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陈文恬/肠躁症分3证型 处理情绪最关键

问:我被肠躁症(腹泻型)困扰多年,以往都是看西医或是借由饮食来改善,最近几个月才开始接触中医,刚开始吃中药的前3周效果很好,有明显改善(排便时间缩短,不易腹泻),但后来晚餐后突然有了第一次腹泻,从那时候开始就几乎每周都会腹泻一次(都是在餐后),觉得效果突然没那么好了。想问医师,吃中药会不会也有抗药性的呢?

答:肠躁症,又称肠易激症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反复腹痛,兼有排便异常或排便习惯改变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症状可维持至少6个月,为消化科常见病。目前IBS在亚洲国家发病率为5%至10%。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的临床数据,IBS属于中医的优势病种,可有效改善症状和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副作用。

问药

林明冠/脾气暴躁易伤肝 多揉太冲穴去肝火

问:中医常说肝火太盛,想请问何谓肝火?

答:若要知肝火,必先识五脏。

古人认识身体,与令人不同,现代医学上的五脏是指实体的结构而言,而中医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则分别是5种不同的身体运行机能。古人在究天地之际,将五脏和五行结合,再衍生出相生相克的理论,成为如今中医学脏腑辩证的理论基础。

如肾属水、主藏精。开窍于耳与二阴;脾属土、主统血。开窍于口;肝属木、主疏泄、藏血。开窍于目。脏腑之间又互相关联,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彼此间的相生相克,形成一个直观又复杂的中华民族天地观。

这些都是古人经过千百年来仔细观察机体感受总结而来,应该算是最早的人体实验。因此,只有了解了何谓五脏六腑,才能知道中医说的“肝”指的是什么。这就有劳读者们自主充实了,毕竟好多医学生学了一年,也未必全懂。寥寥数字,更别说了解。

问药

陈文恬/持续高热期勿再捂汗 婴幼儿严重可缺氧

问:发烧捂汗不吃药就好?发烧不该洗澡怕着凉?发烧要洗热水澡发汗?这样是对的吗?

答:发烧是人体与病菌交战时的免疫反应,下丘脑会调节体温升高来抑制病原体,是人体天然对抗感染的有益机制。发汗法确实属于中医治疗感冒退烧的疗法之一,中医利用生姜、桂枝、葱白、紫苏、荆芥等药来帮助身体出汗而退热,但发汗法主要用以治疗风寒型感冒。若为热症感冒,一般不用发汗法,而是以清热法为主。

寒型和热型感冒之辨,需专业中医师望、闻、问、切后方能判断是否适合使用“发汗“来退热。基本上发烧可分为3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一般民众可遵循以下原则来协助退烧:

体温上升期:出现发冷、寒战、手脚冰冷等症状,建议身体末梢保暖,如穿袜子、热水泡脚,改善末梢循环。

问药

林明冠/中药强效如“仙丹”小心掺杂类固醇

问:中药里含有类固醇吗?

答:类固醇是存在生物界中的类甾体、甾族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胆固醇、羊毛固醇、胆汁酸、雄激素、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这里问的应该是临床常用的抗炎药如地塞米松、氢化泼尼松等。若是单纯由正规大夫开出的方子,不会含有这类药物;常用的膏方丸散,一般不会有。

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样事物都会有疏漏的一面,有的大夫或者药店、药厂,为了让药物有“仙丹”的神效,会在里头掺入类固醇。因类固醇对一些免疫反应如皮肤病、关节炎、哮喘等有快速缓解的作用,发作期只要服下片刻就能见效,因此广泛用于危急免疫反应的控制。

只是不知何时开始,一些不良商家开始在中药药丸或者药散加入这类药物,并大肆宣扬其中药神效。若买中药,必认明此药安全性,比如有经过卫生部批示,或者有信誉的药店和厂家品牌。

如果一种药有治疗多种疾病如哮喘、皮肤病、关节疼痛等,还是敬而远之较好。类固醇虽能一时取效,但一定要慎用,否则后患无穷,如更容易导致糖尿病、骨质疏松、肾脏损坏等,切记。

还有,中医使用掺杂了类固醇的中药是绝对违法的,若有患者使用后发现不妥,必须彻查后举报。 

问药

陈文恬/补肺肾 益脾肺 增元气 改善COVID-19后遗症

问:我是COVID-19康复的患者,确诊时出现发烧、咳嗽及腹泻的症状,自己吃了退烧药后就好了,没有呼吸困难,也不属于重症,目前已经检测阴性,可是我自从确诊后一直感觉疲劳,走几步路或站久了就感觉气短,胸口好像吸不上气,请问医师我该如何调理?

