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头皮屑飘飘 “吃油”真菌在作祟?

问:为什么每天洗头还会有头皮屑?

答:有些人每天都洗头,很爱干净,但是依然常常面对台湾歌手费玉清名曲《一剪梅》,头上雪花飘飘的尴尬,特别是爱穿深色系列衣服的朋友,就会瞬间把标清的头屑转成高清。头屑问题可以分为两类:生理性头皮屑和病理性头皮屑。我们的皮肤细胞每隔28天就会翻新一次,新生的细胞出来,老旧的细胞脱落,这一新陈代谢的过程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头皮。但如果头皮油脂分泌多,加上头发阻挡,一些头皮屑就不会成功脱落,卡在头发中变成了一些显眼的头屑。所以,做好勤洗头、适当控油这两点,就能基本解决生理性头皮屑了。洗头的频率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头发油了洗一洗就好。而对于控油,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

问医

鼻咽癌康复后 齿痛舌肿肩颈紧绷 或放射损害

问:这是代我父亲写的,他曾在2018患上鼻咽癌并做了一系列的放疗和化疗,所幸现在已经康复。

过后我父亲发现他每天早上刷牙漱口时牙齿都会颤抖,舌头瞬间肿大,其肩膀和头部肌肉都会很紧绷,非常的不舒服,此症状维持至今已有1年,一天约3至4次,也生怕喝冷饮料。

以下都是我的一些疑问:

Q1:这困扰的起因我们也不解,请问以上都是鼻咽癌治疗后的后遗症吗?还是其他外来的因素所造成?
Q2: 请问应该如何治疗以及需要寻求哪一方面的专科咨询?
Q3: 有什么建议能舒缓不适?


医生解答:

A1&2:放射疗法可直接损害口腔组织、唾液腺和骨骼,经放射影响的区域可能会出现坏死、萎缩或疤痕组织。

由于牙齿的供血和神经也会受影响,所以牙齿会出现蛀牙或坏死而颤抖,建议可咨询口腔科医生作出处理。

问药

林仁吉/注意厨房通风卫生 长期吸油烟增肺癌风险

问:我的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没有任何慢性疾病,不烟不酒,却在半年前被诊断肺癌第四期,请问日常煮食烹饪会导致肺癌吗?

答:临床上,我们常碰到一些无吸烟病史或曝露在二手烟环境的女性肺癌患者,这与一般医学认知因为吸烟导致的肺癌不同。

2021年2月美国癌症学会期刊(ACS Journal)发表的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发现,女性病人除了乳癌外,在东亚地区的女性肺癌发病率也异常升高。亚洲女性普遍吸烟率较低,该研究认为这可能与室外环境空气污染以及暴露在吸入性致癌物相关,比如家庭使用固体燃料(煤炭、木炭、木柴和木屑等)取暖和做饭而产生的室内污染。

烹饪过程中所产生的油烟含有苯并芘(benzopyrene),研究显示苯并芘可以导致人体细胞染色体损伤和突变,损伤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呼吸道的抵抗能力,增加肺癌或肺结节的发生率。此外,苯并芘亦对皮肤的影响比较明显,可以使皮肤失去弹性,灰暗无光泽和容易出现脱发的情况。

问药

指尖放血 脑梗急救法?

问:请问中风病人在手指尖放血有效吗?

答:在2020年有一位中国艺人对外宣称,他为脑梗(中风)的父亲进行十指放血,而成功度过难关。消息曝光后,随即在网上引起热议,大家对十指放血治愈脑梗都不置可否。

在中医世界里的确有着十指(更应称为十宣)放血的疗法。当然,在生活中,我也常遇见不少人对放血急救脑梗的方法深信不疑,也有部分专家认为,手指放血是一种强刺激促醒的方法。

其实,中医认为,针刺十宣穴放血有清热、开窍、醒神的作用,常用于急救昏迷、休克、中暑、惊厥的患者,也适用于中风的闭症。天津中医药大学曾在2017年BMC(BioMed Central)辅助及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期刊发表动物研究报告,提示十二井穴(接近手脚指尖的穴位)的放血可能在保护血脑屏障紧密连接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减轻缺血性中风引起的脑水肿。

即便如此,必须提醒的是,这只是一篇动物性研究报告,临床上,当急性脑梗的患者入院,一般上我们先做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或磁力共振造影(MRI)找出病灶,然后综合患者病情给予适当的治疗。

问药

患红斑狼疮 能否打COVID-19疫苗?

