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到底是什么问题会导致针灸出现细菌感染?

问:我有一个中学同学,去做针灸,结果细菌感染被迫切除大腿的腐肉,心脏也一并感染只剩25%功能,两个星期内做了两次切除手术,现在生死未卜。到底是什么问题会导致针灸出现细菌感染。

针灸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在插针时部位的出血、酸痛或瘀肿。针灸的其他风险包括头晕、昏厥、局部内部出血、抽搐、乙型肝炎、皮炎、神经损伤、疼痛加剧以及非常罕见的内脏损伤和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降低并发症风险的最佳方法是选择一个合格的注册执业中医师。为避免感染的风险,马来西亚卫生部针灸指南要求执业中医师使用的针灸针必须是无菌且一次性使用。此外,执业中医师都会在插入针头之前,使用酒精擦拭消毒穿刺部位。重复使用针灸针有可能增加传播传染病的风险。

问药

已经没有喂母乳2个月,但乳房出现疼痛、感觉到有肿块,是什么原因?

问:我是一个新手妈妈,我的宝宝已经6个月大,因为工作不方便挤奶,所以我只给宝宝喝到4个月母乳,近2个月已经没有再喂母乳,但是我发现乳房出现疼痛,还有触摸乳房时感觉到有一些肿块,是因为断了母乳的原因吗?

一般上,由于断奶后有一些残留的乳汁在乳房中未能及时排尽,造成部分妈妈在断奶后乳房内的硬块形成。在刚形成初期阶段,妈妈可以配合按揉和热敷的方法使其消散,或吃些麦芽来回奶,麦芽是一个可以消胀的中药,并且对于身体是没有副作用的,吃起来也很方便,可到中药房遵照医生的指示来用药。回奶的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对于乳房和乳头的刺激。这样会让泌乳素的分泌减少,随后乳汁也会分泌得越来越少。即便如此,还是建议在产后恢复期间遇到断奶后有硬块的妈妈,最好还是到诊所或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因为乳房肿块和疼痛是乳腺疾病的典型症状,而且,再加上这个时间段是最容易发生乳腺炎疾病,所以妈妈们必须重视。
 

问药

林仁吉/甲状腺亢进,可以找中医治疗吗?我不想吃西药。

问:甲状腺亢进,可以找中医治疗吗?我不想吃西药。

甲状腺亢进(Hyperthyroidism)或甲亢,是以身体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临床以多食、消瘦、怕热、多汗、心悸、急躁、易激动等代谢增高、神经兴奋症候群为主要表现,其中以Grave's disease(GD)伴甲亢最为多见,约占甲亢病人中的60~80%。甲亢的治疗包括症状缓解、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放射性碘131或I-131)和甲状腺切除术。

其中,切除术是治疗GD较为明确有效的方法。至于治疗甲亢的西药主要有:

问医

中西抗癌药共用可行?间歇期或结束后介入 免药物相互作用

问:请问医生,患者已66岁,患上子宫内膜癌第四期,刚刚做了子宫卵巢割除手术,下个月做化疗,请问可以配合中医草药吗?中西医一起配合好吗?谢谢医生指点。

医生解答:

一般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paclitaxel)、多西紫杉醇(docetaxel)、卡铂(carboplatin)、顺铂(cisplatin)、阿霉素(doxorubicin)或脂质体阿霉素(doxorubicin liposomal)。

这些化疗药物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破坏某些正常细胞,进而引起副作用。化疗的副作用取决于所用药物,服用量和治疗时间。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口腔溃疡、脱发、白细胞偏低、血小板偏低和贫血等。

马来西亚在2018年推出第二版《癌症草药辅助治疗临床指南》中指出,已有研究数据显示使用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其中包括免疫调节、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等。

问药

从中西医的角度看新冠肺炎用药,要吃什么来避免受感染?

问:从中西医的角度看新冠肺炎用药,当然,现在还没有任何官方药物显示对武汉新冠肺炎有效,但请问医师,在这个时候要吃什么来避免受感染?

我国首名确诊病人在2020年2月4日痊愈出院,医药专家指出新冠肺炎没有特定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靠病人本身的抗体来康复。在中医看来,瘟疫的防护包括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中国古代在面对瘟疫,强调防重于治。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即使不同体系,中西医在面对瘟疫时非常注重防疫措施。此外,两者也强调在对抗疾病时,自身免疫系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里不谈近期火红并在上海实验室发现可抑制新冠病毒的双黄连口服液(临床疗效待估),也不碰网上和民间流传未经证实治疗流感的偏方(如烈酒泡药材杀毒),但必须强调的是,现时还未能确认新冠状病毒的病源,也未发现服用何种食物可以避免感染该病毒,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能提升免疫机体功能的日常食材中下手。

问药

林仁吉/针灸,到底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问:针灸,到底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针灸是中医特有的一种“内病外治”的治疗手段,通过非常细的针(大约只有头发直径的两倍)穿过皮肤,到达身体特定部位,即“穴位”,通过人体的经络(经络)与气的流动来达到治疗效果。相反,西医把穴位视为刺激神经,肌肉和结缔组织的部位,认为针灸形成微损伤并刺激组织中的神经,导致局部血流量增加和神经肽释放,科学家也发现针灸可能透过增强身体内啡肽(天然止痛剂)的释放而达到止痛效果。世界卫生组织曾推荐43种适合针灸的疾病,其中包括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支气管溃疡、牙痛、急,慢性胃炎、便秘、腹泻、肠麻痺、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中风后瘫痪、周围性神经疾患、网球肘、腰痛和关节炎等。

问医

林仁吉/传统治疗诱发癌进展?没有最好 只有最适合患者的医疗

问:医生,我父亲于2017年底被诊断患上第四期大肠癌肝转移后,隔年就进行手术与化疗,在第四次化疗后进行正电子扫描(PET scan)时发现肝脏未见活性癌病变,所以没有对肝脏进行手术,于是就继续化疗。

到了第九次化疗接受后,发现血小板减少太多而喊停,转介到传统及辅助医疗(T&CM)单位进行调理,在这期间他也进行了关闭造口的手术。

在传统及辅助医疗治疗了近一年,再次进行扫描时却发现肝脏的癌细胞增加了很多,于是肿瘤科医生建议进行再次化疗,在完成了8次后验血发现癌胚抗原(CEA)指数上升,扫描也发现癌细胞还再增加。

如今肿瘤科医生建议使用阿普西柏(aflibercept)搭配化疗使用,可是政府医院没有津贴必须自费,因此家人必须考虑。

Q1:请问医生,在一年内癌细胞增加很多是否与第一次化疗尚未完成有关?抑或是与传统及辅助医疗的治疗有关呢?

Q2:使用阿普西柏是不是一种标靶治疗呢?副作用会不会比化疗还要重呢?因为我爸在化疗期间时常申诉精神很差、人疲累、手脚发麻及会泻肚子,他担心使用后情况会加剧。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