答:感染COVID-19的1至3个月后仍有不适症状,称为COVID-19后遗症。这种后遗症十分常见,并非只影响重症患者,轻症患者也可能长期深受其害。COVID-19病毒多方面的影响人体健康,最常见的后遗症包括呼吸与循环系统后遗症(气短、疲乏、呼吸困难、心肌损伤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嗅觉或味觉减退、姿势震颤、轻微运动或感觉缺陷等)及心理与认知障碍后遗症(焦虑、忧郁、记忆或注意力减退、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

针对你描述的情况,属于最常出现的呼吸系统后遗症。据数据统计,通过COVID-19患者3个月的随访调查发现,发他们心肺运动耐量显着低于年龄相近的健康人群,这是患者持续疲劳、呼吸困难、胸闷的原因之一。

问药

林明冠/染疫康复后 该如何恢复元气?

问:我是COVID-19的康复者,已经接种了第三剂加强针(接种完第三剂过后1个月才确诊),今年55岁,我想问问康复过后,很容易累和站不稳,偶尔还会头晕,请问要吃什么中药来恢复元气呢?

答:COVID-19后遗症确实包括心肺功能减退如咳喘、气短、心悸等。按你的症状来看,尚属轻症,一般3个月后就能恢复。

这里无法教你使用中药,毕竟每个人症状不同,寒热虚实有别,若要用药,建议找大夫。

不过心肺功能的恢复,也不是吃个药就能彻底解决,还需要加强锻炼,比如慢跑(需要有一双好的跑鞋,以免造成膝盖受损)、拉筋或瑜伽、肌肉训练,这三者交替执行,不仅能消除COVID-19后遗症,还能为将来的体质留个保险。

COVID-19病毒不仅会伤害呼吸系统,就连消化系统亦难幸免,因此建议饮食保持清淡一段时日,高盐高糖饮食应当避免。

如果在运动期间有发生晕眩与恶心等症状,必须马上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如此进行,COVID-19后遗症都能消除大半,症状若无改善,建议就医,安全起见,别无他法。

 

问药

陈文恬/糖友不宜长期大量喝粥

问:请问喝粥是不是可以养生?家里长辈经常天天以粥作为早餐,这样做是否正确?我担心他们迟早患上糖尿病。

答: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粥食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治病养生食材,中医使用粥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医运用粥食主要是针对3种人:

一、病人:中医古代经典书籍《伤寒论》里明确描写了感染风寒的病人,在喝了桂枝汤这帖药以后,必须再喝一碗白粥,然后盖被发汗,把汗发出来就能痊愈了。

二、脾胃虚弱的人:给胃肠功能下降的患者摄入过多粗纤维、富含油脂的肉类反而是一种负担,由于粥属于半流质,容易消化,所以适合给脾胃虚弱的人食用。

三、吸收能力较差的老人和婴儿:老人一般咀嚼功能低下,胃动力较差,所以适量食用粥有助于缓解老人消化吸收不良的情况。婴儿则是因为牙齿和胃肠道功能未完全发育成熟,可以粥搭配不同的辅食如蛋黄、江鱼仔、萝卜、鱼肉碎等,增加婴儿的饮食营养。

问药

林明冠/花旗参补阴退热 补益精气不如人参

问:花旗参是保健的法宝,人参又是珍贵的药材,那到底花旗参和人参有什么区别和差异呢?

答:花旗参此名由来皆因由美国进口至中国,包装上印有美国国旗图样,那些年民间将美国称为“花旗国”,美国产的人参,则被称为“花旗参”直至今日。人参多产自长白山,因状似人形,且随岁月增长,愈发神似,因此叫“人参”。

举凡参类,都有补益气血的作用,除了少数有特殊用法的“丹参”、“玄参”等,其余像人参、花旗参(西洋参)、党参等都被用以补益精气。

参类的分类与等级都繁杂,同一种品类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功效差异有别,因此对于参类的研究虽有大量资料,但尚无终点。

人参有七效:“补气救脱、益血复脉、养心安神、生津止渴、补肺定喘、健脾止泻、托毒合疮”;花旗参主要在“补阴退热”,补益精气的效果不如人参。

至于保健法宝不在参,而在正确的“养生”观念。

 

问药

陈文恬/吃月子餐便秘燥热减温补类 宜滋润清养中药

问:请问坐月子喝的是什么中药?为何我喝了一直感觉很热,加上一直要吃大量含有生姜的月子饭菜,让我不只是便秘,还经常牙龈红肿、口干、烦躁,又被长辈叮嘱不能吃寒凉的食物,使我苦不堪言,请问我可以怎么做?

答:一般上来说坐月子的中药调理分为4个阶段,产后第一周,由于产后体力消耗大,肠胃虚弱,饮食以“稀、软、清淡、营养”为原则,不可过于大补,因此多采用生化汤、调经汤等药方,以协助收缩子宫,排出恶露为主;第二周,产妇恶露逐渐减少,脾胃吸收加强,一般会加入较多养血益气的中药,如首乌、枸杞、黄精、当归、党参等,帮助催乳,恢复骨盆。

第三周,恶露已几乎排尽,伤口基本愈合,可以开始大补气血,恢复体力,此时会采用十全大补汤、人参汤、阿胶等;第四周,以调理保养为主,补肾壮腰,延缓衰老,滋阴养颜,多采用补肾的中药,如苁蓉、牛膝、巴戟天等。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