问:我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现正在服用类固醇控制病情,请问我可以打COVID-19疫苗吗?

答:尽管大型临床的疫苗研究数据有限,但与普通人群相比,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牛皮癣等疾病的患者,染上COVID-19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医学专家皆认为接种COVID-19疫苗的好处,远大于接种疫苗后可能发生自身免疫反应或疾病发作风险。

2021年4月份更新的马来西亚COVID-19疫苗临床指南强调,在马来西亚使用的COVID-19疫苗不是活性疫苗,所以疫苗并不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或缺陷患者的禁忌症。针对这类型患者且需要服用长期免疫抑制药物如类固醇等的患者,专家作出以下建议:

问医

担心放化疗副作用 中医治疗助缓解

问:我母亲67岁,6年前是名癌症患者,接受过放化治疗,平安过了6年。

最近,验血时发现癌细胞指数升高了,主治医生建议去做正子扫描(PET scan),照了后报告显示在肚子的后面的第七接骨有一小红点,医生说是淋巴癌,不能动手术只能做化疗,做完了一个疗程的化疗后再去照,如癌细胞还是未清除的话要做放疗。

我母亲听到又化疗又放疗的,很是绝望,一直叹气,也很害怕担心熬不过做化疗的那日子,她想放弃做化疗。


在这我想请求医生的建议,是否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呢?

问医

乳癌康復对显影剂过敏 能否接种COVID-19疫苗?

问:我的女性亲戚最近在犹豫是否要登记接种疫苗,以下是她的病历,希望获得医生给予指点。

女性,五十多岁,十多年前曾是三阴性乳癌(triple negative)患者,目前情况稳定,没有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也没有心脏问题,每年杪有进行检查。

一年前,她的左臂开始出现淋巴水肿,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她有保持1个小时左右的打气功训练,并且按摩手臂以及穿上物理治疗师推荐的压缩袖子。

在2010年她在接受常规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之前,必须先应用一种iopamidol,但会发生过敏的状况,之后她每次扫描都通知医务人员更换过敏的iopamidol。

以下是她的疑问:
Q1:在这样的背景下,她还能接受COVID-19疫苗接种吗?任何批准的疫苗接种包括辉瑞(Pfizer)、科兴(Sinovac)及阿斯利康(AZ)都可以吗?如果可以她是否必须用非肿胀的普通手臂戳刺呢?

Q2:如何告诉医护人员关于我亲戚的情况,在接种中心的医务人员是否了解这“iopamidol”药物及其作用呢?我也想了解下,是否我们没有选择疫苗的权利?即不管是有血栓风险,或者中风风险的都不能拒绝吗?

问药

林仁吉/阳痿分寒热虚实 非一味助阳温肾 确定病位最关键

问:我今年52岁,没有慢性疾病,无烟酒等不良习惯,10年前我面对阴茎无法勃起的困扰,在英国工作约10年内,遍寻泌尿科与性学专家,即使服用sildenafil或tadalafil,依然没有改善,请问中医能够帮助吗?

答: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或阳痿是一种常见疾病,在美国影响着大约半数年龄从40岁到70岁的男性,而在马来西亚约有60%年龄40岁以上的男性面对轻度或以上的ED。口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Inhibitor)如sildenafil及tadalafil是ED的一线治疗。但是,其有效率仅为60%至70%。所以,各种针对替代疗法或补充疗法以提高ED疗效的研究依然积极开展中,而中医的中药与针灸则处于这一研究趋势的最前沿。

问药

针灸拔罐刮痧可防COVID-19?

问:我听朋友说,无论是针灸、拔罐、刮痧等疗法都有助于预防COVID-19,是真的吗?

答:拔罐透过疏通经络和调整气血以达到培元固本的效果,一般用于保健常用穴位:肾俞、关元和关元俞等。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治疗时罐内形成的负压作用,使表皮淤血,出现自体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因此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刮痧是运用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清热解表、行气止痛的效果。

针与灸是两种中医治疗方法,其治疗的理论基础在于传统的中医脏腑阴阳经络学说。针刺是运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把金属制成的、形体细长而尖的针刺入人体的某一固定的部位(穴位),使接受针刺才发生酸、麻、胀、重等感觉,从而产生治疗疾病的作用。灸治法是将艾绒揉成小团或长条状,点燃后放在(或靠近)人体体表的某些固定的部位,施行热熨或熏,以达治疗效果。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