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斌/长期服抗躁郁症药会伤肝吗?
问:我本身患有躁郁症,想问若长期服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药物会伤肝吗?
答:丙戊酸钠的确有“伤肝”的顾虑, 但一般上只要跟着分量使用和做定期检查,都会很安全。丙戊酸钠所导致的肝损坏是在服用后3至6个月的时间发生,所以这段时间医生都会要求病患回诊检查,如果怀疑剂量不够或过多,就会要求药剂师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来检测体内的丙戊酸钠浓度,以确保药物既有疗效,也不会超出安全水平。
所以只要你有定期检查,你可放心长期服用丙戊酸钠。
问:我本身患有躁郁症,想问若长期服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药物会伤肝吗?
答:丙戊酸钠的确有“伤肝”的顾虑, 但一般上只要跟着分量使用和做定期检查,都会很安全。丙戊酸钠所导致的肝损坏是在服用后3至6个月的时间发生,所以这段时间医生都会要求病患回诊检查,如果怀疑剂量不够或过多,就会要求药剂师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来检测体内的丙戊酸钠浓度,以确保药物既有疗效,也不会超出安全水平。
所以只要你有定期检查,你可放心长期服用丙戊酸钠。
问:想请问我偶尔会服用维生素C,其实一天合适剂量是多少呢?我通常是服用两粒,请问这算过量吗?之前有听说服用太多会导致肾有问题,是真的吗?
答:维生素C在我们身体有着重要的角色,它帮助铁质的吸收,也对身体的胶原蛋白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它增加抵抗力的依据其实并不多。
一名成人每日的维生素C营养推荐摄入量(RNI)为70毫克。1到9岁小孩30至35毫克即可,10到18岁则需65毫克。平常只要食物营养均衡,其实不难获得足够的维生素C。
若要服用保健品维生素C,每日成人摄取量的顶限为2000毫克。所谓的顶限就是每日最高的安全摄取量,我们身体不需要那么高的维生素C,所以不建议每天都摄取顶限的剂量。由于我并不知道你的每颗剂量为多少,所以无法回答服两颗是否安全。
维生素C在体内的分解代谢会产生草酸盐(oxalate),所以长期摄取高剂量的维生素C会增加体内草酸盐,造成肾结石,所以凡事适量就好。
问:我的母亲今年60岁,在行管期间曾经跌倒,但她自己爬了起来,也没有告诉我们,直到上周她说要我们上网帮她买一款保健品,我们才知道她跌倒,想问这glucosamine营养辅助品有效吗?
答:长者们由于身体机能随着岁月发生退化,行动会变得不灵活,预防跌倒对照顾长者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先谈谈母亲跌倒后是否有受伤,若有跌伤,那至今是否依然感到疼痛或红肿等。若过了几天依然没有好转,或越来越疼,那应该找医生做个检查及诊断。由于一般长者们骨头都有某程度的疏松,有时一些隐蔽式的伤势(如应力性骨折,stress fracture)不易被察觉。
再来就是要如何预防跌倒。首先,需要在家里做个详细的检查和评估。这主要目的是要找出危险的障碍物或地面是否太滑等。再来就是可以在长者们需要辅助的地方安装辅助器,如扶把或防滑地毯等。若需要可以找专人检查和评估,可以询问你的医护人员。长者们也会因为一些疾病或药物导致容易头晕,这需要和你的药剂师和医生确认。
问:想请问为什么会有胆结石?
答:首先必须要了解胆的功能。肝脏会产生胆汁来帮助消化食物中的脂肪,而胆汁就是储存在胆囊里面。当这些胆汁的不平衡导致硬化,或体内的胆固醇、胆红素过高的时候,就可能导致胆结石。这些胆结石大大小小的在胆囊里,若阻塞了胆囊管,就会引起急性发炎。
什么会导致胆汁硬化或胆固醇和胆红素过高造成胆结石呢?研究发现,肥胖的人较会患上胆结石,这可能与患者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禁食或极速减肥的人也要小心。当人体在禁食或极速减肥的时候,体内将开始燃烧脂肪,导致肝脏排出过多的胆固醇进入胆汁,形成胆结石。
再来糖尿病患、肝硬化的病患或服用降胆固醇药物的人都有较高机会出现胆结石。统计也指出,女性、胆结石家族史和超过60岁都有较高的风险患上胆结石。
问:我今年59岁,在2014年收经,而在2016年开始发现血小板增加,然后就到专科医院见血液专科医生,开始每天服用药物直到今天,我所服用的药物有:早餐后2粒羟基脲(hydroxyurea )500mg和1粒阿司匹林(aspirin 100)。
我每3个月验一次血小板,血小板指数到今天维持在400至550之间,医生说有点偏高。而现在也因为LDL>4.3而胆固醇偏高,所以医生也说要吃药控制,总胆固醇在6至7之间。
目前吃的药尚有辛伐他汀(simvastatin)20mg和依泽替米贝(ezetimibe)10mg,想问我可以安心接种疫苗吗?我的医生说是可以的,但我还想确定一下。
问:我想使用避孕药减肥,请问有什么好处和副作用吗?
