单靠几个对有关免疫治疗药有效的病人才证明奏效,而是必须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比如1000人使用免疫治疗药物,另1000人没有使用,并长久跟进观察他们的有效率。”

他说,根据研究,免疫治疗的新药在治疗肺癌及黑色素瘤中已经确定比化疗更有效。

他提醒病人在接受免疫治疗之前,最好向医生询问有关药物有什么研究的证据。

陶乃文:肺癌给许多人的印象就是绝症,但事实上如今的医学界已经推出很多疗法,包括副作用低的免疫治疗。(图:星洲日报)

陶乃文:肺癌给许多人的印象就是绝症,但事实上如今的医学界已经推出很多疗法,包括副作用低的免疫治疗。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必要仍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2017.04.02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