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跌一跌 忘东忘西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易当失智症

医句话: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会否导致失智,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要如何确定这是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中风还是失智症所造成,真的非常困难,所以我们转向长期影响,如言语问题、肢体无力或麻木、思维问题和记忆问题、头痛逐渐性恶化等,这些皆为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

“一般而言,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经常会发生在长者身上,而发生的头部外伤也并不如年轻患者般简单,长者可能会因此而引发肉眼看不见的头部创伤。

头部创伤症状通常只会在事发几周后才会出现或被发现,它可能以头痛加剧的形式出现,并伴有神经功能障碍,例如手臂或腿部无力以及言语障碍,伴随着头颅内的积液不断对大脑施加压力,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

当人体头部受到轻微撞击后,沿着大脑表面的血管会立即破裂并出血。如果出血量少,这个出血症状可能就会被忽视,因为它们不会立即引起任何明显症状,这是由于大脑表面之外和它自然保护膜(即硬脑膜)之下的空间过大;这个空间称作硬脑膜下腔,是大脑表面受到撞击后出血的位置。

与一般人相比,由于年长患者的大脑质量较少,所以长者患者的硬脑膜下腔的空间通常较大。这是因人体自然衰老所致,称作脑萎缩。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积聚于年长患者过大的硬脑膜下腔的血液会发生变化,并发展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
(图1)

开孔引流 二次手术或开颅

当头部外伤已经引发问题,以致患者必须前往医院求医时,治疗通常会从完整的病史检查、临床身体检查、头部电脑断层扫描和脑神经外科会诊展开。

外科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治疗以将颅内的积液引流出体外,有关的手术主要是在患者的颅骨上钻开一两个孔,通过放置或不放置引流导管来将积液引流出体外。这项手术治疗旨在减少颅内的积液,从而减轻它对颅内大脑的压力,帮助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患者有时可能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即进行开颅手术(craniotomy)以在颅骨上钻出一个更大的孔。开颅手术通常适用于那些颅内积液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再次积聚的患者,以及电脑断层扫描结果显示需要一个更大的开孔来引流出其颅内积液的患者。

患者在术后通常需要住院三四天,在此期间,患者需要接受物理治疗,这对患者的康复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将协助患者恢复因病受损的身体功能,例如影响他们的记忆力、思维、运动能力和食欲。

 

-
杰拉德医生(Gerard Arvind Martin)
脑神经外科顾问

从长期影响中厘清失智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会否导致失智,答案是肯定的,就和中风及失智症一样,所以要诊断真的非常困难。因为长者可能只是单纯性失智症,或者因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导致的失智症状,所以现在我们转向长期影响。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长者基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而未手术的长期影响,慢性硬脑膜下本身是随着时间增长而发生的长期影响,并不是所有的急性硬脑膜下血肿都需要手术,就如像小小的血凝块一样,又或者,经过医生的诊断后,证实它并不会对大脑造成损害,血凝块可以在不手术的情况下自行消失,通常都会在两周或1个月内就会不见。

如果因为身体的原因而导致血凝块的体积越来越大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吸收血凝块,血凝块慢慢就会变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它倾向于在该空间周围形成新的膜,这是身体对血凝块的反应,称为慢性炎症。身体有两种反应方式,一种是完全解决它并使其消失,另一种方法是在血凝块周围产生新的膜,然后它会开始慢性变化,开始在血凝块上生长。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长期影响都是在血凝块不断‘生长’下产生。举例来说,右腿不能动、言语问题、肢体无力或麻木、思维问题和记忆问题、头痛逐渐性恶化等,都是称为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progressive neurological deficits)。”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2问:取血块释放脑压

问1:什么时候应该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进行手术?
答:在理想情况下,就在诊断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并确定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会对患者造成影响,外科医生就会建议手术治疗,也就是通过在颅骨上打一个小洞,在颅骨中打开支架的位置则是取决于 CT 扫描结果,查看血凝块所在的位置以及医生打孔的位置。通常,脑神经外科医生会在颅骨上打一个或两个小孔,然后就在硬脑膜下腔放一根管子,取出血凝块,大脑的压力也得到释放。

问2:如果硬脑膜下血肿不治疗会怎样?
答:如果不治疗,硬脑膜下血肿就会继续生长、扩张和压缩在大脑中,导致症状恶化,血肿将继续增长并不断给大脑带来问题。但有的时候,体积不大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也可能自己消退,不过得定期1到6个月里进行CT扫描,小血肿也会自行愈合。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梁盈秀.2021.10.21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