答:首先避孕药物并不适合用于减肥。若你怀疑自己是因为荷尔蒙失调导致体重增加,请你先咨询妇产科医生,并不建议你自行使用避孕药减肥。避孕药并不能帮助减肥。相反的,避孕药本身常常被误解的是它可导致体重增加,但这也是错误的观点。避孕药并不会导致体重增加。少数女性在开始服用的3个月,或许面对一些轻微水肿问题,但绝大部分会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
长期服用避孕药,最大的好处是达到99%避孕效果。至于在长期服用避孕药后需要停用一阵子,不然会影响生育的迷思不正确。当女性停止服用后就可恢复受孕的能力。除了避孕以外,避孕药也可用于治疗月经失调的问题,改善痛经、女性青春痘等问题,但我不建议女性在没得到医药咨询下自行治疗。
至于最常被问到的避孕药会否提高患癌的风险。若简单的做个总结,根据美国妇产科医学会期刊的报告,曾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整体患癌的风险降低了12%。那其他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肠胃不适、头疼及乳房肿胀等,极大部分都是轻微的。
问:现在疫情严重,想去网购居家快筛剂,但有两种快筛剂,一种只是验唾液,一种要用棉花棒,那请问这两种的区别是什么?
答:近日政府批准快筛剂上市,此举有效帮助国人更快速且经济地检验COVID-19病毒。首先民众需要明白居家快筛剂可测量到的病毒含量相对专业检剂较低。若使用了快筛剂是阳性的话,依然需要到诊所或医院进行专业检测。
目前我国批准的有唾液型、前鼻拭子型及混合唾液和前鼻拭子型。这些快筛剂都经过卫生部检测和医疗器材管理局(MDA)的批准,如果使用正确,其准确性都高达90%以上。但民众必须小心,必须使用MDA批准的居家快筛剂,避免使用没注册的快筛剂或者注册为专业型的快筛剂,因为若没有经过检测的快筛剂,我们不能确保其准确性。
唾液型和前鼻拭子型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唾液型的快筛剂在使用的30分钟内,不可以吃喝东西、抽烟及使用口腔喷剂药物,这些都可能影响成绩的准确性。
唾液型的快筛剂在使用的当儿也相对会增加唾液飞沫的产生,所以我建议如果使用唾液型的快筛剂,使用者最好是单独使用。
问:为什么市面上有那么多种降压药,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答:为什么医生开的降压药给我是80毫克,他的只是10毫克?我为什么需要那么高的剂量?类似的问题还蛮常见到。简单来说,那是因为不同的药物,且不同的药物的最低用药剂量和最高用药剂量是不同的,并不可以相提并论。
基本上,常见的降压药有好几种,血管收缩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nhibitor )、血管收缩素II受体阻断剂(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β受体阻断剂(Beta blockers)、钙通道阻断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利尿剂(diuretics)等,还不包括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的降压药物。
举个例子, 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时候,为了减少心脏负担,减缓心跳和减少心脏肿大,利尿剂、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断剂就成了首选。如果是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ACE抑制剂会是首选,而我们就会避免使用β受体阻断剂。
问:我的妈妈今年50岁,这几年开始患有躁郁症,医生让她每月注射一次阿立哌唑长效肌肉注射剂(400mg),也有吃其他药物如奥氮平(olanzapine)、氯硝西泮(clonazepam)和阿立哌唑(aripiprazole)。药物注射了3个月,这个月开始没有打了,结果人一直全身无力,无法做事情,而且心会不安,可是人是精神的。本来只是晚上服用奥氮平和氯硝西泮,然而情况越来越不乐观。所以现在是完全停药了,在服用着中药补气。
我想问全身无力是哪个药副作用呢?能否建议比较好但副作用较低的药物给我妈妈,至少她不会全身无力,可以做一点喜欢的事情?
答:在回答这道问题时,我需要做一些假设。我先假设你的妈妈是先服用口服药物,然后3个月前加入注射药物。从这边,我再假设,妈妈的症状应该是透过口服药物得不到太好的反应,因而加入阿立哌唑长效肌肉注射剂。
问:我的宝宝今年1岁多,但他很抗拒吃药,如果我把栓剂(suppositories)药物塞入宝宝身体,就能解决问题吗?想知道这种药有没有风险呢?会不会造成什么副作用?
答:宝宝生病,总会让爸妈操心,尤其是宝宝抗拒吃药的时候,更是让父母担忧不已。 若宝宝抗拒吃药,你可有什么办法呢?
首先,可使用不同的剂型药物,就像你提问里的栓剂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但不是每种口服药物都有适合宝宝使用的栓剂。常见的例子如退烧药的栓剂。一般上只要跟着适当的药量和使用方法,栓剂是可安全使用的。
使用栓剂时候,让宝宝侧躺,大腿向腹部倾斜,爸妈可稍微弄湿栓剂,当栓剂上的物质开始融化,就会比较润滑,方便塞入肛门。塞入的时候只要距离肛门1至2公分即可, 不必太深。放入栓剂后,让宝宝再躺约15分钟。因为栓剂的进入,有时宝宝会稍微不适哭闹,爸妈不必担心。
再来,有时宝宝抗拒药物是不喜欢药物的味道。爸妈可以向药剂师询问不同牌子不同口味的药物,有时换换牌子就解决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